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她?你没有资格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骂她?你没有资格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骂她?你没有资格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1 0

剧史航曾描述演员周迅——

“小姐,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

因为,周迅永远对明天葆有期待。

那少女一动不动地站着,柔目低垂,醉吻花泪;

一双眼睛穿透了时间,藏着情人永不厌倦的迷恋。

电影《风月》

每位出色的演员,都有她的特质。

周迅有一种清淡疏雅的气质,如西湖早春的睡莲,淡妆浓抹总相宜;

又如时刻与人群保持距离的麋鹿,充满灵气地注视着人间。

“我一直想像伊莎贝尓·于佩尔

那样演到那么老”

这样的周迅又在每一部戏里化成一团火焰,由内而外地燃放。

她时而飒冷,在《龙门飞甲》里化身玉笛横吹、潇洒恣意的沈雁秋。

她时而天真至情,《画皮》里,吞一口仙气,幻化成柔若无骨的小唯;

深情起来,让人消魂蚀骨地心疼。

她可以是《红高粱》里土地的女儿,酒红的高粱染红了天,慷慨赴死的九儿侠肝义胆。

转身间,她扮作“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如懿。

独倚红门,夕照垂泪,仿佛一眼望穿了未来的迷惘、抗争与无奈。

含而不坠的眼泪,迅哥永远都有自己没哭,先把观众弄哭的本领。

忘不了《苏州河》里,娇俏灵动、天真性感的牡丹。

忘不了《大明宫词》里初出茅庐,一眼万年的小太平。

长安元宵街市,热闹非凡,小太平精灵一对双眼,揉着情窦初开的朦胧与多情。

《李米的猜想》里。

蕉姐常常分不清,她是李米,还是周迅。

影片开头,你看到一个街头开出租的妇女,抽着烟,跟乘客喋喋不休,由内而外散发的焦灼与韧劲,从话语间流露出来。

开篇立意,落魄、执着又倔强的李米,瞬间抓住人眼球。

最后一幕独白,没法用演技评价,因为自然得像一部纪录片。

导演陈国富评价周迅:

有人演戏时用脑子演,有人用身体演,她是用五脏六肺演。

蕉姐心疼地以为,未经专业训练的周迅,靠的是最笨拙最伤身的方式——疯魔地融入人物。

《风声》中,顾晓梦的卧底身份曝光,遭受绳刑。

导演喊卡后,周迅狼狈地蜷缩在地上,哭着说:

顾晓梦很痛。

周迅一定懂得,顾晓梦伪装在轻盈之下,隐忍与痛苦的心。

她说,顾晓梦不能哭,我替顾晓梦哭。

香港导演陈嘉上说,周迅是个充满天分又勤力的演员,演戏投入得非常吓人,希望香港演员多向她学习。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与陈坤拍最后一场戏的情况,
她哭完一个镜头再哭一个镜头,镜头外亦完全没松懈,两人就这样不停在滴泪,
我拍戏这些年来也很少见到这样投入演出的演员,香港演员真的要多多学习。”

陈可辛说,周迅是少有的没有界限的演员,可以激发导演创作的灵感……她是所有导演的梦想。

陈可辛与周迅合作电影《如果爱》

演员郝蕾看完《李米的猜想》,博客标题写道:

一个女演员,一个天生的女演员,一个伟大的女演员。

郝蕾说:“一直疑惑那么一个娇弱的身躯怎承得下那么厚重的情感,
那么娃娃的脸庞怎能迸发海啸般的爆发力,
那么无辜的眼神怎能含着湖水一样的忧郁?

