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清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世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也奠定他在清朝文学史上的地位。乾隆五十七年,龚自珍出生于江南一个官宦世家,其家境极为优越,祖父曾在军机处任职,位高权重深得重用,父亲官至按察使,母亲也不简单,乃书香门第出身。
天下父母,无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龚自珍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家人对他寄予厚望,且不说光宗耀祖,至少不能太平庸,要不然会被别人看笑话。背负着父母的期望,龚自珍先是跟随母亲学习诗文,八岁开始读四书五经,而后外祖父亲自教他《说文》。
天资聪慧的他,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创作天赋,十五岁写出诗集编年,成为亲朋好友口中有出息的人,即别人家的孩子。嘉庆十五年,龚自珍刚满十八岁,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榜上无名。失败并不可怕,更没有让龚自珍放弃,他再接再厉,埋头苦读,三年后再次踏上考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才华横溢的龚自珍,这次依旧名落孙山,加上成婚不久的妻子病逝,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猝不及防。对于龚自珍来说,功名利禄并不重要,他已看出清朝与外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再不革除弊政,将会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龚自珍与魏源师出同门,两人志趣相投,思想见解不谋而合,意识到清朝的腐朽与落后,怎么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别无他法,唯有入朝为官,这样才能有机会上书朝廷,让皇帝下令改革。既然要做官,就绕不过科举,龚自珍刻苦学习,为会试做准备。
此后十余年间,经历了六次会试,最终才进士及第,成功来得太不容易。道光三年,龚自珍第四次入京赶考,与前几次一样,这次依旧未能上榜。此时东南沿海已被西方列强染指,鸦片屡禁不绝,朝廷却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壮志难酬的他,加上科举不顺,愁绪布满心头,写下最无奈的一首诗,读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漫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从题目“漫感”二字不难看出,诗人心乱如麻,从而不由产生感叹。“绝域从军计惘然”,无数次想弃文从武,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然而只能把梦想埋在心底,知道并不现实。对于充满抱负的才子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不得志,平生所学无处施展,不能替朝廷分忧。
第二句“东南幽恨满词笺”,“东南”指的是广州、福建的沿海一带,看似太平无事,其实暗流涌动,错综复杂的局面不容乐观,而诗人又不能做点什么,只有把担心、忧愤写入诗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箫”是指文学造诣,“剑”是指习武梦想,写诗作赋和仗剑御敌,是诗人的最大心愿。
理想太美好,现实却不尽人意,龚自珍曾经单纯的认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进而一展平生之志。十五年来,内心一直期待着被提拔重用,如今却一事无成,连个进士都考不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笑话。此处的“狂”,并不是诗人狂妄自大,而是心酸无奈后的自嘲,以及报国无门的忧伤。
龚自珍的爱国之心,从没有丝毫改变,尽管仕途屡遭坎坷,依然期待着出现力挽狂澜的人物,晚年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唤,他被后人称为“三百年来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