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尽大清万里山河的“奇峰之父”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画尽大清万里山河的“奇峰之父”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图文分享]画尽大清万里山河的“奇峰之父”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29 0
画尽大清万里山河的“奇峰之父”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9/5187d64583a54d8d9e3737d159d07503.jpeg[/img]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绘画艺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关键。
从传世作品看,石涛在画史上不仅称得上是一个有创新才能的画家,同时也是创作题材广泛的多产作者。
石涛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又能独特、和谐地统一为自己的风格特色。他的绘画风格变化同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他一生游历过广西、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赋予他深厚的绘画素养和基础,他在自然的真实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对前人技法长处的融会,因而他对绘画创作强调「师法自然」,把绘画创作和审美体系构成为「借笔墨以写天地而陶泳乎我也」。
石涛是一个僧人,他从禅门转入画道,因而他的画风似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走兽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9/8ff668bd91fd4eca9010e852b00615d9.jpeg[/img]
综观石涛一生绘画作品中,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页小品,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观之令人难以忘怀。
如将他的作品从时间顺序和作品特征来分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技法学习时期,亦即石涛在武昌的时期,时处石涛早年,正赶上摹仿董其昌风格的时期,康熙初,董其昌的画风和理论对中国画坛产生着重要影响,「南北宗」说广为传播,其间还明显地带有「抑北扬南」倾向。
在笔墨方面竭力主张要有「士气」,并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从石涛的早年作品看,他受到了董其昌理论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体现在石涛早年作品中的个性特征,从一开始就十分自然地流露在笔墨之中,既要承袭传统又要以「造化为师」、「我用我法」。石涛的天赋才能正是在这两者关系的辨证认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9/a593a58eb59c4eac9c12eb5c47a24f87.jpeg[/img]
有人称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从他的绘画技艺和理论等方面看确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作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擅且富有新意,尤以山水画及其论著《画语录》名重天下,把他看成清代以来300年间第一人的说法,看来并不过分。
历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当首推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石涛是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自号苦瓜和尚,餐餐不离苦瓜。甚至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他对苦瓜的这种感情,与他的经历、心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9/28a138e5b82a4418b9d572c152f3c66d.jpeg[/img]
石涛生于明朝末年,十五岁时,明朝灭亡,父亲被唐王捉杀。国破家亡,石涛被迫逃亡到广西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以后颠沛流离,辗转于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陕西、河北等地,到晚年才定居扬州。
他带着内心的矛盾和隐痛,创作了大量精湛的作品。最为人推崇的,是他画中那种奇险兼秀润的独特风格,笔墨中包含的那种淡淡的苦涩味。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
所用世人皆知又让人费思的古怪别号:苦瓜和尚,瞎尊者。苦瓜何解?石涛双目明亮,又何以称瞎尊者?传说版本很多。较流行的说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红,寓意身在满清,心记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为失去明朝。失明之人,岂有不想复明之理。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9/e75a1b8eb0db41b5a5f719a7c82a121d.jpeg[/img]
石涛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抒发在字画当中,观石涛山水画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想,清代是中国历经五千多年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从辉煌到没落,一代代皇家御用大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经过战争的洗礼,流传下来至新中国的寥寥无几,随着国强民富,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绽放,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崇拜,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市场和作品受到全世界的青睐,传世精品已经是无价之宝。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