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嫁给孙绍组遭遇凄惨,贾府无人怜惜,唯有他心有戚戚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迎春嫁给孙绍组遭遇凄惨,贾府无人怜惜,唯有他心有戚戚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迎春嫁给孙绍组遭遇凄惨,贾府无人怜惜,唯有他心有戚戚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13 0




迎春嫁给孙绍组遭遇凄惨,贾府无人怜惜,唯有一人早有预感。
迎春在贾府,是一个几乎“透明”的人,本来也是贾府的姑娘,却没有半点主子的威风,甚至连家奴都敢骑到她头上拉屎,如她的乳母媳妇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人,其实就是个性天生儒弱,俗话说“老虎不发威,别人当你是病猫”,迎春却是一个只会逆来顺受的人,所以在贾府才处处受气。

后来嫁给中山狼孙绍祖,不到一年竟然就被折磨而死。难不成这个孙绍祖真的隐藏得那么好?定亲之前半点也未露出其狼子野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估计贾府众人,尤其那些成精的贾母王夫人,其实是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的。只是不愿横生枝节罢了。于是,好好一个迎春姑娘,就那么早早地黯然谢幕,成为贾府四春里最早离世的人。
其实,作为贾赦的大女儿,可能是她亲娘去世得早的缘故,迎春一直在贾母身边长大。在贾母身边,也有王夫人调教,按说,就是养一只狗这么多年,也会有点不忍之情。所以,贾府的反应真的很让人迷惑。

迎春虽然是庶出的女儿,但在贾母这里,在贾政这边,其实正庶的区别并不明显。倒是在自己家贾赦那边,老爸对她视而不见,后母也不待见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琏异常冷淡,王熙凤这个嫂嫂也更乐得轻松。
且说迎春嫁给孙绍祖,其本意竟然是贾赦欠人家五千两银子,于是偌大一个贾府,竟然到了需要用迎春还债的地步。想迎春本是一个娇弱可爱的姑娘,孙绍祖也还得到过贾府的恩泽。迎春嫁过去之后,甚至还得以进京补了一个兵部的官,而这才是迎春噩梦的开始。因为迎春逆来顺受惯了,随后这孙绍祖变本加厉,不到一年,迎春就没了。

而贾府出去的姑娘,被人虐待没了,整个贾府没有一人挺身而出。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是迎春真的这么讨人厌?还是贾府已经没有说法的身份?显然都不是。我认为,所有这一切,还是迎春太没有个性造成的。甚至可以说,她嫁还是未嫁、生还是死,在贾府这个池塘里,都没有任何的涟漪。
但是,姓贾的人都冷漠,也有一个例外,还算有点人之常情,这就是贾宝玉。
《红楼梦》并没怎么描述宝玉和迎春的交集,但我们看宝玉闹任何笑话、做任何荒唐事、说任何非分话,贾迎春总是那么巧合地不在场。作为姐姐,她总是默默的看作这个弟弟任性而为。

在贾宝玉心里呢?迎春这个姐姐在家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感觉到她的存在,直到迎春出嫁,才觉得少了这个姐姐,自己的世界也不完美,似乎少了些什么。
迎春出嫁有四个丫鬟陪嫁过去,而宝玉的反应是“更又跌足自叹道: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了”。可能冥冥中,贾宝玉或许预感到了,迎春此去,真的是凶多吉少!
迎春出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贾宝玉都会去“紫菱洲”徘徊瞻顾,因为看到人去楼空,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有追忆故人之态。似乎和迎春未嫁之前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迎春不在了。贾宝玉于是便在“紫菱洲”写了一首诗: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写这首诗的时候,宝玉并不知道迎春已经没了,或许只是心底深处那份姐弟之情,勾惹起来的不安情绪吧。从诗中的词语里,我们完全可以读到那份深深的不安:污棋枰、惜别、手足情,这些词语,都是非常深重的凄凉。
当怡红公子成为紫菱洲水边的倒影时,一派蓼花菱叶、繁霜重露,满眼是浓重至极的哀愁,却再也听不到迎春下棋的声音。骨肉手足之别,千古同理,这,其实也是陆游笔下的“尤吊遗踪一泫然”吧。

垂暮的陆游,感伤的是唐婉的红颜命薄,贾宝玉的悲伤是什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他的心底,其实有了很深的预感,不祥的预感,为迎春悲惨命运的伤痛而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6-13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13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