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是87版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一角的陈晓旭逝世12周年的日子。这位可以说公认最接近林黛玉形象的演员,即便逝去多年,依然时时牵动着红迷的心。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长得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再对照陈晓旭在剧中的扮相,也不怪乎剧作家曹禺先生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从梅兰芳到现在,我看过十几个黛玉,以这个为最好。"
晓旭自幼喜爱读书,3岁时,父母便开始教她读古诗。12岁时,她放弃了舞蹈,却迷上了书本,开始在日记中写诗,14岁便发表了第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尽管她只有十几岁,却满纸悲天悯人的惆怅。而正是这份才情,打动了当时的导演。
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拍摄完毕并在央视播出后,21岁的陈晓旭一夜成名。但因为角色塑造得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无法转型,最后她选择弃演从商。
商海沉浮十数年,她已是身家过亿的知名广告商,然而商业上的成功却无法让她获得平静。为了好好陪伴年老体衰的父母,找寻精神上的平静与满足,学佛7年的她于2007年剃度出家,其丈夫郝彤也随之剃度,似乎践行了《红楼梦》贾宝玉的誓言:"你死了,我当和尚去!"
《红楼梦》中提到,林黛玉自小体弱多病,因父母不舍得让她出家,以至于始终断不了病根,最终泪尽而亡。可叹陈晓旭最终遁入空门,却依然逃不出乳腺癌的魔爪,41岁便英年早逝。也许冰清玉洁的绛珠仙子,终究是无法长留于这污浊的人世。
提起林黛玉,就一定绕不开宝黛之间的"木石良缘"。中国人熟知这段古典爱情,但你真的读懂他俩之间的感情了吗?1.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知己之恋
贾宝玉和林黛玉打小认识,一起长大,他们的感情,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
一是两小无猜的时期。林黛玉刚到贾府的时候,只有她和贾宝玉是跟着贾母一起生活的,两人白天同行同坐,晚上同吃同住,感情比别的兄弟姊妹要亲密一些。不过正因为亲密无间,两人也经常闹别扭,特别是长得丰满又漂亮,性格又随和的薛宝钗来了之后,只要贾宝玉去见她,林黛玉就要生气。
有一次两人正为这事吵架呢,薛宝钗来了,也不清楚情况,就好心好意把贾宝玉推走了。这下林黛玉可气急了,闷在房里抽抽噎噎哭个不住,没一会贾宝玉跑回来,一看这情形,知道不太好办,肚子里就打好了腹稿,准备赔罪求饶,谁知他还没开口,林黛玉就问:"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作什么来?死活凭我去吧!"
贾宝玉听了,赶紧低声下气地跟她说:"你是个明白人,怎么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也不懂呢,我跟你是姑舅姊妹,跟她是两姨姊妹,首先我俩就比她亲,然后你先来她后来,我们一块长大的,难道我会为了她疏远你吗?"林黛玉一听,有道理,但还是嘴硬要面子,就说:"我什么时候叫你疏远她了?那我成什么人了?我为的是我的心。"贾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懂我的心吗?"林黛玉不做声了,过了一会儿,找了个台阶下,跟贾宝玉和好了。
所以,这个阶段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亲密无间的表兄妹关系。就算为薛宝钗吵架,也不叫争风吃醋,更像是小孩子家的争强好胜。
之后,两个人一天天地长大,感情也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他们进入了彼此试探和确认心意的阶段。
先是贾宝玉的心里躁动起来了。贾宝玉搬进大观园之后,整天混在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子中间,本来挺心满意足的,突然有一天,他就感到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成天闷闷的。他的跟班小厮为了逗他开心,就到外面书坊里买些了古今小说还有传奇之类的给他看。这都是些什么书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爱情故事,但《西厢记》《牡丹亭》还算含蓄的,有些就非常粗俗露骨了,贾宝玉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哪里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啊,马上看入迷了。
有天他带了本《西厢记》到大观园里面去看,被林黛玉撞见,林黛玉不懂啊,也要看,贾宝玉没办法,只好说:"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林黛玉把书接过来,一看,果然有趣,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把一本书看完了,看完还回不过神来,只觉得词藻华美,满口余香,心里默默地在记诵。
贾宝玉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就是多愁多病的张君瑞,你就是倾国倾城的崔莺莺。"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什么关系?西厢记里相亲相爱的一对恋人。林黛玉一听,这意思很明显了,立刻满脸通红,指着贾宝玉就骂:"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账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完眼睛红了,转身要走。贾宝玉一听她要去告状,吓死了,马上拦住了求饶,半天才把林黛玉哄回来。
