12岁研发游戏、长大后造车造火箭,马斯克的情怀卖场有多大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游戏达人&视频12岁研发游戏、长大后造车造火箭,马斯克的情怀卖场有多大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游戏资讯]12岁研发游戏、长大后造车造火箭,马斯克的情怀卖场有多大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04 0

游戏和互联网谈多了,有时候换个口味谈谈名著也好。
人人都说《红楼梦》好,但大多数人却也就说到“好”字即止。
好在哪,说不清。
其实类似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好过各种爽文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对它的一个公认评价——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意思很简单,有埋伏。
且不说《红楼梦》,就说被人诟病多年、但文学价值也很高的世情小说《金瓶梅》,西门庆娶孟玉楼的时候,提了一句有2张拔步床做嫁妆。
到曲终人散之时,还给孟玉楼的财物里,特意说道将死去李瓶儿的一张拔步床给她……
注此写彼,手挥目送。一个完全不刻意的埋伏,就这样弹幕了出来,真正读书深的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回想。
而常规的小说呢,要么伏笔的刻意,要么情结随心所欲,想到哪写到哪,也就和名著看似差之毫厘、实际失之千里了。

其实,很多领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马斯克给特斯拉装游戏这档事。
很多人迷惑不解,为何装雅达利游戏,这可是老古董。
伏笔来了,马斯克毫无疑问是个神童,你知道他的第一桶金是多大时赚来的吗?
答案是12岁,1984年马斯克自学了编程,然后做了一个名叫《Blastar》的电视游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500美元。

这个本质上是精简版的《太空入侵者》的游戏。
据公开资料显示,是被《PC and Office Technology》杂志卖下,至于是否发行,就不得而知。
不过,彼时正是雅达利极度辉煌的年代,马斯克制作游戏时,心中或许更希望能够被雅达利收编到游戏机里,让世人玩耍吧。
于是,在特斯拉的系统里第一批入驻的游戏,是雅达利的经典;而马斯克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壮举,创造Space X公司,想要把更多人送上太空,或许也来自于太空游戏这个少年时代的情怀。

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情怀梗。马斯克要埋的伏笔还有很多。
远景的伏笔,自然是在无人驾驶来临前夜,为驾驶员准备好更多的娱乐;但近景的伏笔则更实在。
仅以中国市场为例,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特斯拉的“意向型用户”以青年人为主, 半数以上为25-34岁的年轻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35-49岁中年人群占比31.6%。
这一部分人群的年龄架构,有一个很核心的特点,在欧美正好是经历了70年代末雅达利游戏风暴洗礼的一群人。而在中国,则大多数是任天堂红白机陪伴下长大的。
于是,情怀的影子就锁定下来,也就无外乎马斯克最先装进去的是雅达利,而之后有想要任天堂的《马里奥赛车》前来“驾临”了。

本来就不是一个“最贵游戏主机”或“外设”,本身特斯拉就是一个希望在用户形成一种科幻风味的车系,而怀旧风格的游戏。
尽管现代感缺缺,却正好击中了这部分潜在用户群体的关注点。
谈不上痒点、痛点和刚需,毕竟对于车子而言,性能才是最大的卖点。
而近景的营销伏笔,则只要刺激性强就好。

难怪,在马斯克第一次发文要装游戏进车子时,《绝地求生》的官微主动来撩:我觉得卡牌游戏加到特斯拉系统中会显得很cool!
结果,马斯克硬是没怎么搭理。绝地求生这一系的玩家群体,都是两代以后特斯拉的潜在用户,现在进来太违和,和中青年精英们之间有“代沟”。
或许,再等十年,就可以搭讪了……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19年4月26日《乐游记》专栏235期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5-05

★初见包包★

 初见~

ZxID:65923997

等级: 元老
浮生若梦,一叶知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5-05 0
人才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