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童书讲堂】名著名师系列:《红楼梦》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周二童书讲堂】名著名师系列:《红楼梦》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周二童书讲堂】名著名师系列:《红楼梦》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23 0
【周二童书讲堂】名著名师系列:《红楼梦》

[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40c0ba03d2704d4cbd8eae5ac51f4878.jpeg[/img][table][tr][td]
_[/td][td]
[b]华宗岩[/b]
河北省唐山市光明实验小学教师。市先进教学工作者、区十佳教师、区优秀班主任。执教的小太阳班获全国动感中队之小书虫中队,在百班千人共读活动中多次获奖。[/td][td]
_[/td][/tr][/table]
[img]http://p1.itc.cn/images03/20200519/5654a9e876e14c4b8307a4d2cfcaf714.jpeg[/img]
[b]序 言[/b]
读“红楼”,源于少时看电视剧,买来书一口气读完。读着读着,读出一些小习惯:只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似乎那个位置就该出现那个场景;拿起红楼,随手一翻就往下读,因为都读熟了、也都爱读。读着读着,就开始看红学书、听名家解读。至今,仍沉迷红楼、乐在其中。
导读“红楼”,缘于我区教育局组织的空中课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我们的教研员安排了四节荐读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红楼梦》,用心制作出这节微课。
现在,把这节课奉献给“星星问答”的“名著名师导读”栏目,期盼“抛趣引人”,没读过的人兴冲冲走进红楼;期盼“抛砖引玉”,读过的人共赏红楼之妙、切磋导读之道。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8b9b8febdb304b7fb9ec0b0828274186.jpeg[/img]
[b]导 读[/b]
[b]红楼是巅峰[/b]
同学们,上午好!我是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的华宗岩。这节课,华老师向大家推荐《红楼梦》这本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学术界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红楼梦》的故事格外多。乾隆中期,一部不完整的小说《石头记》(后称《红楼梦》)的手抄本出现在北京庙市上,并很快传抄开。嘉庆初期,出现“家家喜闻,处处争购”的盛况,以致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b]红楼是宝库[/b]
[img]http://p9.itc.cn/images03/20200519/5bd18194bbf045a0b6940b49efa8522d.jpeg[/img]
[img]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9/b9f8edc66df546349d708ac284174a25.jpeg[/img]
这节课,我们先“观其貌”,再“品其味”,后“探其道”。
[b]一、观其貌[/b]
“观其貌”中,我们解书名、云作者、知评论。
[b]1. 解书名[/b]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8bf821bbb399446fbedc4f0c5033df7d.jpeg[/img]
[img]http://p9.itc.cn/images03/20200519/dc26afb10ffb49eebab04263727f6dac.jpeg[/img]
红楼,即华美的楼房,旧时常指富家女子的住处。“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豪门贵族的象征,“红楼梦”的意思是:红楼贵族的煊赫无非是南柯一梦。有人统计过,前八十回写了二十个梦,后四十回写了十二个梦。最长的梦就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最短的梦只用了十几个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如果你想知道这些书名的内涵,可以自己到书中和资料中去寻找答案。
[b]2. 云作者[/b]
[img]http://p1.itc.cn/images03/20200519/169505a48d7f435f9c5f23633a462aab.jpeg[/img]
[img]http://p5.itc.cn/images03/20200519/7e26f5c917c54893bfdfa7997fea77d1.jpeg[/img]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红学家一直没有停止研究。以前认为是曹雪芹创作前八十回,高鹗续写后四十回。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古典文学读本”《红楼梦》,把后四十回作者更正为“无名氏”,程伟元、高鹗整理。其实,作为纯粹的读者,我们只需要享受阅读。
伟大的作品由天才作家创作。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出身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的朋友裕瑞评价他“头大、色黑”,善讲故事,娓娓然终日不倦。他的朋友敦诚、敦敏评价他“嗜酒健谈、工诗善画”,还说他“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离不开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img]http://p7.itc.cn/images03/20200519/eb6a51f9f6364aa49f1f707324b85fb4.jpeg[/img]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评价: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所以周先生由衷地赞叹他是惊人的天才、奇才、绝才。
[b]3. 知评论[/b]
