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和张无忌打架谁能赢?乾坤大挪移的威力,老子2000年前有定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泰森和张无忌打架谁能赢?乾坤大挪移的威力,老子2000年前有定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泰森和张无忌打架谁能赢?乾坤大挪移的威力,老子2000年前有定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2 0

一个西方人和一个中国人打架,谁能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分别找来一个西方人和一个中国人打一架,胜负很快就能出来。

不过事情要是这么简单,也就不值得一说了。从短时间来说,按照西方人体格上的优势,如果硬碰硬,西方人胜出的几率很大。

这是第一个阶段。

此后,中国人回家仔细研究了一番战术,发现,西方人虽然出拳力度很猛,但在临场表现中笨拙,且出拳动作只有进攻进攻。因此,中国人发明了一套拳法——太极,借力打力:借助西方人的力量,通过在关键点用力,四两拨千斤,让西方人的优势变为劣势。

关于借力打力,很像力学中定滑轮的作用,不改变力的大小,只改变方向,这在格斗中是很巧妙的。

最经典的就是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

乾坤大挪移的精髓,百度百科总结为9大功法:激发最大潜力、集武功大成、复制对手武功、制造对手破绽、积蓄劲力、粘住掌力、牵引挪移劲敌、转换阴阳二气、借力打力。

这是第二阶段。

在第二环节,西方人和中国人可能互有胜负:西方人虽然没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力,但绝对力量毕竟在那摆着,虽不能像第一回合一样完胜,但基本也不会吃大亏。

接着就来到第三阶段了。

西方人和中国人的较量的时间拉长到几年、几十年,中国人的优势就渐渐显现出来了。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优势就是忍耐力强,韧性好。

中国人讲“宁折不弯”,那是有骨气人的一种追求,与“宁折不弯”相反的是,中国人更讲究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庸之道”,“阴阳调和”。

比如抛开时空因素,让泰森和张无忌来一场跨时空大战,谁会赢呢?基本上也遵循上面三个阶段。

打架的事情天天都有,谁胜谁负似乎难有定论,为何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打架就分这三个阶段呢?其实这个简单的较量并非是力量的较量,而是中西方文化的较量。

西方文化崇尚“更高、更强、更远”,而中国文化却讲究辩证法,崇尚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什么呢,它来源于中国的易经文化和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老子《道德经·持而盈之》篇中讲,做人不要负气赌性,要想笑到最后,需明白不要走极端,正所谓:“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也。”

通俗地说就是,事物一直保持盈满的状态,是不长久的,锐利之器,不能常保。

道德经通篇都在教育后人“不争”之道,虽是不争,但却能得到最大的共鸣。

比如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虽几次经历外敌征伐,结果几千年来,不管结果胜败如何,中华文化都是胜利者。

比如清朝,虽然大清在武力上打败了汉人,但依然采取的是融入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里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持而盈之”,中庸之道。

反面的例子也有,元朝荣登大统后,对中原文化和汉人采取敌对和摒弃的态度,最后虽然刚开始凭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武力优势来势凶猛,但却是个短命的王朝。

而清朝,正是顺治、康熙帝开始,就转变文化政策,兼容汉文化,重视汉人,才开创了康乾盛世。

从易经上讲同样如此,易经讲究阴阳和合,天地交泰,而视极阴、极阳为凶,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要想生机勃勃,需得阴阳比例平衡。

所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竞争,较量到最后都是各自所拥有的文化的较量。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结局,这个故事提示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中,一定要加入各自文化因素的考量,这是大智慧。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4-13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13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