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雪丽
(一)和长子矛盾公开化
贾母对长房的态度,一直很不欣赏,和凤姐就说,贾赦如何不堪,如何不好好做官,和小老婆喝酒,不知道保养身体,对邢夫人的评价是,一味顺从丈夫,在婆婆跟前不过是应个景,当了邢夫人的面说她,贤惠太过了,不知规劝老公。把贾赦送来的菜,退了回去。
对于长房,贾母的表态,很鲜明。
所以贾赦的反击也鲜明。
鸳鸯事件后,他说不敢见贾母,其实是不想见了,这一个不见,到是自在,不用在母亲面前装模作样了。
这样的局面,其实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讲,不是兴旺之兆,人和人的关系,不可能都和气,可是也要装个样子,这母子是连样子不装,儿子不来见母亲,母亲把儿子孝敬的菜退了回来,如此打脸,如此公开。
贾家的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母子连秀也不做了,大家如何想,难怪探春会说,必是内部自杀自灭,才让家族灭亡。
可作为贵族派的老太太贾母,居然没有危机感。
她不喜欢长子,可没必要把人家的菜退回去,还说以后不要送了。这多打脸,留了小儿子孝顺的,打发了长子送的菜,这不是明摆着加深矛盾。
(二)对小儿媳的步步退让
到了贾政这一房,贾母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
如果贾赦纳鸳鸯是算计,那王夫人扶持袭人,撵走晴雯,如此分化婆婆给宝玉的两个丫鬟,何尝不是另一种算计,只不过,贾赦算计的是贾母的钱,王夫人算计的是宝玉的婚事。
都是算计。
对于贾母来讲,是钱重要,还是宝玉重要。
贾母却一直沉默。
王夫人把袭人调岗,这事贾母知道,第一凤姐挑了丫头,给贾母,第二袭人的母亲没了,太太赏了四十两银子,这是姨娘的待遇,为这事,赵姨娘还闹了议事厅,惹出一场风波,贾母岂会不知。
可是贾母没说话。装不知情。
其实这何尝不是王夫人的一次试探,如果这件事,贾母也和上次一样表态,把袭人调回自己身边,就和儿媳妇说,你要好丫鬟,我出钱你去买,这袭人是我的丫鬟,我满意,还是回我身边,全当你孝顺我了。
可是贾母没有。其实贾赦和王夫人都是一样的手段,都是拿要母亲的丫鬟,试探贾母的态度。结果是,贾赦灰头土脸,王夫人得意洋洋。
有一就有二。
王夫人有了成功的经验,所以动贾母第二个丫鬟晴雯时,才料定,婆婆还要妥协,结果,真是如此,撵了晴雯,一样的先斩后奏,老太太居然就说,谁知她变了,不是晴雯变了,是老太太威严已无。
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公侯之家的贾府也只是百姓一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