[img]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9/e423664c18a545479ee1f100573001a8.jpeg[/img]
我们来看名家的经典评论。
毛主席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鲁迅说:“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b]二、品其味[/b]
[img]http://p5.itc.cn/images03/20200519/ca4d12aa643a450e8d7395b3e8c14cfa.jpeg[/img]
欣赏完“红楼梦”的基本风貌后,我们再来品味故事、人物和语言。
[b]1. 品故事[/b]
[img]http://p8.itc.cn/images03/20200519/dd9afd2c1c834cbdab5942e28b757ab5.jpeg[/img]
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b]2. 品人物[/b]
[img]http://p6.itc.cn/images03/20200519/9ab4d39b65e94e1a8d5bff34be34dde8.jpeg[/img]
[b](1)人物关系图[/b]
有人统计,全书共写了975个人物,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243人。同学们,你可以按下暂停键,慢慢阅读这两张人物关系图。先读关系图,再读故事,这是一种读书方法。我们读《战争与和平》《四世同堂》《哈利·波特》这样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时,可以采用。
[b](2)经典人物[/b]
[img]http://p8.itc.cn/images03/20200519/a6bc532319c04589acb3bfd9c521201f.jpeg[/img]
曹雪芹用他的如椽巨笔塑造出光彩照人的经典文学形象: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宽厚随和的宝姐姐,还有“香辣、麻辣、酸辣泼辣、毒辣”五辣俱全的王熙凤。
[b](3)经典场景[/b]
[img]http://p7.itc.cn/images03/20200519/e64204d94e4241589401715e612f8e4a.jpeg[/img]
曹雪芹用他的生花妙笔勾勒出众多的经典场景:如晴雯撕扇、湘云醉卧、宝琴立雪、妙玉奉茶、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探春结社、刘姥姥游大观园等等。这些场景让人百读不厌,成为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
[b]3. 品味语言[/b]
[b](1)别有深意的名字[/b]
阅读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当然要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我们首先看“别有深意的名字”。
[img]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9/5b8cb357a26e4438b0fc459bbe63c2b4.jpeg[/img]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c8503e739bd24376a5841e80e1c431f5.jpeg[/img]
曹雪芹善用谐音给人物、地点、物品取名,当你读懂这些名字的实际含义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情节的发展、对人物的命运、对主题的思考都有了更深的领悟。
[b](2)广为流传的妙句[/b]
我们继续品味语言,品味广为流传的妙句。
[img]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9/aa29a35d82734848b07ddec0507d093c.jpeg[/img]
[img]http://p9.itc.cn/images03/20200519/9ba7f918940245c995da3d7ecfe2911f.jpeg[/img]
这些警句言浅意深、脍炙人口、启迪心智。而像这样的富含哲理的警句,书中随处可见。
[b](3)诗句[/b]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02d51a503a4f4a54bacae09032abfc55.jpeg[/img]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也许你没有读过《红楼梦》,厦门大学李菁副教授在百家讲坛《诗词红楼》中说:红楼有诗乃全,诗是构建红楼的砖瓦;红楼以诗为谶,诗是导航红楼的路标;红楼因诗而雅,诗是提升红楼的阶梯。
[b](3)伏笔[/b]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c90e88286ca7400bb16328e986ccfeb6.jpeg[/img]
[img]http://p8.itc.cn/images03/20200519/15f3779054dc4eebaf2a0e2f4de2b0db.jpeg[/img]
说“红楼”,就不能不提“伏笔”。说“伏笔”,就不能不提两个词“草蛇灰线”和“谶言”。草蛇灰线,就是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之间贯穿一条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线索。谶,将要应验的预言。为回避文字狱和增强故事的悬念,《红楼梦》大量运用谶言,包括语谶、诗谶、画谶、戏谶和谜谶。
“草蛇灰线”,以巧姐的故事为例。
[img]http://p9.itc.cn/images03/20200519/c974379b365f49dfbba7d0eefbab46fa.jpeg[/img]
谶言以贾惜春为例。文中多处用谶语暗示她的最终命运是“剃发为尼、缁衣乞食”。
[img]http://p6.itc.cn/images03/20200519/5afb048186d346b0b0af8e9962a4b22a.jpeg[/img]
看,第八课《红楼春趣》中出现的小小风筝也暗示了人物命运呢。探春的凤凰暗示远嫁成为王妃,宝琴的蝙蝠谐音洪福,宝钗的大雁寓意婚后失偶。难怪清代学者评赞《红楼梦》“无一闲笔”。
[b]三、探其道[/b]
[img]http://p7.itc.cn/images03/20200519/f65cc711d1b346ffbca0844d86099fd8.jpeg[/img]
这样一部巨笔微雕、沧桑满怀的皇皇巨著,我们怎样阅读呢?
