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考上北京、天津的大学,就是为了这口好吃的!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娱乐时尚星座努力考上北京、天津的大学,就是为了这口好吃的!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吃喝玩乐]努力考上北京、天津的大学,就是为了这口好吃的!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




▲ 这样的高校美食你吃过吗?
中国第九菜系是什么学校食堂啊~
但凡提及中华美食,扯来扯去总躲不开八大菜系。在小编看来,这显然是不把创造力十足的学校食堂大师傅放在眼里。
▲中国农业大学公主楼二层食堂的口水鸡。

读书时,你的学校食堂肯定有大于等于一位师傅,时常脑洞大开敢想敢做,把你的餐盘装点得极富想象力。各色“惊人”菜肴,乍看很是“哥特”,入口却相当朋克。

北京到底哪所大学最好吃?
想念母校时,最先涌入脑海的,不是食堂阿姨抖三抖的打菜勺,就是校园“扫地僧”一般的食堂大师傅。大约是因为学校食堂,既安抚了我们的食欲,又封存着我们最多的青春过往。
▲ 中国人民大学东区食堂的新品:彩色蔬菜汁大馅水饺。

在北京,究竟哪所大学食堂,最令你念念不忘?
谁最好吃?丨中国农业大学vs北京林业大学
每每盘点北京最具幸福感的高校时,中国农业大学的名字总能毫不费力地冲到榜首。毕竟这所“中国食堂大学”,让你找不到不幸(吃)福(饭)的理由。
▲公主楼食堂二层的小火锅。

关于吃,农大的硬件软件都是碾压式的存在。吃的菜是自己种的喝的咖啡是教授自创的;甚至吃的肉,有的都是自己刚刚解剖过的。大多学校食堂的掌勺师傅,多数是个肚子圆圆的爱笑大伯,而在农大,你吃的饭,还有可能是机器人做的


▲颐园食堂的芝士培根铁板饭、啤酒烤鸭盖饭。
农大东校区,共有六个食堂。每个食堂,都有能确保自己“江湖地位”的知名菜。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公主楼食堂。在这里,饼、面、菜、粥、肉,一应俱全。或许怕伙食太好,导致学生日渐发胖,农大食堂还贴心地开设了营养健身餐


▲公主楼食堂一、二层的健康餐。
在农大,如何证明自己是条锦鲤,要看你是否抢到过公主楼的松鼠鳜鱼。这是条让农大学生倍感骄傲的鱼,这道极费功夫的宴席菜,能出现在学校食堂本身就是个传奇。这道价格接近三百的苏帮菜,在农大只需要8元(农大的同学们,现在涨价了吗?)起初,只因一名学生想吃松鼠鳜鱼,于是写信给校长信箱,没想到几天后,学校食堂真的推出了这道菜。


▲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的制作,十分考究。对半片开的鳜鱼,被雕刻出形似葡萄般的花纹,鱼肉腌制后,挂上蛋黄糊入油煎炸至金黄,最后浇上一勺火红的糖醋卤汁,有种金碧辉煌的热闹气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盘酸甜脆嫩、极具“富贵气”的菜肴,是自己三点一线的乏味生活中,最鲜亮的一抹色彩。
当我们在羡慕农大学生的时候,农大的学生却在羡慕北京林业大学的学子。正如隔壁班的女生更漂亮一般,食堂也是别人家的更好吃。北林的饭有多好吃?可以从这句数来宝味儿的顺口溜中一窥究竟,“北大的校园清华的汉,北外的姑娘北林的饭”




▲图1:北林一食的茄汁鸡排饭;图2-4:呱呱食堂的咖喱牛肉饭、黄焖排骨及金针菇肥牛。
别人的学校食堂叫食堂,而北林的食堂,则是个顶着食堂名号的美食城。每年校园文化节评选校园“十佳菜肴”时,是北林学生除学习之外,最认真、最专注的时刻。毕竟从酱香麻辣香锅、15元一整条的万州烤鱼、滋滋冒油的石墨风情鸡等海量美食中,仅挑选出十种菜肴,太!难!了!
▲麻辣香锅。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北林呱呱食堂“地狱牛肉饭”。这道总能轻易上榜“十佳菜肴”之一的美食,正如其名,“气势汹汹”却又有着莫名的诱惑力。加辣的牛肉饭,并非是传言中的催泪弹。所谓“地狱辣”,反而是一点点“蚕食”你的舌尖味蕾,让你在不经意之间“坠入”辣的极致体验。在北语,如果你问一个妹子的口红色号,你很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答案:“地狱牛肉饭号的。”
▲地狱牛肉饭。

