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和薛宝钗到底有没有孩子?这两个人的判词已作出了暗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贾宝玉和薛宝钗到底有没有孩子?这两个人的判词已作出了暗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贾宝玉和薛宝钗到底有没有孩子?这两个人的判词已作出了暗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06 0



虽红楼未完,但根据前八十回多处线索,可以肯定“木石前盟”最终被“金玉良缘”打败,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妇,举案齐眉。
在通行本续书中,贾府被抄后并没有直驱“食尽鸟投林,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是再次“沐皇恩,延世泽”,更有意思的是,宝玉和宝钗竟然还有了孩子。

在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再次得遇甄士隐,闲聊中贾雨村问起贾府后事,甄士隐道:
“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通过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语中,暗示将来贾家复初,而复初的资本是“兰桂齐芳”,据贾雨村所问,兰指贾兰,桂是否指宝玉的遗腹子,取名贾桂?甄士隐笑而不答,但熟读原著的都有知道这个预言式的谶语,将来宝玉是有儿子无疑了。
然而,这真的符合原作者的本意吗?宝钗嫁宝玉后真的有了孩子?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前八十回多处细节都能看到答案。
首先是红楼梦曲《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曲子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宝玉和宝钗的关系,薛家住进贾府后,金玉良缘之说弥漫整个贾府,宝黛二人还因此闹了不少别扭,但在宝玉心中,金玉良缘被鼓吹得再好,也不及“木石前盟”,他心中只认可黛玉。所以在第三十六回,宝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说出了“说什么金玉良缘,我只认得木石前盟”这种话来,彼时宝钗坐在其床前绣鸳鸯,听到此话“不觉怔了”,如同晴天霹雳。

但是事与愿违,“木石前盟”最终缘尽,黛玉去世后,宝玉还是跟宝钗成亲了,可两人也是举案齐眉的关系,举案齐眉向来被认为是夫妻恩爱的意思,但熟知这个典故的都知道多指夫妻互相敬重,而相互敬重不一定指恩爱。宝玉对宝钗向来就是敬重的,而从来没有过一亲芳泽的意思,譬如在第二十八回,宝玉见到宝钗戴上红麝串的那一段酥臂,虽然眼睛都看呆了,但心中想的还是“若想在林妹妹的身上还能摸一摸”,所以,宝玉对宝钗完全没有男女之情,这使得他婚后只能“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宝钗被冷落,成了埋在雪里的金簪,这在宝钗作的诗词中有多次暗示。
略谙《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者最喜用诗词、酒令、灯谜等作预言式的谶语,譬如《葬花吟》就是黛玉的诗谶代表,那么宝钗呢?
在第二十二回,应元春的雅兴,府中众姐妹兄弟也制灯谜猜玩,宝钗的灯谜写的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宝钗的灯谜谜底是更香,是古代用于计时的燃香。这意味着什么呢?宝钗在婚后的日子,与宝玉是“衾里总无缘”,更在宝玉离家出走后,日复一日的等待,年复一年的盼望,因为孤独,所以每天鸡未鸣就醒了,或许连睡都睡不着,就这样渐渐活成了更香,数着时间过日子。

所以,宝钗的婚后生活是很孤独的,为此,宝玉还曾用一个酒令暗示其辜负了宝钗的青春。在第二十八回,宝玉与薛蟠等人在玩酒令时,用“雨打梨花深闭门”作为酒底,这是唐伯虎的一首词,在“雨打梨花深闭门”后是“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宝玉能误谁的青春呢?黛玉与其相爱一场,虽流了一生的眼泪,但也是报恩之类,缘尽泪尽,泪尽而逝,黛玉离开是是带着宝玉对她的无限思念走的,宝玉不曾误她。
所以,宝玉误的是宝钗的青春,薛家处心积虑多年才促成的的金玉良缘,最终却被宝玉所冷落,所遗弃。
而早在第五回,两个人的判词就注定了宝钗不可能有孩子,这两个人就是探春和王熙凤,她们的判词都同时提到了一个词,就是“末世”,暗示两人生不逢时,虽有过人的才干但都遇到了贾府的“末世”,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正因此,贾府才渐渐人丁凋零,在巧姐之后便再无新生儿,试想贾府众多年轻姬妾,如何就没有个怀孕的?即便怀了也是掉了。只因为贾府气数已尽,直接影响到了人丁子嗣情况。

所以,在贾府最终会倾塌、“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必然结局下,宝钗是不可能有孩子的了,后面的“兰桂齐芳”更是无稽之谈,是续书者的臆想罢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9-08-06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06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