[b]1、常规方法[/b]
[img]http://p9.itc.cn/images03/20200519/78a725ac1a5f4136ac78a255e64d5fbf.jpeg[/img]
我们可以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介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不必琢磨难理解的语句,借助资料,结合影视剧。还可以用“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章回体小说的读法:连回目,串大故事;看回目,猜小故事。
[b]2. 推荐方法[/b]
[img]http://p2.itc.cn/images03/20200519/4540695029934d0eb077ac46f19b428b.jpeg[/img]
老师向大家特别推荐三种读法:看影视剧,读得更有趣;涵泳读,读得更细致;高人引,读得更深入。
[b](1)影视读趣[/b]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922f077211a645c4bc881c7f5fc61464.jpeg[/img]
老师向大家推荐87年版的《红楼梦》,这是公认的经典版本。
[b](2)涵泳读细[/b]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48e28fe226ea42988100872ddfc3fa67.jpeg[/img]
涵泳,是对文学作品的反复玩味和推敲,是阅读经典名著的必用方法。张爱玲曾说:我唯一的资格实在是熟读《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张爱玲还说:“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只有多读、细读,你才能“要一得十”。
[b](3)高人引深[/b]
[img]http://p6.itc.cn/images03/20200519/1bfa4a28564f4d82b6acdcf987a848c0.jpeg[/img]
同学们可以听美学家蒋勋细说《红楼梦》,可以听红学家周汝昌新解《红楼梦》,只要搜“百家讲坛红楼梦”,就能反复聆听专家学者的谆谆教诲。
[b]3. 学写场景[/b]
[img]http://p8.itc.cn/images03/20200519/8b6ddb27b90a4d888d1e3473fd0cfb49.jpeg[/img]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其实,写作也是一种读书方法,而且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读书方法。“若水三千,只取一瓢”,今天我们向曹雪芹学写场景。先写情绪产生的原因,再写众人反应,最好写出不同人的不同表现、不同性格。这个方法,你可以截屏保存。
[b]4.作业[/b]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9c7a3c5c3fd34ce5a2d2af11c6b81665.jpeg[/img]
今天的作业,制定阅读计划,完成导学单或小练笔。请注意,第二项和第三项作业是二选一完成。你可以截屏保存。
[b]·阅读计划样例[/b]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4ec98d23f188457f9654a11e6811bb29.jpeg[/img]
·导学单样例
[img]http://p0.itc.cn/images03/20200519/b61a10685c80481090ce118647bb365e.jpeg[/img]
[b]“红楼”是启悟[/b]
[img]http://p4.itc.cn/images03/20200519/ce84cb1c2de84524814c553739cb3ecf.jpeg[/img]
画外音:一部《红楼梦》,写尽红楼儿女的百态人生,写尽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红楼梦醒、浮华散尽,留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同学们,让我们流连红楼大观园,品味人情人性人生,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align]
[/td][/tr][/table]

际遇之神

奖励

用手机上论坛被老师发现,没想到老师是猴岛版主,获得5DB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7
DB+17 2020-05-23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23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