有“地狱”般的辣,就有精致的甜。作为呱呱食堂的“限量款”,甜度适宜的菠萝饭,完美戳中了不少学生的“少女心”。大块的菠萝干果粒,为米饭蒙上一层马卡龙滤镜。这样自带美颜的饭,深受北林女生的喜爱。如果有女生邀请你一起去吃菠萝饭,千万别拒绝,这或许是她最委婉的表白。
▲菠萝饭。

谁最丰富?丨中央民族大学vs北京语言大学
同样是多民族汇聚的学校,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食堂,有着相似的包容性。但不同的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食堂,堪称学院版“中华小当家”,而北京语言大学的食堂,则是“舌尖上的七大洲”

▲韩庚滔滔不绝地讲述母校的美食。
是否被毕业生怀念,是检验一个学校食堂是否好吃的标准之一。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友韩庚,甚至在毕业十多年后,还会在节目中怀念“便宜又好吃”的民大食堂。
▲地下风味食堂(第一学生食堂)的麻辣牛肉面。

拥有5个食堂的民大,最广为讨论的,则是价格稍贵的风味食堂。在这个“地下餐厅”,不用“行万里路”,就能吃遍大半个中国的美食。风味食堂分别以四川、湖北、西北、东北、台湾、广东等命名的14个窗口,集合了各地最地道的风味。琳琅满目的菜单,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这或许就是“食民大烟火”tag的来源。


▲清真风味(第五学生食堂)的风味肉馕和手抓饭。
每到饭点,风味食堂总是“一座难求”,为此,民大学生甚至创造了以筷子占座的方式。在这里,只要16元,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鸭。片状的烤鸭,在白色的餐盘里排排坐,渗出油润的亮光。圆圆的薄饼、黄瓜丝、葱丝、甜面酱,在餐桌上一碟碟摆开,很有“排面”。大约是为了节省空间,清真食堂的每张餐桌下,还特意设置了两个挂钩用以安放书包。
▲烧腊拼盘。

如果说中央民族大学的食堂最具民族风,那么北京语言大学的食堂则最有国际范儿。五层高的清晏楼,每层有每层的特色食物,而且菜名都是双语的


▲北语清晏楼颇有国际范儿的食堂及双语菜单。
食堂的前三层,是传统的学校食堂模样。如果你在这里,看到金发碧眼的东欧姑娘,用一口流利的京腔,点了碗一楼的打卤面,也无需惊讶,毕竟这是北语学生的日常。不同于前三层的“朴实无华”,清晏楼的四楼,则画风突变,像是进入了国际美食交流大会现场,泰国菜、日料、韩餐比比皆是,在北语,你可以30元吃遍新马泰
▲清晏楼四层的鳗屋日本料理。

或许是受学校气质影响,北语食堂菜品的搭配,极为大胆。很多食材“跨界”,在这里碰撞混搭出特殊的美味,板栗鸡块鹌鹑蛋红烧肉等菜肴颇受欢迎。

▲鹌鹑蛋红烧肉。
红白相间的红烧肉,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亮光。红褐色的汤汁浓稠粘连,为象牙白色的鹌鹑蛋涂抹上一层淡绯色的腮红。一口蛋、一口肉,是北语人为鹌鹑蛋红烧肉定义的正确吃法。唇齿开合之间,红烧肉的汤汁被挤出,“扑向”碎裂的鹌鹑蛋,营造出微甜微咸的微妙口感。

▲北语学生的深夜食堂。

学校食堂是否好吃,永远是一门玄学。正如在外校学生看来,北语的清晏楼,是“朝圣”之地,但在北语学生心中,最惦记的,还是晚自习后,西门外的那排“深夜食堂”
谁最有格调?丨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
在你小的时候,你肯定纠结过,考清华呢还是考北大呢?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你的面前,清华的食堂更好吃呢,还是北大的食堂更好吃?
▲清华大学清芬园的肠粉。