她是华语影坛第一位大满贯女演员,30几岁将金鸡、金像、金马收入囊中。

她凭一部戏《李米的猜想》,斩获至少8个影后。

都说她靠天赋,她无奈辩解,我真的很努力。

而她的表演之路显然还没走完。

“我一直想像伊莎贝尔·于佩尔那样演到这么老。”她说。

这样一张未婚妻的脸,永远期待明天,永远对好角色保持饥渴。

可,纵然是周迅,纵然是这样集天赋、努力、美貌、名气于一身的演员,

也在时代、环境的困局下,与众多优秀演员一起,倒在泥淖中。

“我不觉得中国

会有梅丽尔·斯特里普”

“我不觉得中国会有梅丽尔·斯特里普,因为你首先得有斯特里普能拿到的剧本。”

导演曹保平(《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如是说。

为什么会有如此论断?要从周迅们的困境讲起。

周迅最近因为《不完美的她》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部立意深刻,主打女性救赎的网剧,集结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

却因人物悬浮,叙事剪辑破碎,宣告本土化改编失败。

原版日剧9.4分,改编版6.4分

有人质疑周迅不挑剧本,什么都接。

有人说,从《如懿传》开始,一次次冲着周迅去看,一次次被打脸。

蕉姐替周迅不值,了解她的都知道,没人比周迅更珍惜羽毛了。

在一次采访中,秦昊问周迅为什么要接电视剧。

周迅直率道:“现在哪有好电影啊?送我手里的剧本一个个写得那么傻,怎么演?”

《不完美的她》剧照

高晓松曾坦言周迅面临的矛盾——

付得起她身价的只有商业片,但商业片的人物远远不够周迅的欲望和标准。

“她努力过,不要什么钱,找有生命感的故事,有时找不着,有时也有,可在大环境下,那种电影也没拍好,或者拍好了迅速被淹没掉。”

想像伊莎贝尔·于佩尔演到那么老的周迅,到了40岁,到了2010年后,就要无好戏可拍了吗?

导演的梦想,演员的标杆——周迅,尚且如此,别说其他籍籍无名的好演员。

不缺好演员吗?不缺。

中国缺好导演吗?不缺。

缺的是好剧本,和持续欣赏好作品的观众。

有一个让蕉姐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次次骂角色蠢,骂剧本烂,国产烂剧还是层出不穷?

媒体披露过一个扎心的事实:

爱看美剧、日剧、能接受成熟独立角色的观众,是掌握互联网舆论的精英群体,却并不是撑起收视数据的主流人群。

比如,你和朋友刚骂完某国产剧傻B,回家一看你妈正追得不亦乐乎。

地铁上,隔壁的学生讨论得忘乎所以,而你听到蠢台词,简直有种想提前下车的冲动。

现在几乎“销声匿迹”的冯小刚,曾经骂观众骂得凶。

他说:垃圾电影多,是因为垃圾观众多。

这话偏激,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圆桌派》有一期专门讨论“烂片”问题,嘉宾说:

我们很多观众的趣味,确实可能更适合看烂片。

高中政治课本告诉我们,需求促进生产,大众欣赏趣味的确影响文艺创作。

不过,蕉姐要替广大观众讲一句,不能把锅全甩给受众。

在看剧上,观众太被动了,常常是喂什么吃什么。

“大多数人就是接受你给他的选择,整个文艺创作往哪去,就带着观众往哪去。”

文艺创作往哪去,剧本怎么写,也常常受制约。

举个例子,观众痛恨傻白甜,盼望独立女性角色久矣,结果怎样?

知名编剧柏邦妮,曾想写四位都市女性为主角的戏,找到制片后,对方跟她算了一笔账。

“这样咖位的4个女明星,少说片酬六七千万,就算不奔着结婚去,也要有男性角色吧,3个就算3千万,这已经一个亿了。再加上制作费,一亿三四千万的戏,不撕逼,无IP,不用流量,谁敢冒这个险?”(《每日人物》)

预售制,即电视剧现行的卖片规则,跟卖猪肉一样。

剧本没写出来,仅有项目创意的情况下,先签演员、拉投资、谈播出平台。

而播出平台,只能依靠电视类型和演员阵容,预判播出效果。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那些自带观众的流量明星就很抢手。

年初电视剧《三生三世枕上书》

接下来,项目成立了,进入写剧本,拍摄阶段。

大家追剧骂编剧傻逼时,有没想过,编剧可能只是背锅侠。

业内制作方的责编李芳说:

