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人间 | 今天,用耳朵享受酒友们的才情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美文人间 | 今天,用耳朵享受酒友们的才情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美文人间 | 今天,用耳朵享受酒友们的才情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27 0




文化酒鬼酒 人生馥郁香
酒鬼酒邀您共赏美文人间
酒友们的才情
早在留言区被“眼见为实”
今天,不妨与酒鬼君一起
听听酒友们的朗诵
再次,亲耳感受酒友们的才情!
朗读者:酒友 五月
不要轻易去爱
更不要轻易去恨
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印痕
你是快乐的
因为你很单纯
你是迷人的
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
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
让敌意有如过眼烟云
伸出彼此的手
握紧令人歆羡的韶华与纯真

朗读者:酒友 梨涡浅笑
可是到了冬天
那个坍塌了的白塔
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在月下唱歌
使翠翠在睡梦里
为歌声把灵魂
轻轻浮起的年青人
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

朗读者:酒友 小董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
总觉得似曾相识
总觉得是一场
可以放进
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
可以放进古典主义
也同时可以放进
后期印象派的笔端
——在人类任何一段
美丽的记载里
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
这样的一季初夏

少了一点专业
却又多了几分亲近感
像老友的倾诉
又像自己心底的声音
更容易让人动情、动心

四十年前,这部恐怖经典被影评人一致唱衰 2020-05-27 13:39
一部电影的质素早在其投映上银幕的那一刻,便已尘埃落定;然而,一部电影的口碑,却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此案例在影史屡见不鲜,被奉为经典的《闪灵》(The Shining)也是其中之一。
上映之初,影评人几乎一致口诛笔伐,但《闪灵》还是颇受普通观众欢迎。时至今日,《闪灵》早已被视作影史最伟大的恐怖片之一,不仅衍生出各种或致敬或戏仿的影视剧桥段,更有走火入魔的粉丝沉迷于《闪灵》种种细节,为其打造专属网站theoverlookhotel.com,甚至还拍了一门旨在破解《闪灵》背后秘密的纪录片——《237号房间》(Room 237)。但回到四十年前的这个五月底,遍布全美的主要纸媒,却是几乎清一色地刊发批评《闪灵》的文章。这部出自大导演库布里克之手的作品,究竟曾经如何被视若敝屣,不妨让我们闪灵回四十年前。
电影《闪灵》中主人公一家因暴风雪而与世隔绝,被迫居家的处境,正因新冠肺炎的缘故而在全球不少地方上演。
1980年5月23日,《闪灵》开始在全美各大影院隆重上映。该片由库布里克执导,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畅销书。当时的库布里克已凭借《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等片跻身名导之列,史蒂芬·金已被尊为恐怖小说大师,主演杰克·尼科尔森和雪莉·杜瓦尔也都是好莱坞响当当的名字。可是,各路影评人就像是私下里约好了一样,将辛辣狠毒的批评刺向了库布里克与他的这部新片。如今重新将这些评语翻拾出来,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就让我们先从《纽约客》杂志看起。它当时的专职影评人,正是鼎鼎大名的宝琳·凯尔(Pauline Kael)女士。她有着类似于美国影评教母的业界地位,也是毒舌影评的鼻祖,原本只在学术圈里闭门造车的严肃电影评论,之所以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变得通俗和流行起来,凯尔女士居功至伟,更别说她兼具学识、眼界与趣味的影评,一手提携了《雌雄大盗》等多部最初被视为三流的作品。
但是,对于《闪灵》,四十年前她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本片这些特效场面,即便能获得我们赞赏,也无法让我们被它深深吸引,牢牢迷住。这样的情况,全片由头至尾,一刻都不会有。即使是鲜血淋漓的尸体或是电梯里倾泻而出的血浆,也不会让我们看了觉得害怕,这是因为库布里克对于电影技术的专注,反而起到了拒我们于千里之外的效果。”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时报》,向来以爱说好话、不太挑剔而著称的首席影评人凯文·托马斯(Kevin Thomas),也不怎么喜爱《闪灵》。“你得承认,有几场戏的惊人视觉效果,整个影坛也就只有库布里克能做到了。但是整体而言,《闪灵》拍得太过大气,反而缺少了我们观看恐怖片时所期待的那种一惊一吓的效果。结果就是,那些期待库布里克大师作品的观众和那些仅仅只是期待着能刺激一下的恐怖片粉丝,都会感到同样的失望。”

库布里克当初在他的《闪灵》小说上,密密麻麻地做了不少笔记,这份珍贵的原始资料,目前收藏于伦敦艺术大学库布里克档案馆内。作为重磅的行业杂志,《综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闪灵》。“史蒂芬·金原著小说里所有让人害怕的元素,在这里全被库布里克毁之殆尽了。杰克·尼科尔森表现得越是疯狂,他看上去就越白痴。而雪莉·杜瓦尔也成功地将原著中温柔热心的人妻角色,变成了银幕上这个只会傻笑的半弱智歇斯底里女人。”
目前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电影部担任负责人的著名影评人戴夫·科尔(Dave Kehr)时年27岁,相对年轻的他,对于《闪灵》也没多少好感。他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写到:“库布里克在这里想要追求的,是一种冷静的、处于阳光底下的地狱景象,这地狱来自于所谓核心家庭的内部。但是,《闪灵》中这些强迫症一样的对称、明亮的画面,还是显得太过平庸,很难让人有坚持看下去的兴趣,而且影片松散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叙事线索,也妨碍了悬念的产生。”
《闪灵》拍摄期间,库布里克和两位助手曾用一台宝丽来相机,记录下不少拍摄花絮,褪色的照片,如今看来,气氛十足诡异。在大洋彼岸的英国,1977年曾受邀担任过柏林电影节评委的《卫报》大牌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Derek Malcolm)也遗憾地表示:“坏就坏在有史蒂芬·金这本气氛上佳、鬼气森森的小说原著,就连库布里克的艺术眼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结果被整个带偏,变得廉价了;让库布里克来拍这么一部类型片,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还有杰克·尼科尔森的表演,哪怕他是故意想要演出这种癫狂过火的效果来,也不该演得这么容易让人发笑才对。这个角色,本该让人感到恐惧才对,结果他更多带给我们的,却是笑声。还有还有,影片最后的那些情节反转,也不该处理得这么不合逻辑。《闪灵》的出发点,应该是想要打造一部能名垂青史的重磅作品吧,可现在看来,适得其反。”
《闪灵》拍摄花絮
《闪灵》不受业界待见的另一个证明是,1981年3月,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的好莱坞从业人员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心血来潮,创立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金酸莓电影节。《闪灵》拿到了第一届里最烂导演和最烂女主角两项提名。至于《闪灵》的口碑如何反转,那就全靠普通观众积跬步以至千里。早在四十年前它诞生之初,普通观众就没怎么受到这些媒体影评人的影响。虽然《综艺》杂志早早预言“《闪灵》很可能会成为华纳兄弟影业过去几年来票房成绩最令人失望的一部热门影片”,但事实却是,该片在纽约、洛杉矶两地共十家影院小规模首映四天之后,已拿下62.6万美元,平均单场票房远胜过同时上映的《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最终也帮华纳兄弟实现了不少的盈利。
有趣的是,四十年后的今天,电影《闪灵》中主人公一家因暴风雪而与世隔绝,被迫居家,无处可去,日复一日的处境,正因新冠肺炎的缘故而在全球不少地方上演。在此背景下,今天重看一遍《闪灵》,或许我们也能对影片主人公杰克的情绪崩溃,有更深刻的理解。


《闪灵》拍摄花絮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5-27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27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