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四川、湖南还能吃辣,这个地方却低调得可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比四川、湖南还能吃辣,这个地方却低调得可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假日旅游]比四川、湖南还能吃辣,这个地方却低调得可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






图片来源 | @路灯摄影

南昌,别具一格的江南水乡。

01
“我是南昌人。”
“南昌……在哪里?”
“江西,南昌是江西的省会。”
“中国还有个江西?!”
“……”
这是南昌人与外省人的常见对话。
一些人以为,南昌平平无奇,没什么值得说的。
甚至还有人说,南昌没有存在感。
非也,非也。
稍微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南昌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宝藏城市!
只不过,南昌人早就习惯了优秀的南昌城。
他们低调,但他们绝对有料。

图片来源 |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02
在吃辣这件事上,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成都人、长沙人。
光看这两个地方鲜红的菜色,你就知道,它准备要辣死你。
此时,一位南昌宁(南昌人)路过,端出了一盘赏心悦目的南昌菜——藜蒿炒腊肉。

青红相间的菜色,看上去非常友好,就像低调的南昌人一样朴素。
但尝一筷子,就能辣到你涕泗横流、灵魂出窍。
是的,南昌菜的辣,是隐藏辣,是内力深厚但杀伤力极强的辣。
就像少林寺里那个低调又不起眼的扫地僧,看着别人比武,只笑笑不说话。
一旦出手,你就能发现,他才是功力最深的那个。
而江湖上之所以没有南昌人会吃辣的传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个事。
你会跟别人说自己天天吃饭天天喝水吗?
直到南昌的细伢子(孩子)出了省,看见同一桌的广东人被辣哭,才发现自己的天赋。
吃辣这件事,对南昌人来说就跟呼吸一样正常。
没有辣椒不成菜,万物皆可撒辣椒。
炒菜放点小米椒、线椒、朝天椒、螺丝椒,在南昌都是正常操作。
吃南昌拌粉,放把辣椒调调味;

吃南昌卤味,放把辣椒解解腻。

图片来源 | 知乎@小优Garden
吃南昌水产,放把辣椒提提鲜。

吃南昌烧烤,变态辣尽管往上招呼。

图片来源 | 纪录片《人生一串》
唯有一样,不往瓦罐汤里撒辣椒,是南昌人最后的仁慈。

南昌人如此爱吃辣,绝不是为了标榜什么,而是为了与天斗。
夏天暴热,两轮“四大火炉”的选举,都没能把南昌挤出去。
冬天湿冷,寒风能吹到人骨头里去,连见惯了冰天雪地的北方大汉都难以忍受。
而夏天和冬天之间,只差一场满35℃减25℃的妖风。
生活在这种极热极寒的气候之下,南昌人靠吃辣熬了过来。
夏天吃辣,以辣制热,比比人跟太阳谁更狠;
冬天吃辣,驱寒保暖,南昌人不信风湿老寒腿。
所以,南昌人吃辣就像呼吸一样正常。
正因为不需要标榜,所以南昌人很少去争这个名头。


图片来源 | @江西赣州旅游03
辣椒的辣味,已经通过南昌人的菜,渗透到了南昌人的生活中。
在南昌读书的小伙伴说,刚去南昌的时候,觉得那里的人太凶了。
大街上随处可见大爷大妈们吵架,路过的时候都害怕被拽进去揍一顿。
但待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愉快地聊天。
是的,南昌人的南昌话里,透着一股辣味。
光听语气不听内容,你会觉得俩人马上就要打起来了。
相传,有个南昌人带着外地来的朋友去小餐馆吃饭。
店门口突然出现一个持刀大汉,对着店里一顿骂。
店长闻声赶到,气势汹汹猛烈回击,把持刀的大汉骂走了。
朋友听得瑟瑟发抖,以为自己目睹了斗殴未遂的现场。
一问才知道:
“老哥啊,我家腌了腊火腿,味道绝煞,回头给你拿两根。”
“啊呀这么客气,我家也阉了腊肉,等下过来拿两块。”
来源 | 知乎@Koala's