责编与编剧协调剧本,在反复修改后将剧本定稿交给制片方,前期工作就算完成了。一般而言,前期创作剧本的编剧不会过多地参与到中期和后期制作。
拍摄过程中,制片方、投资方、平台方都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修改剧本,有时会返回给原编剧修改,有时则直接由导演或跟组编剧修改,不会经过原编剧的同意。
在生产流水线上,编剧看不到片场,即使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也要被扣上一顶帽子,成为观众们口诛笔伐的“背锅侠”。(《刺猬公社》)

拍摄完毕,进入播出阶段。

汪海林在《圆桌派》曝光一个内幕——

收视造假。

假如一部剧卖给电视台150万,电视台先支付50万,剩下100万等收视率达标后付。

这50万,就是让制片方,拿去买数据。

收视率、热搜、弹幕都可以买。

观众有从众心理,看到收视高,讨论高,会去瞧一瞧,结果收视真就高了。

莫名其妙就火了,姑且看一乐呵,不好看,看弹幕,吐槽欢乐多。

不要小看观众的自娱自乐精神。

你以为大家都爱看玛丽苏,其实可能是环环相扣造成的假象。

在资本操纵之下,编剧说自己处于食物链底端,观众难道不是处于信息流最末端?

《清平乐》被爆买收视

野榜收视破3,总局真实脱水收视仅0.57.

影视剧是这样越变越烂的——

先有一部影视剧火了。

投资方发现商机,既然观众吃这套,再复制几个这样的。

再找几个自带观众的演员,大肆营销,制造话题,不愁没流量。

观众还真又吃了这套。

影评人批评没有深度,有观众说:“我就图一乐呵,看什么深度。”

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继续拍,继续看,越拍越烂。

当文艺创作成为圈钱工具,缺乏引导的社会责任,不是坏就是自取灭亡。

当观众的标准一降再降,降到有一天再无好剧可看,这是观众最初想看到的结果吗?

说观众只配看烂剧的,《琅琊榜》《甄嬛传》《白夜追凶》是怎么成为全民爆款的?

一个行业混乱,每一环节都难逃干系。

而寄生在行业之下,将表演当作终身事业的好演员们,

成为无辜的牺牲品陷入好戏难寻的尴尬境地。

“10多年过去了,

那样的时刻他再也没有见过”

周迅的发展之路很有代表性。

她“明星化”的过程,恰恰对应了中国电影重要的变化时期。

2000年,是“周迅年”。

《苏州河》国外获影后,《大明宫词》小太平令她声名鹊起,《人间四月天》才女林徽因让她走红港台。

也是在2000年后,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开始实行“院线制”。

市场,成为艺术之外,必须考量的维度,不过也带来不可避免的损伤。

“演员成为明星,制作周期越来越短,团队人数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明确,数字化代替了传统的胶片——
过去庄重的仪式感却消失了,人和事都变得不讲究了。”——《周迅的影像人生》

2009年,周迅出演的《风声》还是一部出色的商业片。

到了2014年,她主演的两部电影《我的早更女友》《撒娇女人最好命》上映,听名字就是烂片。

2015年,这个为艺术而生的演员,跑去当监制,监制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豆瓣6.1.

道路是越走越窄,角色越来越受限,不过依然能看到她的不妥协——

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有生命感的角色,依然在努力扩宽自己的戏路。

如懿一角,含而不露,威而不怒的演法,将《如懿传》拔高到电影质感。

《不完美的她》被喷,林绪之一角,也是国产少有的真正的独立女性。

如果片子和剧不尽如人意,请不要怪周迅们。

高晓松觉得,是电影环境变了,早年做电影那一拨人,慢慢过去了。

哪样一拨人呢?一帮年轻人扑上去,大家一起燃烧。

电影《那时花开》,周迅死在夏雨怀里那场戏。

电影《那时花开》

戏演完了,导演、演员、灯光、场务,所有人都不动,默默看着他们俩长达一两分钟。

之后,爆发出热烈的的掌声。

高晓松觉得,那个时刻才是对投身这个行业的人真正的犒赏。

10多年过去了,那样的时刻他再也没见过。

“早年观众会欣赏艺术感,会为那种电影赞美和讴歌,现在不行了。”高晓松慨叹道。

参考文章: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5-02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02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