作为“别人家”的大学,清华在饮食上都很有格调。“名厨进清华”“中华小吃美食节”等活动的接连举办,让清华的学生,在学校食堂既能吃到造型精致的烤鸭,又能满足于酱汁馥郁的海南鸡饭

▲紫荆园的海南鸡饭和烤鸭米线。

在清华的多个食堂,都有个麻辣香锅的小店。至于是紫荆园的麻辣香锅更好吃,还是丁香园、清芬园的麻辣香锅才是number one,这是清华内部的公案。




▲从左至右:紫荆、清芬、桃李、丁香四大园的香锅,你pick哪一个?
丰富的菜品在橱柜中纤毫毕现,可任意挑选。自食堂窗口,可以清晰看到后厨师傅的旺火爆炒,飞扬的火苗为后续麻辣味觉的渗透,做好了十足的铺垫。弹脆的牛肉丸、粘着芝麻粒的培根卷,以及伺机为舌尖送来味觉“暴击”的青菜,在锅状的餐具中摆出最撩人的姿势。
▲清华自制的招牌酸奶。

吃完麻辣香锅,再来一袋清华饮食中心自制的酸奶,醇厚顺滑的酸奶,及时地抚慰了麻辣香锅带来的燥辣。诞生于2000年的清华牌酸奶,是不少清华学生关于学校食堂、关于青春的的定义。
北京大学的bbs论坛上,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食堂的饭菜问题。在食堂饭菜这件事上,北大人有着学术研究一般的热情。
▲燕南食堂芝士泡面锅。

几乎所有好吃的、不好吃的菜肴,都曾在校内网上,引发了大量讨论。比如在“三贵”的农园食堂,5块钱就能点一盘浓油赤酱的酱鸭腿燕南食堂荤燃面,肉末臊子、梅菜、花生、甜脆萝卜干等食材,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燕南食堂的燃面。

在燕园地下食堂,还隐藏着一道名菜,酒香坛肉。不过这道由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作为顾问特意指导燕园厨师研发的菜品,意义大于味道。毕竟很少有人,有勇气去品尝肥肉比例较大的肉方。
▲酒香坛肉。

如果让北大学生选择一道菜,来代表北大食堂,你很有可能会得到这一答案:鸡腿饭。“什么时候能买到新鲜出炉的鸡腿饭”,是未名bbs上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这道经常被告知“卖完了”的饭,是北大“三俗”之一。
▲常年蝉联“校园十佳菜肴”榜首的北大网红鸡腿饭。

至于鸡腿饭为何如此火爆,北大人自己也说不明白。开心时,来份鸡腿饭庆祝庆祝不开心时,点份鸡腿饭安慰一下自己。如果舍友在“中午吃什么”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你的“鸡腿饭”提议,很有可能获得一致认同。

▲一份大鸡腿饭只要7元钱,还无限续饭?
据说北大鸡腿饭的炸制技术,还申请了专利。硕大酥脆的鸡腿,裹着一层薄薄的金黄脆皮。鸡腿表层的脆皮和油润的鸡皮融为一体,香香脆脆的,丝毫没有油腻的感觉。对着鸡腿咬下去,表层的脆壳瞬间碎裂,鸡腿里充盈的汁水在口腔内炸开。轻轻撕扯一下,饱满的肉块,瞬间填满了齿颊间的空洞。
如果你觉得一只鸡腿吃不饱,还可以单加,5元一个的大鸡腿,甚至会比套餐里的更大。
谁更高级?丨首都经贸大学vs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没饭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在食物本身,或许并未有较高“流量”,但食堂的“硬件”,却是顶流。
▲“亚洲第一大食堂”——首经贸三号食堂的烤鸭及荷叶炒饭。

首经贸的学生经常自我打趣:没有特色就是我们食堂的特色;首都经贸大学食堂攻略,略。这当然只是自嘲,毕竟敢将“亚洲第一大食堂”这一“嚣张”标语印在就餐券上,食堂的食物,必然要有些真材实料。
▲牛肉汤。

“亚洲第一大食堂”,并非指面积的大小,而是首经贸师生对于食堂菜色和服务的认可。尤其是褐红色外墙的首经贸三食堂,各色风味小吃应有尽有。一层的小笼包、二层的钵钵鸡、转转香小火锅,三层的面砂锅、黄金鸡排饭,以及出油的咸鸭蛋……
▲二层正厅的馄饨。