图片来源 | @路灯摄影
正如程维先生所说,
“南昌人是南方人中颇为粗豪的,故鄙薄精细与小气,说起话来也粗放,大声,不是太讲究,有麻利劲。”
这样的评价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而南昌人的性格,就像辣椒一样热烈。
他们喜欢直来直去,拐弯抹角那一套在这里行不通。
所以南昌的司机大哥,开起车来也是辣味冲天。
“不是我开得太快,而是我飞得太低。”
人均赛车手的南昌,把平坦大道变成了漂移炫技的赛道。
漂中带稳,稳中带皮,来南昌开车一个月,你就能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辣椒与开车的双重刺激,贯穿着南昌人的一生。

图片来源 | @南昌广播电视台04
吃辣的南昌人,性格热烈却并不火爆。
正所谓,辣到深处自然淡。
南昌人的骨子里,是与世无争的古朴和淡泊。
步入南昌,你能明显感受到生活节奏放缓。
不同于成都人喝茶、搓麻将的消费生活,南昌人享受的安逸,是老庄式的无为、闲散。
他们习惯低调做事,低调做人。
江右商帮把生意做到了极致,却很少吹嘘自己的成绩。「 明清十大商帮之一,仅次于徽商、晋商 」
低调的江南水乡,养出了遍地的才子佳人。

「 杨钰莹、刘涛、邓超、黄磊 」
低调,可以说是南昌的灵魂。
南昌有一条孺子路,专为纪念一个“老南昌”,叫徐稚(字孺子)。
翻阅他的简历你会发现,他并没有当过官,也没有什么社会头衔,就是个平民。
这样一个“无名小辈”,却被世人与后代尊为高洁之士。
东汉时,桓帝广纳贤才,多少人削尖脑袋往上挤,还有人提前隐居,炒作自己是隐士。
但当做官的机会摆在徐稚面前,他却用五根手指拒绝了。
“不出仕,不为官,不入浊流,不舍故土,不舍百姓”,是他的原则。
有着道德洁癖的徐稚,极其厌恶官场的腐败。
他宁愿在家乡开办学堂,像孔子一样广收门徒,也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溜须拍马,去尔虞我诈。
能在俗世中守住心性,低调做人,实属不易。
这座人杰地灵的南昌城,同样激起诗人的灵感。
谁能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竟然是王勃的freestyle(即兴发挥)呢?
05
南昌人虽然低调,喜欢安逸、平淡的小日子,却不是逆来顺受的怂货。
爱吃辣、性格热烈的南昌人,有着血性的另一面。
他们与世无争,但涉及家国,便不得不争。
晚清时,南昌一座天主教的势力要求南昌知县扩大传教特权。
知县因为坚定拒绝这种卖国行径,竟遭刺死。
安逸惯了的南昌城顿时鼎沸,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数万百姓集会,砸毁外国教堂、学堂,杀死9名传教士。
民国时,南昌秧子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敌对势力宣战。
年仅22岁,却倒在了敌人的木仓口下。
鲁迅先生为她的牺牲发出最后的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打响了第一木仓。
我们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的革命出现了转机。

图片来源 | @南昌广播电视台
无数英勇的中国人,为了子孙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以命抗争。
建国后,中国的第一架自制飞机也是在这里诞生的。
南昌人付出了多少血和汗,却因为低调,从不去标榜自己。
他们总是默默地为历史、为时代搭建舞台,功成之后又退回自己的巷闾中。
登滕王阁,望鄱阳湖,慢悠悠地享受着天地山水的滋养。
但,有“天下英雄城”之称的南昌,绝不是浪得虚名。

图片来源 | @南昌广播电视台
参考资料:
1、《滕王阁序》 (唐)王勃
2、《豫章遗韵——南昌不可移动文物精粹》 喻风林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3、《南昌人》 程维著
4、《航拍中国·江西》
5、《人生一串2》第三集
6、《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著
7、《中国影像方志》第356集 江西南昌篇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6
DB+16 2019-10-12

(๑·́ ₃ ·̀๑) 『娱乐时尚星座』欢迎你!

辰默。

ZxID:1940718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0-12 0
(๑·́ ₃ ·̀๑) 『娱乐时尚星座』欢迎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