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6-13 0


苛刻地要求自己变优秀,
想以此获得爱和认同。
——现代人内心问题的原罪
在心理行业呆久了,看的书和听的故事越多,我就越发现——
很多内心问题的原罪,都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苛的自我要求:
要优秀、做好人、不能犯错.....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有的人偏执,有的人抑郁,有的人分裂。
于是我经常在文章里鼓励大家放松一些:
不优秀/不如人意/犯点错,也没关系。
但很多朋友看完,很困惑:
明明就有关系呀。
我不优秀,怎么在社会竞争中混口饭吃?
我不优秀,父母和老师怎么会肯定我?
我不优秀,就上不了好的学校、公司?
我不优秀,怎么可能吸引另一半呢?
这些困惑很合理。
纵使,过于追求优秀,让人心理不健康。
但确实只有更优秀,才能更适应生存,得到更多的爱和认同。
自我逼迫的优秀vs健康的自我接纳,
似乎形成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做澄清。
追求优秀不一定会带来内心问题,
我们真正的内心冲突,
是源自一种从小根植内心的功利式审美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爱、欣赏和认同,取决于ta有多优秀。
你优秀,我亲近你,否则,我就冷落你;
你优秀,我就认可你,否则,我就贬低你。
优秀的程度,定义了我们的价值,也决定了我们互相对待的方式。
1
不可否认,这个批判标准在社会中真实可见。
在社会竞争中,优秀的确很重要。
不优秀的弊端,随处可见:
不优秀,就无法获得更高的工资;
分数低,就无法进入学霸密集的名校;
拖后腿,就只能被同事批评......
如果我不优秀,我就会担心:
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别人会不会不被我吸引;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用....
只有我优秀了,一切才会好起来了。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竞争的规则有效地激励了努力的人,维护了每个人付出与收获的公平。
而真正造成问题的是,
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我们把优秀当做最重要的护身符,习惯性地用它来定义人的价值。
并把这种社会的功利审美,带回到家里去。
却不知,一旦把社会竞争的规则,放入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会带来多大的代价。

很多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也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父母,在别人更有面子有地位,用尽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优秀。
于是,在最能获得爱和安全感的家庭里,却用了最残忍的适者生存法则
偏爱成绩好的孩子,给他更多的关心;
考好了全家开心,奖励孩子;
考不好,这个家庭氛围都沮丧等等......
这会让我们从小就感到一种绝望:
我,不会无缘无故被爱。除非变得优秀。
这种经历会在日后的学校、社会中得到验证和强化。
优秀,变成了一个人行走江湖的武器和防御。
但也给人的内心落下了很大的缺口:
真实的我不配爱,只有优秀才配爱。所以要不断逼着自己优秀,才可以不那么战战兢兢。
这成了现代人内心冲突的一个重要来源。
2
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名女性来访者在咨询中问他:如果给我打分,100分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
曾老师那一刻觉得很突然。
因为这似乎意味着,要抹去这个人立体的各个方面,而把她放在一个扁平的优秀刻度表上,功利地评价她的好坏。
咨询师们一般不愿意这样做。
但这种打分方式,在这名女性来访者看来,再正常不过。
原来,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苛刻的家庭里,有一对很功利的父母亲。他们给她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
你如果是90分,我就爱你90%。
你如果只有20分,我只有20%的爱会给你。
如果你因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发生车祸,变成一个不如人意的人,那么我可能就会少爱你一些。
所以,她在曾老师面前提出这个需求,本质上是:
她需要这个分数,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确认自己可以被爱的程度。
这样的评判方式,在职场上无可厚非。
但放在家庭、爱情、友情中,就太恐怖了。
尤其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早年生长环境中。
加州大学的大卫·伯恩斯博士,曾对完美主义的父母做过研究。
他发现,这些父母很难纯粹地奖励孩子的行为。并且,一旦孩子做错或做得不够好,他们就会很不满,甚至收回对孩子的关爱。
这样的方式,也发生在追求优秀的父母身上。
孩子不优秀,就收回爱。
即使孩子表现优秀,他们也会在赞扬之后,加上一个魔鬼般的“但是”:
这次很好,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潜台词就是:
你还不够好。
于是从小我们学会了,要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必须不断追逐优秀。
无论怎么追,都很难够到父母的优秀标准,所以只能疲于奔命。
一旦这个模式根植内心,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3
这种用优秀换取爱的驯养方式,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优秀变成了一种自我强迫。
从精神分析学派上看,我们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方式,会内化到我们日后的人格中。
那个总是提醒我们优秀的父母,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声音。
在很多场景中冒出来,提醒、鞭策、审判我们。
一位读者给我们留言:
有一次她在家里不小心搞砸了一件小事。
老公和孩子都没有怪她,但她自己那一刻特别自责:
我怎么这种低级的错误还会犯;
我怎么那么没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么老是这样.....
当她冷静下来,才意识到:
原来这个不时出现的责怪声,就是小时候妈妈的声音。
一样的语气,一样的凶狠。
在每次搞砸、放松、快乐的那一瞬间,这个声音就会出现。
批评她,让她觉得自己很糟糕;
催促她,让她不敢放松......
优秀,不是一种自发的追求。
而是变成了一种对批评的防御,以及,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第二,我们认为真实的自己是有缺陷,
并纠着自己的过失不放。
说回到曾奇峰老师的来访者。
她认为真实的自己是90分。
在父母的长期“不够好”的引导下,即使做到很好,她也只能给自己90分。
但曾老师说,他不愿意给她90分。
如果这样,他就变成了和她父母一样的人。
那么以后,她会继续带着对自己10%的缺点的厌恶活着,影响她享受自己的本该有欢愉:
我成绩不错,但我情商不高;
我很细心,但我没有大局观;
我这次做得很好,但我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好......
这10分的“但是”,总会紧紧地跟在自我满足后面。
使得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对自己满意。

