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水平越低,越见不得别人好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认知水平越低,越见不得别人好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认知水平越低,越见不得别人好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02 0

2019年的高考,进入了志愿填报、录取的关键阶段。
可就在这个当口,却有非常痛心的消息:7月12日,浙江天台考生篡改三名同学高考志愿被刑拘10天。
他为什么要向同学下如此黑手?
据嫌疑人陈某交代,他与同学张某三人关系一直较好。高考成绩揭晓后,他只考了300多分,而其他三位同学的成绩都比平时提高很多。
担心被人取笑,陈某就利用知道三位同学身份证号码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的便利,先后将张某三人的高考志愿篡改。
幸亏张某三人发现后及时报警,浙江省考试院恢复了三人志愿。而陈某等来的是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为自己的人生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我们常常认为,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心理扭曲,这本没有错。
可是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缺陷。
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利性归因偏差”
意思是人很容易把一件事情成功的功劳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
陈某高考失败,不把原因归结到自己努力不够考得差,而把失败的责任归结到三个同学比自己考得好,让自己相形见绌。
为了让自己下来台,就做出了篡改同学志愿的举动。
私己的思想是自私的欲念,实则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私己之心一旦充斥内心,人们就无法冷静理性、客观全面去对待一切。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好;越见不得别人好,越不去努力提高自己,自己的认知水平也就越来越低。
久而久之,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就会越来越平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著名的哲理诗《题西林壁》给我们提供了观人识物的一个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
ABC三个字母分别对应三个单词: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的认知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以这个理论来观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面对别人的好,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态、作出不同的反应。
认知水平高者,总能以冷静理性、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别人,总是带着欣赏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优秀,为他人取得的成绩而高兴,心中是愉悦的。
而认知水平低者,总是以一己之私出发,只要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所以总是带着挑剔的心态看待他人,为他人的优秀而愤愤不平,心中是痛苦的,甚至会作出破坏性举动。


说到认知话题,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芝诺。
一次,学生向芝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您掌握的知识数倍于我们,您回答的问题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怀疑呢?”
芝诺便用手杖在沙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回答说:
大圆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显然,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是,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你我未知的部分。大圆的周长比小圆长,也就是说我能接触到的未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大,这就是我的困惑和怀疑比较多的原因。

这个哲理故事,其实揭示了认知水平高低者对待事物的两种不同态度。
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
相对于学生,芝诺无疑是认知水平高者,但在他本人看来,自己的未知领域更大,认知水平需要提升的空间更广,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所以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也没有停滞不前的理由。
同理,在对待他人问题上,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能跳出“自我满足”的小圈子,去欣赏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秀,不吝啬赞美他人的成功。
他们知道,见不得别人好,自己不会提高,也不能变得更好,只有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才是明智的选择。
而认知水平越低者,越坐井观天、甘于平庸,非但不愿意去向优秀的人学习,反而觉得别人的好衬托了自己的不好。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认知水平越高的人,格局越大,也越是谦虚,越见得别人好;认知水平越低的人,格局越小,越见不得别人好。


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对“见得人好”作了如下解读:
佛教中有一种修炼,叫作随喜赞叹。西藏人看到了朝圣路上磕长头的人的虔诚,于是随心、真心发出感叹,感叹他们的功德,也希望他们更好。这个瞬间,你就获得了同样的福报。

他认为,随喜赞叹其实有它的科学性。当你愿意开放分享,真心为他人的成就感到开心,你就把你身边变成了开放系统,你自然也就会从系统里受益。
这番解读给我们审视认知水平提供了新的角度。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高低的因素很多,身边系统的开放与封闭是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开放系统是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系统,而孤立和封闭系统不与外界交换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
见得别人好的人,因为能够善待别人、调整自己,所以身边的系统是开放的,能与他人形成正循环,吸收到别人的优点等正能量的东西,从而让自己的认知水平实现跃迁。
而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自动切断了与他人沟通的渠道,身边的系统是孤立和封闭的,不能与他人形成正循环,内部只有嫉妒、恨等负能量的东西自我循环,所以只能让自己的认知水平越来越低。
这也正是越见得人好越优秀,越见不得别人好越平庸的道理。
作家雪峰说:“朗朗乾坤,因妒忌而阴云密布;清平世界,因妒忌而晦暗无明;平顺人生,因妒忌而坎坷不顺;纯净心灵,因妒忌而龌龊肮脏。”
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做一个见得别人好的人,这无论是于己于人还是于社会,都是一件共赢多赢的好事、幸事。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8-03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03 0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