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陆小曼:他看到了她身上作为“人”的光华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徐志摩与陆小曼:他看到了她身上作为“人”的光华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徐志摩与陆小曼:他看到了她身上作为“人”的光华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03 0
徐志摩与陆小曼:他看到了她身上作为“人”的光华

[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01
[img]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03/18af26043165487cbb9337eb2dfdfa01.jpeg[/img]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陆小曼23岁,徐志摩29岁,两人都是再婚。
这是一次不被祝福的婚姻。
徐志摩的父母不同意,陆小曼的母亲不答应,两人冲破重重阻力才走到一起。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很隆重,证婚人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梁启超发表的“证婚词”不是祝福,而是对两人的指责: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
可以想象徐志摩与陆小曼听到这样的证婚词,心里是什么感受。
但是对方是自己的老师,还是新婚大喜的日子,徐志摩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接受了来自老师的这份“礼物”。
[img]http://p5.itc.cn/images01/20200603/db4a6744734642dc98a4430d96e670f8.jpeg[/img]
倒是陆小曼的前夫王赓不计前嫌,给两人送来一份贺礼。
王赓的人品是毋庸置疑的,不然,陆小曼之母也不会不舍得这个女婿。只是,丈母娘眼中的好女婿,未必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
王赓给陆小曼带来的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这痛苦,来自于精神,也来自于肉体。
王赓是位优秀青年,他从清华留美学堂毕业到美国留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历史与政治,获得文学学士以后转入西点军校,以优异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王赓回国以后受到北洋政府重用,跟陆小曼结婚后不久,王赓提升为陆军少将,出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
[img]http://p3.itc.cn/images01/20200603/8107c69cedf34f2ab6d7551f7745dde6.jpeg[/img]
王赓身上军人习气很重,他醉心于工作,几乎不关心陆小曼的精神需求,跟陆小曼说话是命令的口气。陆小曼请求他陪陪自己,在王赓看来这只是女人真烦,他把这个烦人的工作推给了好友徐志摩……
陆小曼还有一个难言之隐是王赓体力过人,他不顾陆小曼身体柔弱,整夜贪欢,给陆小曼造成很大的身体上的痛苦。
这种痛苦,陆小曼又不能随便跟人说。
如果陆小曼是普通人家成长起来的从小不受待见的女儿,她可能会默默承受。已经承受了很多痛苦,再承受一点又何妨。
陆小曼的问题是——她生长在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里,是个从小富养的女儿。
陆小曼五六岁上学唱戏,嗓音甜,身段美,要不是家境富裕不必卖艺为生,她可能会成为一个名角。
陆小曼从小跟着母亲学画画,后来师从刘海粟、陈半丁等名家,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山水画家。
陆小曼古文功底很好,古诗文信手拈来。她的英文也很好,十七岁就在北洋政府担任外交翻译。
她是一个没受过生活搓磨的内心世界细腻丰富的女孩子。
她对金钱权势名利地位不看重,她只希望有一个对她温柔体贴能够理解她的精神需求的男子。
她跟王赓虽然现实安稳,可她只觉得自己是作为一个“老婆”工具被王赓使用,而不是作为一个“人”被尊重。
徐志摩的出现,让陆小曼发现,有一个人,能够欣赏她的才艺,理解她的思想。他身上映照出她作为一个“人”的光辉。
[img]http://p5.itc.cn/images01/20200603/56ec12830ef641e0a993a7b21fc3112e.jpeg[/img]
陆小曼再也无法在枯燥的婚姻里忍受下去了。
与徐志摩相识的第二年她离婚。
陆小曼离婚的时候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孩子来得这么不是时候,陆小曼结婚三四年,因为身体弱,一直没怀孕,待到离婚时,她却怀上了她决意离开的那个男人的孩子。
陆小曼在一个女仆陪伴下来到一个诊所打胎。这次打胎给陆小曼落下终身疾患,她的身体一直被疼痛折磨着,还患上不孕症。为了缓解身体痛苦,她后来染上大烟瘾。
02
在陆小曼提出离婚时,王赓用木仓顶着她的头,让她做出选择。
陆小曼选择了爱情。
陆小曼的爱情来之不易:
是她在无望的婚姻里熬了好几年,是前夫用手木仓顶她的头她也没屈服,是她毅然打掉上次婚姻给她的印记以至于留下终身疾患。
她是以这样的代价换来与徐志摩的结合。
所以,与徐志摩结合以后的陆小曼,格外的骄纵,格外的“作”,她以这种方式释放上次婚姻留给她的心理阴影,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撒娇,让这个她付出巨大代价才得到的男人宠她,爱她,把她捧在掌心上。
[img]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03/761a9aec77e64cbe921ee81b1add323c.jpeg[/img]
