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听一个哈佛女孩讲述她的成长之路,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她上初中时,有一天自己在遐想,想自己未来要考上什么大学,该做什么,无意识地就把清华,北大写在纸上,后来她又想考上清华北大就是终极目标吗?不是,哈佛更好,于是,她又把哈佛写在纸上,后来她自己画了一个坐标轴,左边是清华,右边是北大,上面是哈佛。
每次她学习烦躁的时候,她就想,其实,清华北大也不难考啊,很容易啊,它们不就在我的墙上了。后来,她一路披荆斩棘,真的过关斩将,真的如愿以偿考上了哈佛大学。
很多孩子之所以得过且过,主要就是没有什么目标,而
父母最好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同时把目标设立得更高远些。有个现象是:你设置目标,如果设置得很低,可能达到得更低,如果你设置得很高,即便是差一点才达到,但比较起来,也已经是中高位置了。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爸妈可以给他读这些小故事,孩子大了时,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读这个小故事。
想让孩子目标更高远,这个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在音乐厅里拉琴有一位年轻人,很喜欢音乐,钢琴,小提琴,笛子都很在行,在他刚刚移民到英国时,身无分文,就去一家银行前面拉小提琴,那时候也有一个黑人琴手在拉琴。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攒了一点钱之后,就对黑人琴手说:我准备去继续深入进修了,我要成为首席小提琴手。
之后他真的开始去进修了,中间即便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咬牙挺住。
10年后,这个年轻人偶然再次经过那家银行时,发现那个黑人琴手还是在原地拉琴,过往的人会扔下几美分给他。黑人问他:你现在哪里拉琴呢?
年轻人说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说:哦,那个音乐厅我知道,很有名,过往的人确实很多,你在那个门前拉琴也能赚不少吧。
实际上,那个年轻人早就成为了剑桥大学音乐系的学生,而现在,也成为了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他是受邀去那家音乐厅里演奏的。
这个故事可以告诉孩子:
一个人有更高远的梦想,他就会不断地向着目标努力,
岁月永远不会辜负一个勤奋的人,10年时间,如果每天混日子,可能依旧混在街边做琴手,每天都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可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家,而不再是仅仅是谋生的琴手。
这中间,需要孩子的坚持和毅力。周恩来总理从小设立的目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他成为了一代伟人,孩子从小立大的志向,才会让他的学习充满了动力。
《故事思维》里说: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会讲故事的人,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孩子,有时候讲半天道路,可能孩子听不进去,但是这一个个小故事却是他很喜欢听的,讲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