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 知书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 知书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 知书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2-22 0
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 知书

[paragraph][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font=impact][size=2][color=#0c0c0c]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38e56ffb2df14ba08547be41a76afa1d.jpeg[/img]被人类关进笼中的穿山甲,目前被科学家证明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来自大自然的病毒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人与动物关系的机会。人类,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动物,不过一直以“高级智慧”自居。自从文明诞生以来,动物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动物既是威胁和敌人,也是朋友和助手,人类与动物之间不断变化的复杂关系,甚至关乎到文明的兴衰。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36e7f850aa1b44cb96fedc80e8f18fb4.jpeg[/img][英]布莱恩·费根 《亲密关系》 刘诗军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12月
人类与动物亲密相处的时间已超过250万年,但直到智人的出现,才使我们之间越过了捕食的藩篱。本书中的故事开始于冰河时代,狗、山羊、绵羊、猪、牛、驴、马和骆驼这八种动物成为主角,他们在上万年漫长的时间里,变成了我们工具、奴仆、家庭成员。今天,动物具有人格特点的观念却蔚然成风,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的功臣”?是否该在人与动物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亲密关系?历史提供了背景,却没有现成的答案。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3d2b23d8196041a2b84a1a49e2feff22.jpeg[/img][英]艾丽丝·罗伯茨 《驯化:十个物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李文涛译 新经典文化·读者出版社 2019年5月
把视线从动物身上进一步延伸,你会发现不仅是动物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植物也参与了“合谋”,小麦、玉米、土豆、水稻、苹果和狗、牛、鸡、马甚至人类自身同等重要。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也是一部物种驯化史,在人类不断驯化新的物种为己所用的同时,这些物种也在“驯化”人类,它们的印记留存在整个人类社会,沉淀在我们的基因中,决定了我们的口味,也埋下了我们患病的隐患,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41c1061897ae4999b7aa6f694dd2e854.jpeg[/img][美]汉斯·辛瑟尔 《老鼠、虱子和历史》 谢桥、康睿超译 重庆出版社 2019年11月
再把视野从宏观拉回到两种不起眼的小动物——老鼠和虱子身上。估计没有什么人会喜欢这两种小东西,它们传播病菌,制造大瘟疫,夺走了数以亿计的宝贵生命,但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被它们“推动”的。汉斯·辛瑟尔从寄生现象入手,阐明传染病的本质是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他梳理了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流变历史,并给出警示: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传染病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78d227cdad6b4e4284fb341c53b86ab7.jpeg[/img][美]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 《有毒》 阳曦译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1月
传染病的恐怖,不能让我们忘记动物身上的另一种致命之物——毒素。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深着迷,无论是它迅速发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就足以造成伤亡的威力。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以生动的口吻娓娓道来动物研究者们如何“以身犯险”,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动物,带你了解毒液的演化、其细致的运作方式以及对人类的影响。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毒液也具备改变当代生物化学和医学发展的非凡潜力。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a356ba1812944951ad35b7db3002fd79.jpeg[/img][美]马蒂·克伦普 《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 黎茵译 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中医有种“以毒攻毒”理论:有毒动物是治病良药,日常饮用蛇酒一类的东西也能进补。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部分有赖于经验医学千百年的试错,部分也源于这些动物的神话与传说。爬虫学家马蒂·克伦普探索了探索了世界各地关于两栖与爬行动物的民间传说,揭示了它们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以及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本书是一首关于蟾蜍和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的“颂歌”。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047fc53c19914078b762e35a8bfab373.jpeg[/img][日]小林照幸 《朱鹮的遗言》 王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0月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科学可以给出好多种答案,但《朱鹮的遗言》也许能给你更深刻的反思。这本书讲述了朱鹮,这种象征天皇的“神鸟”,尽管受到当地爱鸟人士不遗余力的保护,在2003年仍然没能逃脱灭绝的命运。从日本朱鹮灭绝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功利主义使人类逐渐丧失了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与其追责,不如从根本上反思“对生命的慈爱”,是如何从现代社会消失的。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22f9c6904b264fb5a9b09edec76bbc8d.jpeg[/img][英]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场》 辛红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著名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讲述了农场中一群动物不堪人类压迫,奋起反抗并建立自己的家园,然而这场行动由于领导者猪的独裁和动物们的愚昧盲从而变质,农场升级成为一个更不平等、更残酷的社会。奥威尔借助寓言的方式隐喻现实,是众所周知的解读,这次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在动物人格化观念盛行的当下,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处境,是否也正在发生着某种预言性的改变呢?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d8ef1d1d69c842d6879d131ec6505f97.jpeg[/img]白关 《写给人类的100封信》 耕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9月
不论我们从何种宏大视角来解剖动物与人的关系,你在世界上得到的所有爱,总有一种是来自动物的。资深美术原画师白关精选了100个动物进行了极具风格化的艺术展现,其中包括现存在世的,也包括已经消亡的。通过每种动物发出的拟声词和一句短笺,在情感上与读者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孤独与爱,生存与别离,植根于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中,也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21/a33080e5e170469884bcd413eab13385.jpeg[/img][英]米莉·玛洛塔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孙依静译 后浪·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0年2月
芳踪难觅的栗腹鹭、钟爱旅行的勺嘴鹬、感情专一的虎尾海马、雌雄难辨的曲纹唇鱼……来自英国插画家米莉·玛洛塔画笔下的43种濒危野生动物,述说着自己鲜为人知的日常。它们是正在消失的自然生灵,身陷种种威胁与困境,但极少进入公众视野,成了“地球上的孤单的动物”。每种动物都值得在这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使我们想起多年前央视那句公益广告语——“别让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后一种动物”。

[/color][/size][/font]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2-22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2-22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