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卑微的身份
赵姨娘是半主半仆的身份,只因了一双儿女,她自己先膨胀了起来,她以为,这家私都是环儿的,她是贾环的母亲,自然也就是老太君,感觉上,她忽略了一个问题,贾环是独子,而她只是他的姨娘,他的兄弟要跟着贾环上学,见了贾环也要站起来,并不能摆舅舅的款。
在主子眼中,她是半仆,在仆人眼中,她是半主,可惜,这个半主,也要分人,如果是李纨尤氏,对了她还客气,如果是凤姐,正眼不睬,全看主子的高兴与否。
在赵姨娘心上,规矩对她是不公的。
她不明白,凭什么,太太的儿子宝玉就是贾府的凤凰,人人捧着,她的儿子贾环,就被人冷落,宝玉能用贾母的丫鬟,贾环就没份,不都是老太太的孙子吗。她不明白,元春省亲,亲见贾宝玉,百般呵护,怎么贾环就连个赏赐都无,不都是贾元春的兄弟吗?
这个规矩,赵姨娘就不服气,都是贾政的儿子,凭什么就分三六九等,她是妥妥的母以子贵,因了这个儿子,给了她希望,也给了她不安分的理由。
她的不满意,日日放在心上,成了一座大山,不寻些事,如何气平。
(二)精明却不智慧,只顾眼前利益
赵姨娘如果有李纨的见识,就应该好好教导贾环读书,靠自己走出一条路,贾环能科举,有着极好的学习资源,父亲贾政也会带他去拜访那些翰林呀员外呀文人呀,如果他读书好,第一个就投了贾政的缘,会大力栽培他,本来宝玉不喜读书,如果贾环书读的好,在贾政那里,份量就重了。
可惜赵姨娘眼睛只盯着府里的人和事,目光短浅,只想着分贾府的那点财产,贾母这一房,有两个房子,一家一半吧,到了贾政这里,还有三个儿子,没了贾珠,人家贾兰可以继承,宝玉也有份,这两位还是嫡子,就算贾政平分,那王夫人的嫁妆,可是只给宝玉的。
大闹探春的议事厅,是为了兄弟的后事,以袭人为参照,也想多要二十两银子,探春按规矩行事,她一口一个,你现管家,多给几十两银子,太太会不依,分明是你刻薄,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
和太太抱怨,她的两个丫鬟少了一吊钱,太太到是问询凤姐,凤姐一推二六五,说是外帐房的事,与她无干,此事不了了之,赵姨娘始终不明白,这点子事,凤姐是不会给她面子的。
别以为一吊钱是个小数目,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年间,一斤面才九文钱,一吊钱可是1000文,你说可以买多少斤面?
宝玉喝不了的玫瑰露,他的丫鬟随手送人,贾环却没份,赵姨娘气不平,就鼓动太太的丫鬟彩云偷了一些给环哥,可是事发了,又怕闹出来,大家不安省,一样的也担惊受怕,最后宝玉认了,才算大家无事。
赵姨娘一直在这些日常的小事上较真,也许是她精明却不智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