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写下墓志铭,90岁还在出版专著:有一种幽默,叫做“死亡也奈何不了我”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66岁写下墓志铭,90岁还在出版专著:有一种幽默,叫做“死亡也奈何不了我”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66岁写下墓志铭,90岁还在出版专著:有一种幽默,叫做“死亡也奈何不了我”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30 0


《庄子·大宗师》中说:死生一体,生死一如。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把生死看成一样,而是喜谈生,讳谈死。仿佛“死亡”这两个字是一个强大的咒语,一旦说出,便会将死神从幽暗处召唤出来。
这两个字的确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不过和大多数人预想的相反,那些不讳言死亡的人,恰恰是死神害怕的人。他们对抗死亡的强大武器,便是幽默。

最高明的幽默是活个痛快
书画大师启功有一段时间经常失眠,他灵机一动,拿出一支铅笔,举起纸稿,干脆躺在床上写起诗来。
诗思随春草,宵来涨绿波。
为他眠不着,问我意如何。
枕上匆匆写,灯前字字哦。
剑南盈万首,想亦睡无多。
这灵感呀,一到晚上就特别多,常常是一挥而就,然后一字一句地自我陶醉。一失眠就能写这么多诗,老天爷啊,你就是想让我多睡,我还舍不得呢!
到了晚年,难免有些病痛。不过,他不仅不在乎,还经常写诗打趣。
是否病魔还会闹?天知道!今天且唱渔家傲。(《渔家傲·就医》)
死亡到底什么时候会来?谁也不知道。既然如此,何必担心?倒不如幽上一默,开心一乐。
启功不仅不怕病,也不怕死,66岁时就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
冷酷的死神,看到这么幽默的人,哈哈一笑,然后不忍心下手了。
这一松手,就是近30年的阳寿。
金代医典《儒门事亲》说:喜者少病,百脉舒和故也。
经常喜乐的人很少生病,因为他们周身脉络通畅。
所以,启功能够一次次战胜病魔,乐享高寿,和他的幽默喜乐是分不开的。
张小娴说:死亡和爱情一样,都是很霸道的。
失眠、疾病、衰老,这些死亡的先驱们常常列队前进,来势汹汹。面对如此阵势,最高明的做法,就是痛痛快快地活着。
与其担心死亡什么时候会来,不如豁达幽默,活得痛痛快快。如此一来,疾病逃之夭夭,死神望而却步。
面对未知的死亡,最高明的幽默,就是痛快地活着。


最深沉的幽默是宠辱不惊
《文子·厚道》中说:真人者,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
一个真正的人,一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启功是雍正第8代孙,父母两族皆为贵族之后,但他从不以爱新觉罗为姓。
成名之后,他经常收到寄给“爱新觉罗·启功”的信,最初都是一笑置之,后来就干脆在信封上写道:“查无此人,请退回。”
作为出身封建家庭的知识分子,特殊时期他不免遭到为难。对此,他认为这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所以不必放在心上。
多年以后,当年为难过他的人见到他尴尬万分。他反而哈哈一笑:“那个时候好比在演戏,让你唱诸葛,让我唱马谡,戏唱完了就过去了!”
明明是自己落难,却悲天悯人。如果心中没有深沉的大智慧,哪里来的如此大幽默?
启功的人生进入下半场后,荣誉、地位、金钱等纷至沓来。
面对北京师范大学文献学博士导师(简称“博导”)的称号,他说:“我不是博导,我是驳倒,一驳就倒,不驳也倒。”
面对国学大师、书画大师的称谓,他向人学狮子吼,说自己不是大师,而是个大狮子。
面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的称呼,他挥手:“馆长,馆长,我最多做个饭馆馆长,也许还做不好。”这一职务是副部级,当有人以此祝贺时,他说:“不急(谐音部级),不急,我从来不急。”
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就是两场悲剧——
想得到的得不到;想得到的得到了。
而对于豁达幽默的人来说,功名利禄都看淡,荣辱毁誉皆泰然。
年老不是失去,死亡不是悲剧。
一颗幽默通透的心,无惧岁月的流逝,把过往的经历都当做上天的恩赐,年龄越大自然恩赐越多。
宠辱不惊,是最深沉的幽默。这幽默涤荡了尘埃与淤泥,让生命得以通透,让心灵得以自由。


最认真的幽默是不放弃自我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在那个人人噤若寒蝉,几乎什么也做不了的时代,启功没有自暴自弃。
那个时候他每天只能抄写大字报,有的时候还要站着写。然而多年以后,他不无得意地说道:“我的独家笔力,就来自这时的悬腕写字。”
八九十岁的他到人家做客,小朋友问他多大,他说9岁。
还有一次人家问他精神可好,他说:“精神还可以,物质不行了哇!”
身体渐老,精神依旧年轻。
71岁时,成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7人专家之一;
72岁时,被聘为最早一批博士生导师,成为教育界的佳话;
80岁时,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90岁时,仍有专著出版。
不论时运如何,不管年龄多大,且以幽默的态度,在凉薄的世界里,热烈地拥抱生活。
年老是必定会来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意义,恰恰在于它能映衬出生的可贵。
如果没有了死亡,那么今天不必爱惜自己,尽情放飞吧。今天不必去爱别人,改天再说吧。做事何必这么认真,以后有的是机会。
其实,生命极其可贵。面对衰老和死亡,最认真的幽默,便是不放弃自我。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认真地活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旅程,只要心中乐观,从不轻易放弃,属于你的芳华终会绽开。
春去了夏会来,秋走了冬也精彩。


生时欣然,死时无憾
对待死亡,与其惊慌失措,不如幽上一默。
王阳明给自己准备了棺材,不仅没死,反而建功立业,成了圣人;
启功自撰墓志铭,不仅没死,还接连不断攀上新的人生高峰;
丁聪自写挽联,不仅没死,还保持了惊人的年轻态——80岁时仍然满头天然的黑发。
泰戈尔说: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爱了他;一个人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
当一个人有大幽默时,死亡也奈何不了他。生时欣然,死时无憾。
结尾奉上启功先生的一首诗:
何必牢骚满腹?
自遣有方唯笑乐,人生难得是糊涂。
多目金刚怒,双眉弥勒开。
余生几朝夕,宜乐不宜哀。
共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9-01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9-01 0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