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邦、刘强东再到王宝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从刘邦、刘强东再到王宝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从刘邦、刘强东再到王宝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1-20 0
从刘邦、刘强东再到王宝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

[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胡赛萌/文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
这是王宝强成名后唱过的一首歌,每到过年的时候就特别火。
可是,我不禁想问,为什么家里总有年夜饭,难道酒店就没有吗?
酒店的年夜饭的确是价格贵了点,但对于王宝强这样的明星富豪来说,也不过小菜一碟,他何必非得大冬天抢着票、挤着车回家吃那段饭?
[b]01[/b]
[b]过年大团圆[/b]
王宝强之所以要回家吃那顿饭,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回家过年,天经地义。回家与过年,看似是牵扯了两件事,其实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回家去过年,过年则一定要回家。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回家过年?或者说,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在过年的时候回家?
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比如过年回家去相亲,去看望父母,去参加同学会,去见见初恋情人……
在这些理由中,既有炫富装逼的成分,又有衣锦还乡的荣耀,还有情感慰藉的需求。
回家,是为了过年,过年是为了团圆。团圆,是中国人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
中国人痛恨分离,向往团圆,因此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是团圆节。春节是全家团圆,元宵又再次团圆,七夕是情人团圆,到了中秋,又得全家大团圆。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20/b5dac718b28c4e1fa5d8cae44f16adb3.jpeg[/img]
在这些诸多的团圆节当中,春节也就是过年就成了重中之重。对于许多在外打工的人而言,如果过年都不回家,不能与家乡的家人团圆,那就会感觉一年到头都没个盼头。
因此,有人说过年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图腾是用来崇拜的,而过年是用来团圆的。
过年,是中国人文化基因中呈现出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一种社会秩序和文化心理。
[b]02[/b]
[b]土地是母亲[/b]
西方商业文明注重个体意识,中华农业文明则强调群体意识。
因此,我们这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上便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群体意识和农业文明的印记。
商业文明注重个体,农业文明强调集体;商业文明只认金钱,农业文明崇拜权力;商业文明对未来与远方充满期望,农业文明对于故土和家乡充满眷恋。
因此,商业文明的西方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而农业文明的东方社会则是一个人情社会。
在这个人情社会里,家国同构,家国一体,也才有了宗法制、井田制、分封制、礼乐制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具体说来,宗法是社会制度,井田是经济制度,分封是政治制度,礼乐是文化制度。
秦以后,尽管井田制和分封制都相继瓦解消亡,但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皇权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相辅相成,依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心理之下,中国人向往的是四世同堂,是男耕女织,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是共享天伦……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20/cccd53f36b1c4d9684490031a3156f18.jpeg[/img]
于是,历史成为了中国人的宗教,祖宗化身为中国人的神灵,权力异化成中国人的图腾,土地则人格化为全体中国人的母亲,所谓皇天厚土莫过如此。
母亲孕育了我们个体的生命,土地孕育了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的——粮食。人们依赖土地,感恩土地,眷恋土地,中国人跟土地形成难以分割的关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因此,农业文明的中国人对土地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自然也对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b]03[/b]
[b]游子的思乡情[/b]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不在了,更没有必要远游。
土地就是中国人的父母。于是,我们便安安静静的守着自己的“父母”,也就是祖传下来的这片土地,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
《汉书》就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中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要不顾一切地远渡重洋,去满世界冒险做生意,难道守着熟悉的故乡和安全的家乡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中国的历史上当然也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不过那要么是战乱导致的流离失所,如八王之乱后的永嘉南渡;要么是政府强制主导的移民工程,如清初的湖广填川。
当然,作为单独的个体,也有自愿选择远离故土的中国人。他们离开家乡和父母,或在异地讨生活,或在远方拜名师,当然也有“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或“大丈夫以身许国”的豪迈。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20/5e6ed344bb7f476b83db374af8bc38eb.jpeg[/img]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离开亲切的家人,远离了熟悉的家乡,成为“独在异乡”的异客,每逢佳节便免不了“倍思亲”。
在这些游子的心中,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他乡遇故知则更是人生的快事和幸事。
离开家乡或许是他们的自愿选择,但出门在外,对家乡的眷恋则更加深沉,而那些迫不得已背井离乡的人,则更是有着强烈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对家乡和家人的强烈情感就会显现出来,因此中国人的诗词中才会有如此之多的思乡名句,比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再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更不用说连小学生都会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04[/b]
[b]一定要回家[/b]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视也最重要的团圆节。
在这个节日里,外出的游子当然应该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团聚。
这也正是王宝强为什么哪怕亿万身家,也得喊着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其实,何止是王宝强,只要是中国人,都想着回家过年,就连刘邦和朱元璋这样问鼎天下的帝王,在功成名就之后也是对家乡念念不忘。
刘邦做了皇帝,也要唱着“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大风歌》回到老家沛县,后来更是将曾经的街坊领居悉数迁移至长安,并照着家乡时的街道旧貌在首都逐一复建,好让自己出了皇宫就能回到老家。
朱元璋更是个思乡狂,他甚至还发出过“我有国无家可乎”的感慨,君临天下后直接在老家凤阳定都,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后因工匠在殿墙内藏入巫蛊之术等图谶才肯作罢。
项羽当年入主咸阳,有人劝他据守关中以成帝业,他却说“发了大财不回老家,就像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晚上走路一样”,至于他的老乡刘强东,哪怕早已混成了上流圈层中的财富新贵,但在过年的时候还是带着新娶的媳妇儿回老家,给乡亲们发百万红包。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20/04ffaf1b37244a65991b90c861e14642.jpeg[/img]
无论是解甲归田还是衣锦还乡,告老还乡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落叶归根,这是中国人的宿命,也是中国人的执念,是隐藏在我们基因中的文化密码。
刘邦朱元璋那样的帝王都忘不了自己的故乡,王宝强刘强东这样的明星富豪又怎么可能认不得回家的老路?
至于我们这些在外辛苦打拼的游子,在过年这个全家团圆的节日,又怎么可能抢不到回家的车票?就算真的抢不到,飞也得飞回去!因为这是我们一年到头最后的精神慰藉。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手机前的你, 已经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家了吗?
[/align]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1-21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1-21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