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篇: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第六十二篇: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第六十二篇: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

楼层直达
南兮 

ZxID:22322

等级: 大元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30 0
第六十二篇: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

  上一篇解读到贾雨村向甄士隐提起行囊路费无措,难以进京赶考。现在请继续接看原文:
  ——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现在先来看甄士隐对贾雨村说:“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请看这个甄士隐早就想帮助穷儒贾雨村,但却“未敢唐突”。而贾雨村此时穷得急需被人帮助,只要送点东西给他就会感谢不尽,根本谈不上“唐突”。但把贾雨村影射废太子胤礽就能看出,当年曹家的曹寅有意跟废太子建立亲密关系,但也不能太唐突了。后来是废太子求到了曹家,曹家就抓住机会跟废太子建立亲情关系。请看甄士隐主动要帮贾雨村是为了“义利”,这就是暗写当年金陵的曹寅也主动要帮太子胤礽,也是为了“义利”,当时曹寅的所谓“义利”就是跟太子胤礽结为亲家,目的是等日后胤礽登基,曹家就是皇亲国戚,这还是个长远的“义利”!
  再看甄士隐接着说:“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话中的“明”就是日和月,也就是暗指曹家结交“月太子”是指望太子将来登日当皇帝。而明岁的“大比”是指穷儒曹雪芹后来进京到武科场比武。而“春闱一战的“春”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在雍正六年的春天被抄,而“闱”就是宫闱,暗指曹家被抄的原因来自宫闱的“一战”。也就是暗指曹家因结皇亲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引来了春天被抄之祸。
  再看甄士隐又说:“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这又是暗写曹雪芹和傅恒结为兄弟后,进京途中的盘费余事不用曹雪芹操心了。
  再看甄士隐“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送给贾雨村。但此为一击两鸣,一石二鸟,这不完全是写傅恒送给曹雪芹的东西,也是暗写金陵曹家的曹寅结交太子胤礽赔进去五万两银子。但“两套冬衣”曲指曹家偷抱太子女儿的事,因为太子的女儿在乾隆五年前后上吊了,当时郡主已被娘家接走,死后却没人安排下葬,是曹家人给郡主换了新衣下葬。为什么甄士隐把新衣说成“冬衣”呢?其实“冬”是暗指曹家因为偷抱郡主的事引来了冬天被抄之祸。因为金陵曹家是在雍正五年的冬天被雍正下令查封。又为什么说是“两”套冬衣呢?这是因为曹家结过两次皇亲,两个皇家女最后都是曹家送的终
  再看甄士隐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请看“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其中的“十九日”可读为“失久日”,再加上“黄道”是在曲指曹家失去了长久依赖皇道生存的梦想。因为曹家结皇亲就是想长久依赖皇家生存,但后来的结果是因结皇亲而失去皇亲。因为曹家在两次因结皇亲败落后就远离皇家,不在和皇家打交道了。再看甄士隐让雨村“买舟西上”,其中的“买”就是指曹家人是花钱买来的祸,“舟”是指曹家被赶出金陵后坐船回北京。“西”就是指北京曹家又赶上了废太子的儿子弘皙造反,因此连累弘母一家流放到西边云南。再看“西上”,如果“西”是方位词,与西相对的上边就是“东”,这是暗指北京曹家因此又被贬到辽东岫岩。再看甄士隐说贾雨村“雄飞高举”就是指岫岩的曹家又重新站起,而“明冬再晤”,就是指曹家人重新站起的原因就是是总结了“明冬(日月冬抄)”的教训,这就是曹家人的“大快之事”。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8-30

 ๓优秀帖子๓[s:368]

章!!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30 0
经典解析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