客观地说,陆小曼这样做是很不理性的,这在她与徐志摩之间制造了很多麻烦。
徐志摩为了满足她的奢侈生活不得不想方设法挣钱,她留恋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而不愿去北平,徐志摩不得不在上海与北平之间奔波。
徐志摩之死就与此有关。
徐志摩要去北平听林徽因的演讲,经济困窘的他不得不搭乘一架免费的邮政飞机,飞机因为大雾撞在济南附近的山上。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被千夫所指,她大手大脚花钱导致徐志摩经济困窘,她经常跟徐志摩吵架,徐志摩出发前一晚两人还吵了一架。
这也成为陆小曼一生的痛与悔。
但是,我们指责陆小曼的同时,也要想到:
陆小曼与徐志摩为了结婚付出的代价是不对等的,陆小曼几乎失去了一切,包括健康与生育。
徐志摩除了名声受了点损失,别的几乎没有损失。
徐志摩有退路,他老家有妻儿,如果他浪子回头与妻儿团聚,他的父母妻儿会很欢迎他。
徐志摩还有林徽因、凌叔华等红颜,跟陆小曼闹矛盾时可以去红颜那里寻求精神安慰。
陆小曼是没有退路的。
陆小曼的“作”,很大程度上是她心里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她以“作”的方式释放心中的焦虑,寻求徐志摩的关注,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弥补。
这不是不爱,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
正因为如此,徐志摩之死对陆小曼是毁灭性打击。
郁达夫与王映霞去看望陆小曼,见陆小曼被汪洋如海的悲伤湮没,他们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那种悲伤。
[img]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03/767d76d71d7a4f32a6a17c55ded33b94.jpeg[/img]
徐志摩死后,那个精神上的陆小曼就死了。
她再也没“作”过,再也没追求鲜衣华服,夜夜笙歌。那个能够看到她的生命光彩的人走了,她的“作”,她的风华美貌,都没有意义了。
她自此铅华洗尽,埋头整理徐志摩的著述。她的容颜被疾病与岁月毁掉,她的牙齿掉光,她也懒得镶上假牙,任口角瘪着。世人的毁誉,她亦不放在心上。
她的卧室里,一直挂着徐志摩的遗像。
徐志摩死的时候,陆小曼28岁。还有很多人仰慕她,喜欢她,但她再也爱不起来,她与翁瑞午只是生活中相伴。
正因为这样,她不避讳这段经历,建国以后她入画院,需要填写履历,她就如实填写她与翁瑞午的同居经过。
[img]http://p9.itc.cn/images01/20200603/e13a79238774424b98bb02ee4defe7ae.jpeg[/img]
翁瑞午去世以后,她不让把灵堂设在她这里,理由是她与翁瑞午没结婚。真实原因应该是她想保持着对徐志摩的精神上的纯洁。
03
徐志摩一生爱过的女人之中,陆小曼最难让今天的人们理解。
林徽因与张幼仪都有“现代”性,我们能从她们身上触摸到某些与我们相近的特质。
陆小曼,我们触摸不到与我们相似的东西,她看似离我们不远,其实离我们很远。在推崇实用主义的今天,我们很难理解陆小曼这样的人。
陆小曼是古典的。
陆小曼的爱好是过去名媛淑女的爱好,唱戏,画画,书法,古诗文。她在这几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但在今天,这些过于高雅而缺乏实用性的东西只在小圈子里流行,大众是隔膜的。
因而大众也很难理解陆小曼为什么名动京华,让胡适称为“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的气质修养也是古典的。她慷慨大度,对朋友推诚相待。与林徽因生前朋友圈里毁誉参半不一样,陆小曼的朋友无不赞其人品。
陆小曼在与徐志摩婚姻期间生活奢侈,这一方面是她延续过去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习惯于与人分享,朋友喜欢的东西,她会毫不吝啬地赠与,哪怕后来她的生活一落千丈,朋友生活困难,她仍然会伸手相助。她家的佣人不是吃粗劣的下人餐,而是与她的家人吃同样的饭菜。
这是个人品质、家风与大家闺秀修养交融的结果。
如果我们读过《飘》《红楼梦》,我们会在白媚兰、林黛玉等人的身上看到这样的品性。
陆小曼的爱情也是古典式的,有着王宝钏寒窑十八年的坚忍与决绝。
只不过,王宝钏是戏剧中人,可以闭门清守,陆小曼是现实中人,必须要有个翁瑞午帮助她。试想王宝钏移到现实世界中,一个相府女儿在寒窑里如何解决生活问题?晚上地痞无赖来搔扰怎么办?王宝钏在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也只能像陆小曼那样心灵上守贞,生活中必须有个仰慕她的男隆给她挑水送柴,夜间相伴,不然,十八年如何守下来?
当然,对陆小曼来说,“守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不侍二夫,而是徐志摩死了,那个与她心灵契合的人也不在了,她把心扉关起来,留作她与徐志摩的私人园田。
[img]http://p4.itc.cn/images01/20200603/a158e91da097405d921979ee78731a23.jpeg[/img]
陆小曼去世的时候62岁,距离徐志摩去世已经过去34年。
生命临近终点时,陆小曼托付她的好友赵清阁,将她的骨灰与徐志摩合葬。然而,她与徐志摩没有后代,在徐家没有发言权,尽管赵清阁多方奔走,仍然无法实现陆小曼的遗愿。
陆小曼的骨灰因为长久无人领取,竟然弄丢了,没有人知道她的骨灰飘散到了哪里。
对陆小曼来说,这也许没什么意义,如果不能与徐志摩合葬,不如任它飘零天地间…

[/align]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6-03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03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