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从容平和观世界,自在适意谈人生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梁实秋:从容平和观世界,自在适意谈人生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梁实秋:从容平和观世界,自在适意谈人生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1-28 0

梁实秋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散文家,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其享誉之高,使之成为中国文坛上赫然知名的散文大师,是被誉为与胡适、林语堂比肩的文化名人。
作为一个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广涉人生百态,他将自己对平凡人生的体味与人生世相的感悟诉诸笔端,以简洁雅致的文字,幽默诙谐的笔调,闲适恬淡的情态,为众多读者所喜爱。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一书遴选了梁实秋先生的66篇经典散文,在这本书中,梁先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写出深刻的哲理性,并用这些哲理阐述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无常的世界中发现平凡小事的趣味性。
他的散文虽然取材平常人事,却因他细察入微,旁征博引,视常人之所无视,发常人之所未发,逸趣横生,又雅致闲适,故而读来让人心会神契,齿颊留香。然而,他的散文又并非平淡无奇,而是在从容平和中暗含着一种犀利与深刻,透出他洞察人事的智慧。
总的看来,《我看世间一切有情》这本书可将梁实秋的散文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观世界,看世相百态;一类是看人生,谈生活日常。

1. 观世界,从容平和
梁先生出生在一个旧式官僚家庭,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之家,家中旧式的礼规繁多,梁先生无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染。而且梁先生还熟读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典籍,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佛教经典等等。
这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功底,也给予了他兼济天下的"仁爱之心"。或许是因为自小浸润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所以梁实秋对随缘而遇的外界事物持旷达平和的态度。
比如,在《市容》一文中,他这么写道:"在我居住的巷口外大街上……全是贩卖食物的小贩,其中种类甚多,据我所记得的有—豆汁儿、馄饨、烧饼、油条、切糕","我每天早晨从这里经过,心里总充满了一种喜悦。我觉得这里面有生活。"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他觉得小摊贩有东西可卖,有人来吃,付得起钱,于谁都是好事,因为他们都在生活,都能生活,比起"路有冻死骨"满地饿殍的境况实在是好多了。所以,大马路上挤满小摊小贩,虽有碍于市容,但梁先生却由衷的心生欢喜。
除此之外,梁先生还受过深受西方文化的浓重熏陶,西方文明和教养给了他深刻的影响,所以他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顽固的礼教、愚昧的陋俗、野蛮的禁忌等进行了委婉的批判。
比如,他在《脸谱》中勾勒了达官贵人那副目空一切的傲慢嘴脸,媚上傲下、阿谀奉承的恶心之相,"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这种人对下属道貌岸然,或是目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有时"把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几尺";可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变脸之迅速,让梁先生挖苦道,这是官场人士必备技能。
还有,《谦让》一文中,他写了中国人的假客套,一群人在客厅内,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坐上座,只等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著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并且,他还通过"类比"来刻画出这些"谦谦君子"所谓的谦让风范,"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将中国人所谓的"谦让"之举,抨击的鞭辟入理,入木三分。
《代沟》、《守时》、《吃相》、《结婚典礼》等文章也都摹述和鞭挞了中国某些常见的待人接物的虚荣与伪善,揭示了人们虚伪可笑的心态。梁先生文笔幽默,将人们的形态描摹的活灵活现,让人一笑之时,也发人深省。
但是,梁先生又非常理智清醒,他绝不因为推崇西方的绅士风度,就同意把外国的风俗习惯全都硬搬到中国来。

在《洋罪》中,梁先生讽刺了国人崇洋媚外盲目照搬的现象:聚集茶会之类偶然恰是十三人时,就有人认为情形严重,或临时加个人,或有人自觉退场,总之必得打破这个数;又如划火柴给人点纸烟,点到第三人的纸烟时,则必有热心者迫不及待地从旁嘘一口大气,把你的火柴吹熄,因为一根火柴不能点三根烟;愚人节时,将婚礼大事拿去逗乐等等。梁先生将这些把戏统统视为"洋罪",并批评道:"外国的风俗习惯永远是有趣的,因为异国情调总是新奇的居多。新奇就有趣。不过若把异国情调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家里来,身体力行,则新奇往往变成为桎梏,有趣往往变成为肉麻。"
梁先生将自己对世相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写入文章,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图,让人看了,不觉哑然失笑。
比如,《女人》一文中,写女人的善变,女人的爱流眼泪,女人的饶舌,女人的胆小,也写女人的灵巧,女人的聪明……一笔一笔都落到点上,使人不得不叹服梁先生观察的细致入微。《男人》则剖析了男人脏、懒、馋、自私、谈女人、窥探别人隐私等种种恶习,还写道"'长舌男'是到处都有的,不知为什么这名词尚不甚流行。"
还比如,《下棋》也写的妙趣横生。那观棋的人不管说的中不中肯,都不让人待见,更不会让下棋的人感激;若观棋不语呢,则自己憋在心里,难受,喉头发痒,想一吐为快。
梁先生的这些描写真实生动,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忍俊不禁。但他也不是过分批判这一切世相,他于文字上展现出来的不过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和委婉的讽刺,读来一笑之余,亦让人陷入思考和玩味。

