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孙“,让你欢喜让你忧虑!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研究孙“,让你欢喜让你忧虑!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研究孙“,让你欢喜让你忧虑!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6 0

▲小孙女在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孔子塑像前

中国传统国学认为,老人爱小人,是人性之使然;老年弄孙,是人生晚年之天伦之乐。苦,并快乐着。

退休前两年,孙女涵涵呱呱坠地了,我乐得胜过了她的父母。涵涵一个月大那张照片,圆圆的脸、大大的眼、弯弯的眉毛、透出灵气,传递的遗传基因……让我百看不厌、心如蜜甜。

我以为,上帝是公平的,在我辛劳、磋砣了一生的晚年,赐予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让我在后半辈子有了心的皈依、爱的寄托、情的牵挂。怎样带、长大了干什么,我都在思考、在设计。我认定了一条理:“男孩穷带、女子富养”。

▲小孙女涵涵幼儿时

我在家里,立下了一条家训、一条价值观:“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绕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并且是带头呵护、以身作则。于是,千般呵护、万般宠爱,集于孙女涵涵一身。小时候,孩子的吃喝拉撒、经佑护理,我们无微不至、辛苦奋尝。晚上睡觉,我陪着孩子,给她喂牛奶、讲故事、唱儿歌、捶背背、扣痒痒……哄着她入眠。

半夜打铺盖、蹬被子,稍有响动,我就起来掖被角、盖毯子。孩子体弱,常常生病,我和妻无论白天晚上,还是烈日严寒,抱她去医院看大夫,针剌在孩子身上,像痛在我身上。那一次,一岁的涵涵急诊送到儿科医院,“粗大”的针头剌在孩子脑壳输液,像剌在我的心肝里,我的泪水竟抑止不住刷刷下流。

▲小孙女涵涵在幼儿园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幼苗渐渐长大了。幼儿园,让她学会了吃饭、跳舞、唱歌、朗诵。从呀呀学语到高声唱歌,从蹒跚学步到快乐疾跑,孩子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七岁,入学了。孩子的人生发生了急转弯,从单纯天真的乐园,步入到负重前行的赛道。孩子正式参加了长达一生的残酷竞争的起跑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激励了多少家长,又误导了多少人。

它激发人,不,几代人的潜能,也剌激了教培市场“中国式教育”的疯狂产业竞争。硕大而沉重的书包,装满了孩子们全然陌生的知识,压在稚 脆弱的肩背上;没完没了的听、读、写、背、练、算……,让孩子圆圆的脸蛋消瘦了、变尖了;婆婆“恨铁不成钢”的责骂,让她全身打抖……一个七岁的娃娃承受了她难以承受之重。

一天,在昏昏欲睡中,孩子喃喃自语:“爷爷,我真的不想长大,我想回到幼儿园……”又一日,她对我说:“爷爷,我想永远做梦……”我惊出一身冷汗。咋啦?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消极、厌世念头?于是,我忽然醒悟,明白了为啥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堪重压,而逃离这个世界 ……

我问了问其他孩子的家长、婆婆、爷爷,他们几乎众口一词:“恼火呀!恼火!娃娃压力太大呀!”“不要说,说不得哟!莫要让老师听到啦!”

但也有例外,“没啥,还将就。”一幅满不在乎的神态,但在她们“轻松”的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有一位老师悄悄对我说,“还怕不恼火,我都搭上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娃儿还上得慢。”我想,这就是差异:智力的差异、投入的差异、家教的差异。

▲小孙女涵涵在小学校

反观自问:我们老人带出的孙子好像都一样:娇弱、依赖、畏难……

难道这也是“家风”,由婆婆、爷爷传递出的“家风”?

我们不得不反思。一天,妻子委婉地对我讲:“我们离开孙女一段时间吧?这是老师的建议,她那么多的坏习惯,都与我们的娇惯有关,再这样下去,娃娃就毁了!”

现在,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曾朝夕相处的孙儿,已经有几个月了。

奇怪的是,孩子果然像换了一个人,硬气多了,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完成作业、不再耍娇、不再玩手机、不再沉迷于动画游戏……分数从不合格的边缘,上到95一100分的行列。

马厩里育不出千里马,糖水中长不出参天树。

我们终于明白:教育是一门高超的学问。只是爱,是无济于事的,爱成了溺爱,就会走向反面,害了娃儿。

言教是重要的,但身教更重于言教。

想想古时,为教育后代,有多少先贤、官员、名流,处心积虑,费尽心机,著书立说,情深意切,敦敦教诲,留下千古诤言,成为家风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多的是,他们以身作则、行为示范,教育子孙、苦心孤诣,留下千古佳话。

▲小孙女涵涵在假期

孟母三迁,不就为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么?岳母剌字,不就是让岳飞牢记家仇国恨、洗雪国耻么?曾国藩家书累累、传及子孙,不就为曾家代代安宁、华夏永续昌盛?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转来看,尽管中国式应试教育还有不少弊端,但国家、学校、家长都在努力,扬其长、避其短、发其力、取其效。

▲作者丁华乾左三,鲜于璜教授是重庆市国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璜教授右一

有识之士说,和平年代培养孩子,应当提倡体验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受累、受罪、吃苦、吃忆苦饭。有的机构,发明了暑期、寒假的军训教育、拓展教育,家长赔着,还应者如云,价也收得老贵。有的把国学家风教育与军事训练、旅游、文化结合在一起,叫培训、研学,市场空间很大。这都是好的探索!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4-16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16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