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李易峰《我在北京等你》收视第一,真实数据非常难堪,垫底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网传李易峰《我在北京等你》收视第一,真实数据非常难堪,垫底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网传李易峰《我在北京等你》收视第一,真实数据非常难堪,垫底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2-27 0

文/马庆云

2月27日下午,有知名自媒体账号发布消息称:由李易峰、江疏影主演的新剧《我在北京等你》已经开播了,而且开播首日收视率就破2,夺下了同时段的收视第一。与此同时,这位我非常尊敬的媒体账号配发了一张非常模糊的收视率数据截图,作为佐证。

我赶紧认真求证了一下。为何“赶紧”呢?因为我早前写文章,查证数据的时候,《我在北京等你》的收视率和网络热度,都非常不理想。我曾在数日前行文称:酷云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在北京等你》2月24日晚间,在浙江卫视播出两集,单日收视率排名,排在了第90位置。而浙江卫视形成的收视率则是0.4195%,市场占有率只有可怜的1.9454%。而这部电视剧的另一家上星播放平台,江苏卫视方面,因为收视率未能进入单日前一百,因此,没有数据资料支持。

本着为自己文章负责的态度,我需要认真求证数据,万一真的是我搞错了呢。不过,多重求证之后,我再次坚信,我前几日给出的数据,没有问题,而且架得住多重考量。而所谓的“由李易峰、江疏影主演的新剧《我在北京等你》已经开播了,而且开播首日收视率就破2,夺下了同时段的收视第一”,可以轻易论证其造假。

那篇文章所谓的李易峰新剧收视第一,唯一的佐证就是一张非常模糊的配图。按图索骥,这张配图,应该是以CSM实时收视率的52城版本为PS前提版本的。那么,这张所谓的收视率图表,是否可以作为收视率第一的佐证呢?我认为,不能。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假设这张图表即使是真的,依旧无法佐证这部电视剧收视率第一。为何?因为CSM实时,提供的是实时收视率,并非是电视剧播出时间段内的综合收视率。直接找一个峰值点,赶紧截图,证明自己收视率第一了,是容易引发笑话的。尤其是电视剧已经播出数日了,单日综合收视率很容易找到,何必拿个实时峰值点做虚假论证呢?

第二点,我们根本就不做第一层面上的假设。我从业内常识角度讲,这张数据图表是人为修改过的,架不住真实数据的推敲。首先,作为重要的论据材料,为何连个数据出处都没有?其次,我们按图索骥,可以找到这个所谓的图表,原始版本是CSM。那么,CSM当日,这部电视剧收视率真的那么高吗?

网上可以轻松找到CSM对于《我在北京等你》开播首日的综合收视率数据公布情况。CSM公布的当日电视剧收视率情况显示,浙江卫视播出的《我在北京等你》排在卫视平台同时段的第五位置。拿一张CSM的真实数据去攻这张假图表,可以说明一切了。

与此同时,《我在北京等你》的真实收视率数据情况如何呢?我再次多方查证数据,可以诚实地说,我前篇文章的数据真实可信,架得住任何形式的推敲,而《我在北京等你》昨日形成的收视率情况,和正在形成的单日网络热度情况,已经到了非常低迷的位置上。

先说真实的收视率情况。再次重申一遍,为何真实收视率暂时采用酷云。总局方面,自去年年底开始,每周公布脱水的收视率数据,网上可以轻松查证。总局的数据,让不少收视率平台非常难堪。它们动辄就是收视率破2,甚至逼近3%。而总局的脱水数据当中,都打了大折扣。反倒是酷云方面,架得住总局的真实数据推敲,每日呈现出来的数据,和总局每周的平均数值无限接近。

总局会在下周二前后公布最新一周的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情况。《我在北京等你》,将在下周二前后,真正面对真实数据的大考。总局数据出来之前,我倾向于采用酷云的数据,因为它连续多次与总局数据基本吻合。

酷云方面,2月26日晚间,《我在北京等你》在江苏卫视,只形成了0.2724%的收视率,排在“当日”“卫视”“电视剧”榜单的第16位。大家要注意双引号里边的那几个修饰语。只能在卫视的电视剧榜单当中获得第16名。江苏卫视作为一线卫视,好久没有这么惨淡过了。甚至于连贵州卫视的《追风行动》,都比它好很多。

网络热度方面?2月27日下午,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我在北京等你》,网络热度,已经下降到了第16位。可能会有粉丝群体说,不能拿刚开播的电视剧,和其它电视剧比网络热度。殊不知,在猫眼专业版的这份数据当中,刚刚开播两天的《地球脸红了》,都勇敢的争取到了第10名。

从我个人的情感上来讲,我乐于见到任何电视剧收视率上的成功。国产剧能够通过自己的质量取胜,让更多的观众喜欢我们,是每一位影视从业人员的追求所在。与此同时,不得不说,只有数据真实,让所有的卫视剧处于一种真实收视率的竞争环境当中,才能让更优质的电视剧获得自己应有的市场回报,让认真做电视剧的人和平台获得应该得到的市场回报。

如果我们老是违背真实数据去歌咏某些本来收视并不好的电视剧,伤害的其实是整个的电视剧行业。影视人的初心,是奉献好的作品,而不是制造虚假的数据成绩。当然,我相信,前文指出的错误论证,也是创作者的无心之举,只是在事实求证方面欠考量罢了。

行文至此,看了看豆瓣对于《我在北京等你》的观众短评。“看过”的有效短评是6197条,按“热门”程度排列,前面的截图短评,都是清一色的一星和两星差评。这似乎也印证了我的结论,真正优质的电视剧,是不担心自己的收视率和网络热度的。而电视剧一旦质量实在太差,即使有当红明星加持,依旧无力回天。

这些,无疑不在告诫影视从业人员,不忘初心,坚持做优质内容,收视率和网络热度,都是水到渠成的。反之,如是。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2-28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2-28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