2. 谈人生,自在适意
历经过各种的风风雨雨和战争灾难以后,梁先生试图用自然随缘、恬淡闲适的老庄的人生哲学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寻求内心的一方净土。他的心境也逐渐趋于一种恬淡清净安然的状态,故而在梁实秋的散文作品中,还处处显现出一种随遇而安、自在适意的情趣和意蕴。
比如,在《雅舍》中,他将所居住的一所陋室比作"雅舍",虽然只是一种用青砖砌柱、黑瓦盖定、竹篱泥土敷墙的简易居所,"蓖墙不固,门窗不严",也不能蔽风挡雨,"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亨,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甚至在暴风雨中"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屋内一片狼藉;而且此处夏天"聚蚊成雷",鼠子瞰灯,让人烦不胜烦。
但是他却在此陋室及其周遭的竹林、水池、高粱地、土坡、远山中感到了一种恬然、旷远和安谧。每当月白风清,荫影婆娑时,他时常与朋友月下夜话;当细雨迷蒙,若云若雾之际,他孑然一身推窗展望,内心感到了一点陶醉和慰藉,有时也会涌起几分凄怆和寂寞。
但是,"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酸甜苦辣,我实躬身亲尝",在这透风漏雨的"雅舍"里,梁先生依然秉持着这种旷达的生活态度和随遇而安、雅致闲适的人生情怀。
梁先生认为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诚然,在《快乐》一文中,他写道:"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啄食跳跃,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在梁先生的眼里,世界一切稀松平常之事,晴天下雨的自然现象,猫狗生灵的本性根本,都是让人快乐的源泉。
比如,在《不亦快哉》中,他描写了数十种让人开怀一笑的小事,比如,人有因早上散步而精神,犬因排泄一身轻,不亦快哉;烈日下口干舌燥,恰遇卖甘蔗者,买来边吃边走,甘蔗渣滓随嚼随吐,不亦快哉;放学路上,顽皮孩童随手按门铃,看那主人们匆忙应门却扑了空,也是快哉;呼朋唤友偷葡萄,饱餐一顿,不亦快哉;看书展,逛书肆,趁人不备,纳书于怀,是为雅贼,不亦快哉;人生一世,生儿育女,光耀门楣,不亦快哉……如此,如此,真是快哉,快哉。
梁先生安时处顺,随缘自处,所遇所见,皆能静观自得,体悟生活的真谛。不论人生处于哪个阶段,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比如《中年》里说,"中年的妙处,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人到中年,固然有种种变异可晒可叹,但梁先生已看透人生许多事,人生态度也趋于洒脱而豁达。在《老年》一文中,他既不讳老叹老,也不倚老卖老,而是顺乎自然,安享老境,抵达了明心见性、安然自在的人生境地,他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从酣畅的《中年》到内敛的《老年》,就能发现,他随缘享受尘世生活情趣的心迹。
梁先生虽然热爱人生,留恋尘世,喜欢烟火气十足的生活,但是他并非随波逐流,肆意而为,声色犬马,而是有原则,能自律,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他也能随时随地都以一种乐观自在的心态品尝人生各种况味,能将生活的苦涩同样看作人生本来的一种味道,因此他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也是自然。
他喜欢那一对白白净净、光光溜溜的饭碗,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不过是寻常饭碗而已,他却珍而重之(《敬老》);他喜欢看劳动人民酣畅淋漓大口吃饭的样子,这些"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饥,管什么吃相!"(《吃相》);他笑看房东房客无伤大雅的斗嘴,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扯来斗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房东和房客》);他欣赏的是"风声雨声、虫声鸟声"那样"自然的音乐"(《音乐》);安享的是"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的闲适生活(《雅舍》);躬行的是"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的处世哲学。总之,他秉持的是一种恬淡优雅、怡然自得的人生观念。
故而在梁先生看来,有趣的生活不假外求,而是源于内心的幽默与从容。梁先生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世事虽无常,但只要保持心之清净如常,则眼过之处便觉世间一切都有趣味。

梁实秋先生的文章烟火气十足,因他的创作取材,不过是日常所见所闻而已,无论大小雅俗,他都顺手拈来,以一种悠游自得的心态,还原了生活本来的面貌,挖掘出生活的点滴乐趣,因此,他的散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同时,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书写闲情逸趣,赏玩尘世况味,调侃人生陋习,戏谑有余,严肃不足,一语道破而又适可而止;他心有余闲,随缘玩味,将"心胸开阔,了无执着"的人生态度付诸生活、贯彻到底,着实让人钦佩艳羡。
梁实秋一生历经风风雨雨,是是非非,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百味,练就了潇洒旷达的心境,且有着国学的根基和西学的熏陶,故他的文章虽凝练清淡却回味无穷,就像初入口时清冽绵柔,却后劲十足的酒。
且用书封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用来形容梁先生实在是再贴切不过,那就是"读书,写字,观世俗;幽默,从容,尝百味。"心有大自在,则世间事事都有趣。人生如此,不亦快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20-01-29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手机数码、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1-29 0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手机数码、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