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本对脂评本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删改,其中有一类属于删繁就减,看似文字更为简洁通俗,实则反失其晓畅典雅之文气与内蕴意脉,神韵尽失,味同嚼蜡。而这种不得其文心的肆意删改,在小说第一回一开端便张扬尽显。
1、删“因”弱化因果关系
脂本: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程本: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
程本删掉“因”字,行文显得突兀。因为“因”字前承“作者自云”而来,更与后句“故”字相呼应,构成开端三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语段。而少一“因”字,既与“作者自云”了断气脉,又弱化了作者彰显“故将真事隐去”的创作意图,更弱化了《红楼梦》故事源自“一番梦幻之后”的浪漫叙事风格,有“故”无“因”,语感梗阻,意脉不畅。
2、“梦幻识通灵”不宜“云云”
甲戌本: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诸本:故曰甄士隐云云
甲戌本以“故曰”引出第一回标题“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点题之笔,而诸本将“梦幻识通灵”简化成了“云云”,似乎刻意避免与标题重复,却让人顿生不知所云之感。看不出删这五字有何必要,看不出点题有什么不好,而且这个“云云”又是前面“作者自云”的内容。“云”是“说”,而说的内容,本应具体化,却以“云云”省略,真是云来云去,不知所云。“自云”因“云云”而相当于“未云”,因此“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作为“自云”的具体内容与点题之笔,实在省略不得。
3、删“于、何、曾、哉”文气不畅
甲戌本: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
庚辰本: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程本: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三版本对比,后两种都较之甲戌本有所修改,但改之似无必要,而且于语意与文气上,也有损而无益。
庚辰本与甲戌本相比,“何堂堂之须眉”变成“何我堂堂须眉”,加一“我”而少一“之”,看似突出了“我”,但前句已有“我”字,此处承前省略,更为简洁。而省掉的“之”字,起到的是强调突显“须眉”的作用,读来节奏感强劲而铿锵有力,也是省不得的。
庚辰本又将甲戌本“诚不若彼一干裙钗”改为“诚不若彼裙钗哉”,删去“一干”而加句末加“哉”,也似不妥。“一干”强调数量之多,呼应前面“所有之女子”,干脆直截,感叹自在其中。庚辰本删去“一干”,弱化了“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的自省自责的自我否定的彻底,“哉”则成了画蛇添足。
程本删较之于甲戌本,“皆出于我之上”删掉“于”字,而“于”作为介词“在”,从语义与语感上强调了所有女子都“在”我之上,无一例外,少“于”,强化的力度大为减弱。
程本将“何堂堂之须眉”改为“我堂堂须眉”,“何”是反躬自问,强化了反省自责之意,作为“堂堂须眉”的大男子,为什么不如所有这些女子?删“何”,反诘问句成了一般的叙述句,失去了深深自责的感喟,失之于平淡无奇。而“之”起到强化语意与语感节奏作用,删除后,读来少了力度。
程本“诚不若彼裙钗”一句,比甲戌本少了“一干”,比庚辰本少了“哉”,而这两处被删之词,都是起到全句强调语气与语感之用作,程本全删,既少了对“一干”与句首“皆”字的呼应,弱化了对当年所有女子对比的强调作用,又弱化了感叹词“哉”作为三句之末加重其不同于世俗的惊世骇俗的女子观的作用。两者至少应该存一,方不至于损害原句的思辩力量。因此程本之改,皆逊色甲戌、庚辰本多也。
甲戌本“于、何、之、一干“四个副词一以贯之,互为关联,层层递进,步步强化,鲜明有力表现出作者对男权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对女子们行止见识的肯定与赞美,是他的人生与写作态度的集中体现,气势如虹,咄咄逼人,锋芒皆露,是呐喊,是呼吁,是棒喝,是警钟轰鸣。程本的任意删改,看似简洁与通俗,但却不仅伤及皮毛,更伤其伤筋骨。正是不懂作者文心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