几乎每个学校食堂,都有一道传奇菜。而在首经贸,这个传奇就是第三食堂三层曾经最火爆的杨哥烤冷面。原本杨哥只在学校门口摆摊,摊位前总能排起长长的队。后来因为摊位原因,杨哥决定搬离首经贸。然而杨哥的烤冷面实在美味,首经贸的学生已经无法忍受没有杨哥烤冷面的日子,于是他们通过学生会,直接让杨哥入驻首经贸食堂。
▲杨哥烤冷面已于2018年在首经贸“毕业”了,但首经贸江湖中依然有着他的传说。

淡黄色的冷面,裹上鸡蛋,撒上洋葱丁、小香葱段、香菜末,在铁板上翻几次身,便能切开盛到纸盒内。刚拿到手的冷面,冒着袅娜的白烟,热气透过纸盒,把手心烘得暖暖的。用牙签挑起,劲道的冷面块,仍藕断丝连。嗅着浓浓的蛋香,咬上一口,Q弹的冷面裹着微辣微甜的洋葱丁,有种奇异的口感。
▲杨哥烤冷面。

“人大四大怪,三层食堂安电梯。”在食堂硬件上,人大也不甘落后。三层高的中区食堂,甚至还装有透明观光电梯。电梯运行时,透过玻璃,可以将外面广场的风景一览无余。不过令人大学生没想到的是,两层楼的北区食堂,后来也装上了电梯。
▲装有观光梯的人大中区食堂外观。

但是在菜肴上,和上述几所大学相较,人大学生的自嘲要多上不少,“人民没饭吃大学”,“人民吃不起饭大学”等诨名,迷惑中透露着心酸。比诨名更迷惑的,是北区二楼食堂师傅的创造力,苹果菊花排骨汤、青菜炒橘子……
▲曾经爆红网络的人大北区食堂力作——青菜炒橘子。

在人大,衡量友谊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陪你去吃集天“食堂”清香味烤鱼。鱼皮微微焦糊的烤鱼,铺陈在铁盘中,甚为诱人。夹上一筷,雅白色的鱼肉水嫩嫩的,鱼刺很少。入口的清香味,让这盘烤鱼的口碑两极分化。喜欢的,吃过之后感觉一天都清清爽爽;而不喜欢的,则认为这盘烤鱼添加了雪碧和薄荷牙膏。
▲清香味烤鱼。

事实上,人大并非“美食荒漠”。在中区食堂二楼,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典型面食。不过最受人大学生欢迎的食物,是隐藏在汇贤超市旁的汇贤饺子。个大皮薄的汇贤饺子店门口,永远都排着长长的队,不同馅的饺子可以按个点。一口鸡肉小葱木耳,一口猪肉胡萝卜玉米,一口猪肉莲藕……只需要点8个饺子,就足够吃饱。
▲大馅汇贤饺子。


天津到底哪所大学最好吃?
自带网红属性丨天津大学
天津这座城市,自带网红属性,颜值高、心态好、会自嘲。恰好这几个鲜明特征,天津大学食堂都有,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天津大学的食堂能成为网红。
▲北洋园学三食堂的排骨、豌杂面和四川苕粉。



在天津大学,无论是老师,还是食堂师傅、宿管阿姨,都直接称呼天大的学生为孩子。天大每年会组织两次水果节免费发水果给孩子吃。而这些水果,往往会被天大的“孩子”,雕刻成各种奇奇怪怪的样子。
▲天大水果节现场。




在天大,不存在不吃早餐的情况。距离主教学楼较近的学一食堂,各种面点、小菜、面条、蛋奶等早餐,是天大学生起床的动力
▲大饼卷蛋。

在众多早餐中,大饼鸡蛋傲视群“雄”。厚实的大饼,散发着麦香,从大饼的切面,还能看到一层一层堆叠的痕迹。熏鸡肉、熏鸭肉、火腿肠、胡萝卜丝、海带丝、咸菜粒、藕夹、煎蛋等之类的食材,应有尽有,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大饼卷得满满当当。一个鸡蛋大饼下肚后,甚至到中午都没有饿意。


