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比如诗歌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倘若谈起诗歌,便不得不说起杜甫,此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世之人誉为“诗圣”。

杜甫的一生之中,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作,并为人们所追捧,将之称为“诗史”。由于他曾经担任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因此也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曾隐居于成都的一个草堂,也被称为“
杜草堂”。

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看待一些景色,看待一些事物,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是有所不同的。而对于杜甫而言,倘若心态不同,便可以用不同的诗句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杜甫的一生之中,写下了三首《望月》。这三首诗,虽然题目相同,但是却因为写于不同的时期,而产生了不同的诗歌韵味。

杜甫所写下的这三首《望岳》,在旨趣和风格上有巨大的不同。不过,这样的不同也刚好能够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拿咏泰山的《望岳》而言,这是一首写于杜甫青年之时诗作。此时的杜甫正值年少,家境也比较富裕,正是想要为国效力,施展抱负的年纪。因此,整首诗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而咏西岳华山的《望岳》则是作者中年之时的作品,此时杜甫刚刚经历过人生的挫折,也经历了官场的不公,因此在诗作之中,流露出了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

望岳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咏衡山的《望岳》则是写于杜甫老年之时。我们都知道,杜甫一生经历了多次的挫折,从一个生活不错的人,最终流落为只能够在茅屋之中,冷饿交加的可怜人。因此,当杜甫老年之时,回忆起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心中更多的是苦闷。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杜甫来到衡山,看着美好的风景,却怎么都笑不出来,写下的《望岳》则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心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中,每一个作品,倘若是作者用心去创作的话,我们或许都能够从中去体会出作者的心境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