林黛玉本来懵懵懂懂,看了《西厢记》之后,也算情窦初开了。她知道贾宝玉心里有她,为了确认,她就老拿薛宝钗、史湘云去试探贾宝玉,说他跟薛宝钗有缘啊,说他对史湘云有意啊,贾宝玉听了,心想别人不懂我就算了,难道你也不懂我的心?也默默地生气。两个人就这样你刺探来,我刺探去,成天怄气。有一天,贾宝玉就逮到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跟林黛玉说了三个字,"你放心"。林黛玉愣了半天,问:"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贾宝玉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因为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如轰雷掣电,细细一想,这些话比从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要恳切。她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怔怔地看着宝玉,宝玉也怔怔地看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咳了一声,两眼滚下泪来,回身就走了。
从那以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确认了彼此的心意,知道对方心里都只有自己一人,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怄过气了。此外,他们也知道贾母有意让他们做夫妻,于是,彼此默默地怀揣着心事,等待着心想事成的那一天到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在感情已经非常稳定了的时候,他们进了第三个阶段,生离死别。
林黛玉自幼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她到贾府之后没几年,父亲林如海去世,父母双亡的林黛玉虽然上有贾母的宠爱,下有宝玉的关怀,但内心还是有一种孤苦无依的感觉,加上跟宝玉婚事长期悬而未定,没有人为她做主,于是,她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林黛玉早逝之后,紧接着贾府被抄家,家破人亡的贾宝玉,只能接受长辈的安排,跟薛宝钗结为夫妻。薛宝钗是一个完美的妻子,贾宝玉跟她相敬如宾,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林黛玉,斯人已逝,爱情却没有随之而去。
林黛玉生前,贾宝玉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如果她死了,自己就去做和尚。最后,贾宝玉兑现了这个诺言,家败之后,他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2. 认识爱的真谛,懂得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没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回事,他们的感情一点也不神秘,就是在天长日久的朝夕相处中培养出来的。
然后,他们的爱情不是盲目的。就林黛玉这方面来说,贾宝玉是她视线范围内的最好选择,无论是门第、年龄、外貌还是性格,《红楼梦》里没有人比贾宝玉更适合她。就贾宝玉这方面来说的话,可选择范围要更广一些,他自己也知道这点,所以情窦初开之时,他就暗暗地在心里把远亲近友家的闺秀小姐们比较了一番,结果发现都比不上林黛玉。所以对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来说,他们不是为爱而爱,也不是为寂寞而爱,他们爱,是因为对方值得爱。
最后,真爱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它在命运面前是脆弱的,它没能留住林黛玉的生命,也没有走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
你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爱情也太现实,太平淡了!其实,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日常相处里,也有过最极致的浪漫。
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激情,都不稀奇,难得的是遇到懂得。对贾宝玉来说,林黛玉就是那个懂得他的人。贾宝玉逍遥不羁的个性,跟整个贾府,还有他所处的时代,全都格格不入,所以父亲骂他是孽障,母亲说他是混世魔王,祖母宠溺他,也是因为他长得像祖父。同龄人中,表妹史湘云劝他不要整天跟女孩子混在一起,就算不愿读书考举,也该多跟那些为官做宰的人在一起。类似的话,薛宝钗也劝过贾宝玉。只有林黛玉从没说过,因为林黛玉跟他一样,骨子里清高自许,不屑于世俗经济。
对林黛玉的知己之情,贾宝玉答之以满腔的柔情。林黛玉生气,使小性子,他就千方百计地哄,软语款言地劝;林黛玉生病,他就一天几趟前往探望,下雨也不例外,一见面头上斗笠还没来得及摘,就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话还没说几句,林黛玉为避嫌,请他回去,他就披蓑带笠地出去了,没走几步又翻身进来问道:"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告诉老太太去。"林黛玉去世之后,贾宝玉历经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却始终没有忘记她,忘记他们青春时期的爱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抵御了世俗的成见,经受了等待的考验,也扛住了遗忘的侵蚀,这样的脉脉温情,难道不比瞬间迸发的激情更加珍贵吗?《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对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比起汤显祖的“至情"说,他应该会更加认同这句西方名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