第三,会用功利心来审判别人,
甚至是自己最亲的人。
根据优秀程度来评价一个人,在职场中很正常。
但在日常交际和各种感情里,却是关系的杀手。
因为,每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只有优秀一个维度。
当我们用优秀自我要求时,也会用功利性去评价别人,习惯性地过滤非优秀的特质。
挑剔爱人的无能,谴责孩子的错漏,私下嘲讽朋友的缺点。看不见他们的其他闪光点,看不见他们的爱和付出。
在这个功利的审美下,我们很难对周围人满意。
因为只要是熟悉的人,都会暴露出不优秀的地方。
这种暴露,原是他们信任我们的表现,却成了我们挑剔和冷落他们的源头。
最后,是一种绝望的自我放弃,
以及,对无能的恐惧。
当我们做不到一直优秀,会怎么办?
这时,抑郁、颓废会诞生。因为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稳定的爱和温暖。
这时,讨好、卑微会产生。因为别人很优秀,所以要去恭维。
这时,情感控制会发生。因为除此之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留住爱。
这在年老的父母身上更常发生。
他们需要操纵舆论、要求孩子孝顺,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骂其不孝。
他们怕自己老了,无能了,就会被抛弃,被冷漠对待。就像他们曾经对待考不好的孩子一样。
这些折腾,本质上是一种被抛弃的深深的恐惧。
4
也许有人问:
我已经习惯这样去看待自己和别人怎么办。
或者,不逼着自己/孩子优秀,松懈了颓废了怎么办。
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用一种更丰富的审美,来激励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曾奇峰老师后来说到了他对来访者的“打分”。
他说,100分,也就是满分。
来访者那一瞬间开心了一下,然后很快收住,说:如果90分的话我会更开心,因为那才是真实。
曾老师不同意,说了段非常疗愈的话:

我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
因为我是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
我没有把你分成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而是把你看成上天制造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
即使你是一个残疾人,我也不会因为你残疾而给你减分。
因为那也是你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被削弱了而已。

我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
因为我是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
我没有把你分成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而是把你看成上天制造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
即使你是一个残疾人,我也不会因为你残疾而给你减分。
因为那也是你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被削弱了而已。

听完这段话后,我内心一阵暖流: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圆润的部分具有和谐的美,残缺的沟壑也有力量和悲伤的美。
值得被当做一个特别的艺术品来看待和欣赏。