▲工业风浓厚的卫津路校区学三食堂及墙面图案。
学三食堂是天大食堂的门面担当。简约明快的工业风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墙面绘有简单的涂鸦,极为有趣。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出现看起来并不开心的砂锅大嘴猴、以假乱真的蓝瘦香菇包、体型有些“膨胀”的素炒派大星,以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春夏秋冬饭包等菜品,丝毫不足为奇。
最多选择丨南开大学
作为南开老校区学生的百货市场,校门口的西南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小吃店遍布的西南村,美食遍布,是南开学生打牙祭的首选之地。曾登上天津口味评分第一的老王豆皮,就坐落在西南村。


▲老王豆皮。
老王豆皮只做豆制品,以豆皮最为出名。长长微卷的豆皮,被卤得很是入味。直接捞出,撒上老王自制的辣椒面白芝麻,香气馥郁。入口后,软软的豆皮,挤出咸鲜的卤汁,而后与牙齿展开力量的角逐。
▲老陶包子铺的各种经典包子。

在西南村,和老王豆皮并驾齐驱的是老陶包子铺。在天津,出名的包子铺不在少数。作为后起之秀,老陶可以说是包子界的“融合系”之王。三丁包、黑芝麻包、奥尔良鸡腿包、咸蛋黄超人包……各种“网红”馅料,都能在老陶包子铺找到。
▲八里台校区三食堂的面。

和西南村相较,南开的食堂,略有些乏善可陈。在拥有四个食堂的八里台校区,究竟二食堂和三食堂哪个更为出色,南开学生之间也没有定论。煎饼果子、麻辣香锅、鸡排饭、鸭腿饭、各种粥、各种套餐,都能在这里找到。不过,也有不少南开学生另辟蹊径,直接前往邻居天津大学的食堂用餐
天天吃饭大学?丨天津师范大学
用天津话读一下天津师范大学,很容易就变成“天天吃饭大学”。这当然并不仅仅是一个谐音梗,在B站上随便一搜索,就能找到许多天师大学生的吃播视频。
▲天师大二食堂的美食。




天师大的校园内,共有三个食堂,其中二食堂的饭菜最好吃,是天师大学生的共识。二食堂一楼的水饺、馄饨,二楼的煲仔饭、鸡腿饭,三楼的和畅炒面、和畅烤鱼,都拥有不少忠实粉丝。
▲西门麻辣盆。

不过,在天师大学生的心中,原学校西门的麻辣盆,是永远的白月光。作为麻辣香锅和火锅的结合体,麻辣盆又香又辣,店门口永远都在等位。郫县辣酱爆锅后,加入清水炖煮,而后依次放入各种食材。刚出锅的麻辣盆,红油飘散,衬得碗内的蔬菜,越发青葱。鲜明的色彩对比,有种热闹的气息。
天津?河北?丨河北工业大学
本文意在盘点京津高校食堂,但是坐落在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让小编有些踟蹰。


▲北辰校区食堂,文澜阁的炸鸡腿及面包。
但是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的食堂,文澜阁炸鸡腿、各种馅饼烧麦,超大碗自选菜码的汤面、杂粮煎饼、麻辣香锅、瓦罐汤、水果玉米、面包房,又让小编不甘心不提这所学校食堂。
▲自选菜码的面。

尤其是西部大盘鸡,味儿正到新疆儿娃子都要流下思乡的泪水。西部大盘鸡的土豆软糯香酥。鸡肉的浓郁汤汁,完美浸入土豆,筷子稍稍用力一碰,大盘鸡里的土豆就能瞬间“碰瓷”成土豆泥。
▲料超多的大盘鸡拌面。

有多少人喜欢西部大盘鸡,就有多少人表示从来都吃不惯这个味道。但提及学校食堂,河北工业大学的大多学生,还是会首先想到西部大盘鸡的滋味。
大概学校食堂,就是那个你读书时会骂,毕业后却总是想念的地方。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学三食堂的屏幕。

- END -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6
DB+16 2019-12-12

(๑·́ ₃ ·̀๑) 『娱乐时尚星座』欢迎你!

辰默。

ZxID:1940718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2-12 0
(๑·́ ₃ ·̀๑) 『娱乐时尚星座』欢迎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