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真假悟空的身份,谛听为何求助如来?其实根本没有六耳猕猴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明知真假悟空的身份,谛听为何求助如来?其实根本没有六耳猕猴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明知真假悟空的身份,谛听为何求助如来?其实根本没有六耳猕猴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
明知真假悟空的身份,谛听为何求助如来?其实根本没有六耳猕猴


[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珞珈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誉文”,真假美猴王一事堪称整本小说的高潮!
因孙悟空再次失手打死强盗,唐僧失望至极,决意将其赶走。不想,六耳猕猴趁机变作孙悟空的模样,打晕唐僧,又将师徒四人的行李及通关文牒抢走,一路逃回花果山后,将小猴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ea0847c1315f461bbc7d6fca6b8f2c55.jpeg[/img]
真假悟空大打出手,从天上到地下,斗的不可开交,可是二人势均力敌,谁也无法打败对方。但是,无论是观音菩萨还是玉皇大帝,均不能辨出眼前两个孙悟空孰真孰假。直到二人来到地藏王处,其坐骑谛听伏地听出了真假,但却不敢说出真相,只让真假悟空前往西天如来佛祖处求问真相。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面对真假美猴王,谛听明知道孰真孰假却不敢直言,这是为何?也许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不敢说破。
试问,如果两个孙悟空中真的是真一假的话,那么托塔李天王的照妖镜为何却照不出来?纵观整本《西游记》,根本不存在有妖怪可以强大到能够避开照妖镜的识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1233edc6c72b44369bb178fb7fcd5d52.jpeg[/img]
假设假悟空强大到能够无视照妖镜的威力,就连地藏王菩萨也奈何他不得,那么,在与孙悟空的交手中,假悟空怎么才将将与他打个平手?
综上,只有一种解释,即根本不存在六耳猕猴这个妖怪,所谓的假悟空只不过是孙悟空在去普陀崖之前化出的分身!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真假美猴王”一事可以说是整部《西游记》的分水岭,此事之前,唐僧与孙悟空对彼此仍有一丝戒备。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a0868755a7684523921484947c42160a.jpeg[/img]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而唐僧收服了孙悟空是在《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何谓“心猿”?即是奔腾的野性。细数唐僧每次念紧箍咒惩罚孙悟空,起因均源自于此。
一个满心野性、尚未驯化的猴子,一个满是佛性、大彻大悟的圣僧,二者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西游记》第五十七回,“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和尚负了我心”——一句话道出孙悟空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孙悟空的确去了普陀崖,但是,被唐僧负了心的猴子留了一个心眼,临走之前他变出了一个分身,让这分身教训了一下唐僧,以泄心头之气,而后将这所有的事都嫁祸在所谓的妖怪头上。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8afecb6a6ca641ea9afe81e2bdb6b076.jpeg[/img]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两条棒,二猴精,这场相敌实非轻。”
“一个是混元一气齐天圣,一个是久炼千灵缩地精”,事实上,“真假美猴王”是孙悟空与唐僧师徒之间长期矛盾积累下的一次正面交锋!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0eeffdfe88ce4e5b85c17e98399cd89f.jpeg[/img]
西天如来佛祖处,孙悟空曾言:“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委是弟子二次打伤几人,师父怪我赶回,不容同拜如来金身。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不期这个妖精,假变弟子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师弟悟净寻至我山,被这妖假捏巧言,说有真僧取经之故。悟净脱身至南海,备说详细。观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净再至我山。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宫,又曾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俱莫能辨认。故此大胆轻造,千乞大开方便之门,广垂慈悯之念,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
孙悟空很聪明,开口先说自己护送唐僧一路西行的辛苦,被冤枉被驱赶,处处受气,先诉了一通苦水,才提到了假孙悟空的事情,并且请求如来“辨明邪正”,此话并不仅仅指两个悟空的真假,更是指唐僧与孙悟空师徒孰对孰错。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7fb395a0857245e4b21b6b081f971581.jpeg[/img]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真假悟空一路打斗到如来处时,如来正在给诸比丘讲法,“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 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 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这就是佛法中著名的色空之辩,而紧接着,如来看着从远处打斗而来的两个悟空继续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12/1bacf1dfbaf046c1b326acd727f4c63f.jpeg[/img]
《心经》中曾言:色即是空。空空色色,这是说事物的现象是人心中的虚妄产生的。
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所致使的因果。所以如来才对诸比丘说看二心争斗而来,而不是二猴争斗而来。所谓的六耳猕猴,不过是如来顾忌孙悟空一路西行编造的借口,借以维护唐僧师徒关系的借口罢了。
[/align]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9-10-13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0-13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