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一年,买些东西来犒劳下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时候,可能一件新衣服就已经心满意足,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年纪增长,越发觉得新衣服之于过年,似乎没有了之前的期待劲儿。
想了下,新年新气象,换一部新手机,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恰好近来一段时间,周边也有不少朋友向我询问,现在换手机是该选择 4G 还是 5G 手机,相信这也是不少人关心的事情,借此机会,这里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5G 手机的现状
对于新兴事物,人们总是抱有很多期待和好奇。不过回归到自己掏腰包买单上,还是应该理性一些来看待,毕竟挣钱不易。我们先来看下,现阶段 5G 手机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2019 年,5G 大致完成了从概念普及到落地商用这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 5G 终端产品,但时间段不同,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早期概念普及阶段,让手机连接到 5G 网络,进而向更多普通用户展示 5G 网络下超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是厂商们关注的重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测网速是当时 5G 手机最大的用处。

除此之外,包括续航、散热、重量等等与实际用户体验相关的部分,早期 5G 手机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从易用性的角度出发,彼时的 5G 手机其实做的并不理想。
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 5G 拍照,以及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中期的 5G 手机在易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大家也都知道,之后几乎所有 5G 发布会都会强调天线、续航、散热等方面。
华为麒麟 990 系列芯片以及高通骁龙 765 系列芯片的发布,是 5G 手机发展进程中很重要的两个节点,二者都带来了集成 5G 基带的 SoC,也同时都支持 SA 和 NSA 两种组网方式。
从产品的角度出发,集成 5G 基带的 SoC 不仅能够让其做到更轻、更薄,功耗表现也更容易控制。特别的是,华为系之外,随着骁龙 765G 系列芯片的到来,其完全解决了此前真假 5G 之争。
罗列目前国内市场上市的 5G 手机,总共有以下几款:

换言之,想要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入手 5G 手机,只能从以上这些产品中去挑选。而它们虽然都支持接入 5G 网络,但对比来看,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有些支持 SA/NSA 双模组网,有些仅支持 NSA 组网,有些采用集成 5G 基带的 SoC,有些为 SoC+ 5G Modem,当然,性能表现也多多少少存在差异。
更加成熟的 4G 手机5G 当然令人兴奋,但对于刚刚过去的 2019 年而言,无论是国外还是众多的国内手机品牌,4G 手机依旧是各家出货量主要的贡献者。从产品的绝对数量来看,其也要比 5G 手机更多。
从行业的角度出发,5G 网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想要在短时间内取代 4G 成为主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选择在 5G 手机的布局上,厂商们选择的策略也有多少不同。
以正式上市销售的 5G 手机终端数量作为参考依据,2019 年国产品牌中,vivo 和华为是走得比较激进的两家。但可以看到的是,即便是它们,也并没有完全 all in 5G,推出 5G 手机的同时,也少不了 4G 版本。

在推动 5G 终端这件事情上,几家头部企业中,OPPO 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其很早之前就已经发布了 Reno 5G 版,但只是在部分海外市场开售,并没有引入国内市场。这也是很多厂商在 5G 战略上的一个缩影。
之所以 2019 年厂商们并没有完全将精力投入到 5G 终端上,其背后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考量,其一是 5G 初期,从芯片到产品设计,很多技术并不成熟,推向大众消费市场之后,用户是否买账尚且是未知数,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家不愿意冒险。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芯片厂商开始陆陆续续推出整合程度更高、综合表现更加出色的产品,2020 年无疑将会是 5G 市场争夺战真正的开端。正如近来卢伟冰所说的一样,想要轻装上阵,全力投入到 5G 终端上,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库存积压,是厂商们必须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至于 5G 网络覆盖面对于 5G 手机铺货是否有影响,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对于厂商们而言,其实并不是问题。无论是 2G 到 3G,还是 3G 到 4G 时代,消费级终端设备向来要先行于基础设施建设。更直白一些来说,即便你所处地区尚未有 5G 网络覆盖,5G 手机也同样可以正常使用,只不过接入的网络类型和 4G 手机一样而已。
回归到 4G 手机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软硬件方面其都已经足够成熟,产品本身你无需担心。另外,2019 年手机行业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手机厂商们将众多新技术快速实现了落地,比如像素更高的摄像头、速度更快的闪充、刷新率更高的屏幕。
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的方面来讲,是厂商们对于接下来手机产品发展趋势的探索,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这也赋予了 4G 手机更多卖点以及竞争力,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实现加快消除库存积压的进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去年上市的 4G 手机中,虽然很多价格相对并不高,但核心硬件配置上,却能够和一些旗舰扳手腕。当然,作为消费者,厂商们在产品策略上出于怎样的考量我们并不关心,但具体到产品端,其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这就够了。
预算是影响天平向 4G 或 5G 倾斜的重要砝码以上我们对 5G 手机和 4G 手机当前的现状做了一些复盘,目的也很简单,主要是希望能够让大家对现在手机行业有一个更加理性的判断。
无论是挑选手机还是其他产品,除了小部分人群,对于买来自己用或者送给亲戚朋友的大众消费者而言,其实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无外乎两个:价格和易用性。
如果将参考对象局限在 4G 手机上,可能价格和易用性的关联度并没有那么强烈,但范围扩大到 4G 和 5G 手机这个更大的「域」上,差别就比较明显了。
前边我们列举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在售的 5G 手机产品,笼统来看,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其价格区间跨度非常大。但具体到每款产品上,其实「乞丐版」版千元 5G 手机也要 2000 元。
换言之,如果你的预算在 2000 元以下,基本只能考虑 4G 手机。
而 2000 元到 3000 元档的 5G 手机目前有两款,分别为 Redmi K30 5G 和 realme 真我 X50 5G,均搭载了骁龙 765G SoC,此时选择起来其实并不难,主要看你对性能是否有更高的要求,毕竟该价格区间已经可以买到骁龙 855 系列的 4G 手机。

再往上走,目前大多数 5G 手机都分布在 3000 元到 5000 元价位段,而这恰恰也是主流 4G 安卓旗舰的主战场。这部分我们来更加详细地做一个划分。
大家知道,2019 年国内上市的 5G 手机,除了华为系,基本都采用了骁龙 855 系列 SoC+5G Modem 的方案来实现对 5G 网络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性能部分其实和 4G 旗舰差别不大,大致可以算作平手。
这其中有一个争议点需要被再次拎出来:是否支持双模 5G。有关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在相关文章中也多次提及过,SA 和 NSA 都是真 5G,这一点毋庸置疑,短时间内,大家不必担心 NSA 组网无法接入 5G 网络的问题。
但是,随着华为、高通、三星、MTK 等主要芯片厂商纷纷开始推出同时支持 SA 和 NSA 两种组网方式的产品,2020 年这也将会成为所有主流 5G 手机标配的情况下,此时入手 5G 手机,要看你更关注实际体验还是追求产品综合表现了。
不过,如果将目光放到 4G 手机上,3000 元到 5000 元预算,有足够大的可选空间,让你买到一部从硬件配置到屏幕素质再到充电速度上,都有着出色表现的产品。当然,5000 元以上的几款 5G 手机,从我们之前的实际使用体验来看,硬件端已经做的相当成熟,可以放心购买。
整体来讲,有关现在换机该选 4G 还是 5G 这件事情,如果预算在 3000 元以下,我们倾向于选项更加丰富的 4G 手机,3000 元到 5000 元预算,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对号入座即可,超过 5000 元,5G 手机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