只有这样的审美,我们才能避免把自己和别人绑在“优秀”刻度尺上,变成一个点。
而是,可以保持对完整个体的尊重,用欣赏代替挑剔:
易抑郁的人,有敏感细腻的魅力;
理性克制的人,有逻辑的性感;
内向少话的人,有沉静和沉思的稳定感.....
并且,在这样的审美中,我们会更懂得欣赏和爱自己,自发地往更优秀、更好的方向去走。
因为,优秀不是被爱的原因,是被爱的结果。
真正的优秀动力,只有一个:
在被爱和被欣赏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和珍贵,并发自内心地努力。
就像超治愈的高分综艺《粉雄救兵》中的一段话:
我想早起,不是因为我整晚睡不着。
而是我真心愿意。
我想好好过好每一天。
因为真实的我,配得上被爱和很好的东西:
我勇于追求和享受一切好的事物,
因为我值得;
我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更好,
因为我值得;
我不会太颓废和自我放弃,
因为我舍不得让那么好的自己如此沉溺。
这些,才是一个人变优秀的真正健康的动力。

际遇之神

惩罚

抢沙发不成,与楼上的斗殴,处以治安罚款DB10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6-14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6-13 0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这句话: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2019-06-13 20:45


作者 | 李月亮 来源| 李月亮(ID:bymooneye)

博士说:

如果你学会把没必要的较劲都放弃,把精力都集中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幸福,能翻很多倍。如果实在过不去,就问问自己:凭什么一切都要遵从我的意志呢?我又不是上帝。

01

一个读者说,她办公室有个大姐,人挺好,就是有个毛病:每天午睡很久,还鼾声如雷,特别影响别人。

虽然大姐屡次表达歉意,但读者还是不爽,每天一听大姐打鼾,就烦躁得要命。

可是又没办法解决——跟领导说没用,换办公室不行,不让大姐睡更不行。

除非辞职,但显然也不至于。

我说那你就戴个耳机或耳塞嘛,该听歌听歌,该睡觉睡觉。

她说我不喜欢戴耳塞睡觉,不舒服。再说,明明是别人有毛病,为什么要我受罪我忍让。

我说因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当你为一件事糟心,你一般就只有两个选择:改变,或者接受。

能改变当然好,但如果不能,或者代价太大,那就只能选择接受。

不但接受,还得痛痛快快趁早接受。

否则还能怎样?

带她去看病?天天跟她吵?辞职?

都不如自己戴上耳机省心。

人在职场,指不定遇上什么样的人。比打鼾大姐讨厌的人比比皆是:嘴碎的,情商低的,贪便宜的,心眼儿坏的,两面三刀的……

你挨个跟他们较劲?那这辈子就别干正事了,光较劲吧。

关键还没有用。你较劲一辈子,也改不了别人心眼儿坏,更改不了别人情商低,无非也就是白白生一辈子气。

多不值得。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得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办公室有个打鼾大姐或者嘴碎小妹很讨厌。但我知道很难解决,如果非要较劲,只会使我的生活更糟糕。

那我就选择接受。

她打就打好了,我不生气也不烦躁,自己戴上耳机听听歌,也过得去。

这就是聪明人。



02

婚姻里也一样。

我妹妹爱干净,要求老公每天洗袜子。

但她老公懒,总要攒几天才洗。

俩人为这事吵过很多次。

昨天,妹夫又没洗袜子就睡了。

妹妹看着卫生间已经攒了三双脏袜子,气得不行,奔到卧室把老公摇醒,让他去洗。

男人睡得正香,当然不肯。

妹妹拎不起他来,气得把袜子全扔进了垃圾桶。

扔完还不解气,回来继续踹老公。老公也不理她,睡得很顽强。

妹妹气得半夜没睡。

第二天早上昏昏沉沉起床,发现妹夫已经把袜子捡出来都洗了,干干净净挂在阳台上。

她忽然就觉得,昨晚折腾得挺没味儿的。

无非就是晚洗几小时袜子嘛,有什么大不了。

而她为此生了至少四个小时气,这四个小时干点什么不好?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怎么不比生气强?

