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生清贫,却在95岁为国捐出3500万,她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夜读丨一生清贫,却在95岁为国捐出3500万,她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夜读丨一生清贫,却在95岁为国捐出3500万,她才是我们要追的“星”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18 0


文/金水
95岁的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又捐出了1711万元。再加上去年捐出的1857万元,这位一生清贫的老先生,已经捐出了3568万!
捐那么多钱干什么?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她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是把自己在北京的祖宅卖了,得回来的钱,一分不剩全捐出去了。
而她自己,生活上却还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她说:“我有中国诗词作伴,我不孤单。”
何为国之重器,何为中国脊梁?
这就是。
2003年,有着200年历史的北京察院胡同23号,被推土机一下下猛烈撞击,轰然倒地,化为瓦砾。
察院胡同23号,是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旧居。听到家园被毁的消息,叶先生一阵唏嘘。
叶先生的踪迹遍布全球,居住过很多地方,但只有北京的家能一次次进入她的梦中。现在,这个唯一的家也没了。
在她看来,这也正象征着中国文化近一百年的命运:传统精神快速瓦解,诗词文化被拆解殆尽。
叶先生一生的使命,就是让国人重新认识诗词的魅力。为了这一生的志愿,她甘愿选择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1941年,叶嘉莹十七岁,就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苦难之一:早年丧母。
当时,母亲在天津做手术不幸感染,得了败血症。她放心不下北京家中的三个孩子,坚持离开医院。
最终,母亲在火车上病发身亡。连母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成为叶嘉莹的终身遗憾。
“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母亲的去世,也是叶嘉莹早年幸福生活的结束。从此以后,生活的风暴将一次次蹂躏她、侮辱她,至老方休。
叶嘉莹自小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不问世事。家中长辈虽然平时不谈政事,但她也隐约知道世道早已变了。
当时,日本人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彻底令“华北特殊化”,华北大地的主权已被完全出卖。
亡国之痛,漫上她的少女心头。
时代有负于叶嘉莹和当时的所有青年,但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想气质。
在以后的诗词研究中,叶嘉莹最钟爱的诗人始终是杜甫、最欣赏的词人始终是辛弃疾,都是因为他们浓郁的家国情怀。
时代有负于我,我却不能有负于时代。这是民国年轻人的志气。
有的人选择上场杀敌,收复大好河山;有的人选择读书研究,复我中国文脉。叶嘉莹选择了后一种。
叶家都是知识分子,索性让叶嘉莹在家里读书:伯母教背唐诗,姨母教读“四书”,父亲教她学英文,伯父教她写诗。
孩子要入门,就要用最好的诗来引领。
叶嘉莹从小就背了很多唐诗,渐渐无师自通开始创作:看见菊花,“群芳凋落尽,独有傲霜枝”;看见荷花,“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不抛书包不炫技,叶嘉莹写的就是自己真实的感动兴发,却无意中走上了诗词创作的正道。
真正带领叶嘉莹在诗词世界中大彻大悟的,是辅仁大学的顾随先生。
顾随早年毕业于英文系,但国学造诣极高,因此被辅仁大学聘来讲授古诗词。
“无论是东方西方的学问,只要有用,顾随都随性而发、拿来征引。”
这样的讲法,使叶嘉莹境界大开。用禅宗的话说,就是开悟了。
幼承庭训的叶嘉莹,将自己的诗词习作交给顾随批改。顾随发现这个女生“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能把诗词写作掌握成这种地步,真是天才。
顾随不仅帮弟子批改、发表,有时还和上一两首。在中国传统的诗教中,老师给弟子和诗是对弟子的最高肯定。
更令叶嘉莹至今铭记的,是她大学毕业之时顾随写给她的一封信。
信中说,孔子门下的曾参,对老师只是亦步亦趋,自己却毫无建树,顾随不希望叶嘉莹成为这样的人,而是希望她成为禅宗祖师——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得到南岳怀让的衣钵以后,创立了佛教的“丛林规矩”,大振宗风,使佛教在中国真正广为流传。
顾随也希望叶嘉莹能够像马祖道一那样,大兴中国诗词于天下。
这种愿望,也成为叶嘉莹毕生追求的志业。
得法以后,本来叶嘉莹应该开始“传法”之路。但是她还是卷入了时代的风暴之中。
这一切,都开始于她的一次选择。
在学校期间,叶嘉莹一门心思读诗词,生活非常单纯。由于她成绩好,长得娇俏,很多男生都给她写信、追她。
叶嘉莹却一封都没回。
后来中学老师把自己的弟弟介绍给她,名叫赵钟荪。
赵钟荪是国民党文员,狂追她好几年,叶嘉莹硬是没心动。后来他调到青岛,但时不时跑回北京来见她。
终于有一天,他回来跟她说:“我丢了工作。”叶嘉莹忙问为什么,赵钟荪没有回答。
“别不是因为经常回来,丢了工作的吧?”叶嘉莹这么一想,觉得自己有愧于他,这才答应了赵钟荪的求婚。
很多人的婚姻是因为爱情,而叶嘉莹的婚姻纯粹是出于义气。
然而就是这个不是主动选择的选择,打开了她生命中的“潘多拉之盒”。
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叶嘉莹无奈跟着先生也去了台湾,从此离开了大陆。
没想到,白色恐怖不久就来了。
叶嘉莹回忆:当时在台湾的情形,任何人说话不小心,就给扣一顶帽子!
不幸的是,赵钟荪被抓进了监狱。
丈夫在监狱,不知何时重逢;工作丢了,女儿还嗷嗷待哺,在台湾又别无一人可以倾诉。叶嘉莹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她回忆起这段岁月时说:“这都是命运的播弄啊。我大概就是小时候受了《论语》的影响,所以还是可以承受一些苦难吧。”
至此,叶嘉莹真正体会到《论语》中的两个词:知命,无忧。
她的人生境界,终于又上了一层。
经常有人问她:读中国诗词有什么用,坚守中国文化有什么用。
叶嘉莹的回答很简单:“诗歌,能让你的心灵不死。”
学诗词无法让人赚大钱。但如果你真的读进去,就能品味诗歌的味道。那是生命中微微喜乐的味道,而且不需要价钱,你要就给你,源源不断。
会读诗的人,永远不会失去对生命的希望。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5-19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5-19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