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2》:慈禧也是个“红楼迷”,长春宫红楼画耐人深思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上新了·故宫2》:慈禧也是个“红楼迷”,长春宫红楼画耐人深思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上新了·故宫2》:慈禧也是个“红楼迷”,长春宫红楼画耐人深思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7 0



张鲁一、杜淳和宋轶被邀请带领观众了解了故宫的线法通景画,所谓的线法通景画虽然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说的VR,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给人真情实感,让梦境照进现实。《上新了·故宫2》这档综艺节目,其实寓意比较深刻,目的就是打开大家颇觉神秘色彩的故宫,主要是没有开放的部分,通过这个节目告诉大家故宫虽然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但通过大家对故宫的重新了解,发觉这里其实商机无限,这就是“上新”的意义,了解故宫不是窥探真相,而是能够开发创意设计,让故宫赋予新的生命和契机。这也是节目制作的真正用心之处。


这期节目通过演员张鲁一、杜淳和宋轶的视觉,看故宫的线法通景画究竟有多少,从玉粹轩到倦勤斋再到长春宫,都能够看到线法通景画,这些壁画画工非常的精细,都是当年的宫廷画师描绘的,人物画形象很生动,可谓栩栩如生,从远处看和近距离观看都不一样,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观测点,让人能够看起来很鲜活,感觉穿越到不同的时代。线法通景画其实比较讲究技巧,同场这些画和所处的环境交融结合在一起,产生以假乱真的感觉,虚拟与现实的巧妙结合,让人浮想联翩。


长春宫曾经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而且大门的左右两侧尽头都有两幅线法通景画,画的内容都是与《红楼梦》有关,当然节目没有说这两幅画是不是慈禧太后让画师给画的,但画年代久远,都已经脱色,现在用玻璃给罩上,目的保护画褪色。


关于清朝小说《红楼梦》的出现,是在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当时不叫《红楼梦》,叫《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792年又出了萃文书屋活字本,程伟元、高鹗整理出版。咸丰年间于源题曰“红楼梦稿”,杨继振旧藏,亦称“杨藏本”、“脂稿本”。


慈禧太后就是在咸丰二年入宫当了兰贵人,想必当时《红楼梦》这本书比较盛行,慈禧太后一定也观看了该书,1861年至1884年,居长春宫,有时在养心殿后殿西耳房燕禧堂居住。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长达23年,而且长春宫里面也有一个大观园,看来慈禧深爱《红楼梦》,并且让画师画了正门长廊两边壁画,而且画的都是与《红楼梦》有关的内容,一边是薛宝钗看望生病的林黛玉,一边是贾宝玉和某个女子游大观园的告别图,这两幅图有什么意义,研究人员也没有解释,嘉宾张鲁一、杜淳和宋轶也没有问。

不知道慈禧为什么对这两幅图感兴趣,特别薛宝钗和林黛玉相谈甚欢的图是否预示着慈禧和东宫皇后慈安联合垂帘听政的目的和动机?慈禧不仅是“红楼迷”,而且也是一个戏迷,在偌大的庭院中以前会搭一个很大的戏台,上面设置也很考究,有冬暖夏凉的巧妙构思,而中间的戏台其实就是供皇后们观看。
看来慈禧也是一个平凡女子,也喜欢看《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小说,更喜欢看戏,处理事务疲乏劳顿,可以让唱戏的人表演给大家娱乐消遣。

玉粹轩的线法通景画主要表现的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熏香也是皇家很讲究的去味方法,在倦勤斋的线法通景画主要表现的是皇家女眷在观看演戏的情景,长春宫的主要是《红楼梦》里面的情景,这些线法通景画看起来立体感很强,不知情的游客可能会撞到墙,所以虚拟感很强,看来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几百年前人家就玩虚拟技术了,而现代人无非是让这种技术更加的具体化和广泛化。

通过这些故宫秘密的呈现,专家和设计师们也开始研发一些与故宫相关的产品,主要造福后人,让静态的故宫流动起来,以消费产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福及更多人。这些产品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结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更具有创新的意义。《上新了·故宫2》这节目寓意深刻,不仅可以了解故宫的各种文化历史,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可以传承的东西,让现代人与故宫亲密接触,走得更近,让故宫焕发新的生命力。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9-12-08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2-08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