她觉得自己真心傻。

很多夫妻都这样。

总看对方不顺眼,总觉得自己特别对,总想把对方改造好。

结果对战了一辈子,谁也没改好谁,只是把爱人改成了敌人,把原本可以平静和谐的日子,改得鸡飞狗跳。

其实何苦呢。

他喜欢袜子攒三天洗,那就攒三天好了,天不会塌。

他做事笨手笨脚,你迁就一下好了,死不了人。

她喜欢给娘家买点东西,买就是了,不会买到你穷死。

她有点小脾气,你哄哄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这世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完美爱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百个缺点、两百个不足、三百个坏习惯、四百个错误观念。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根深蒂固,根本改不掉。

如果你还想把日子过下去,就必须学会原谅ta的不完美。

不较真,不对抗,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生活不是闹革命,不需要总是那么立场坚定斗志强,跟所有的不如意死磕到底。

相反,如果你柔和一点,宽容一点,大度一点,微笑着容下了那些不如意,一切反而会变得如意起来。

那些婚姻幸福的人,从来不是因为遇到了完美爱人,而是人家原谅了爱人的不完美。

那些内心幸福的人,没有一个是真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而是他们原谅了生活的不完美。



03

有个叫廖智的女人,你可能听说过。



2008年,她23岁,是个舞蹈老师,有一个11个月的可爱女儿。

然而,汶川地震中,她和女儿被埋了26小时。她眼睁睁看着女儿在身边不行了,小小的身体变凉变硬。

而她勉强撑到获救,也不幸截肢,失去了双腿。

雪上加霜的是,那年除夕,老公跟她离了婚。

她说:“你们可以看着我这么想:这人多惨,双腿没了,女儿没了,老公也不要她了……”

她消沉过一阵子。整天吃,胖了14斤。

但是慢慢的,她缓了过来。

她装了假肢,练习走路,练习跳舞,参加演出。

2013年雅安地震后,廖智赶去灾区帮忙,戴着假肢送粮食、送衣服、搭帐篷。碰巧有人拍下了这张酷似张柏芝的照片,她随即在网上红了,被称为“最美志愿者”。



廖智从来不用“残疾人”来定义自己。

她化妆,跳舞,干活,穿高跟鞋,该干嘛干嘛。

她也总是很乐观,自信热情,充满能量。

如果她不说,没有人能看出她经历了那么多倒霉事。

而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2013年,廖智认识了一个一米八六的台湾男孩,国外名校硕士。

男孩爱上了这个生命力旺盛的漂亮姑娘,视她如珍宝。



俩人很快结婚,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幸福满满。



廖智说:是的,这个人生不完美,但我足够感恩。

我很喜欢这句话,也很欣赏这种人生态度。

有的人,可能跟老妈吵一架就跳楼了。

而有的人,腿没了,女儿没了,老公跑了,却还能活得幸福漂亮,精彩纷呈。

也许人幸福与否,真的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没了腿,每天在家痛哭,后悔,怨恨,是一辈子。

而接受这一切不完美,重振旗鼓,再打马扬鞭杀进阳光里,也是一辈子。

后一种很难,但这是最美的路。



04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无数困扰我们的不完美:

不够聪明。

房子有点小。

脸上长了皱纹。

父母不讲道理。

枕边人不是最爱那一个。

总是加班,收入却不够高。

希望事业有成,升职却遥遥无期……

我们要花很大很大的精力,去跟这些不完美撕扯。

可有些事情,完全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

你再怎么折腾,也很难改变。

而你越跟它们撕扯,就会越痛苦,艰难,纠结,遭罪。

最后不但你较劲的那件事改不了,由这件事引发的负能量还会感染你的全部生活,导致你整个人生全盘溃烂。

所以,真的没必要在负能量里缠斗。

人有时候需要坚持不懈,死磕到底。

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退让一步,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谁的生活里,还没有几个垃圾桶呢?

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要允许那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存在,不用一样一样全都死磕。

而且真正让我们痛苦的,从来都不是某件事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不接受。

或者说,无力改变,又不能接受,这才是人痛苦的根源。

一件事不管多严重,没了腿也好,没了女儿也好,只要你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就不会感到太痛苦。

同样,一件事不管多微小,老公不洗袜子也好,办公室大姐打鼾也好,只要你一直跟它过不去,它就可能让你痛苦不堪。

所以,如果你已经知道一件事,死磕毫无意义,或者性价比太低,那就请说服自己接受它,张开双臂,全然接受它来到你的生命里。

仔细想想,这世界除了生死,也没有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你学会把没必要的较劲都放弃,把精力都集中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幸福,能翻很多倍。

如果实在过不去,就问问自己:

凭什么一切都要遵从我的意志呢?我又不是上帝。

然后你就释然了。

释然之后,才有快乐可言。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6-14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