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笑脸莫开店”,后半句更经典,读懂了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人无笑脸莫开店”,后半句更经典,读懂了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人无笑脸莫开店”,后半句更经典,读懂了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14 0

在古代,除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们以外,所有的人被分为了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四类,也就是所谓的“四民”。

读书之人可以走上仕途,然后衣锦返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排在第一位。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能种出粮食以供食用,是民族人数增长和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农民排在了第二位,也可以看出农业社会中的耕种对江山社稷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其次就是为富贵人家做工的人,最后才是经商之人。与歌妓,舞妓一样,经商是被古人瞧不起的。
当然,时过境迁,如今完全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能够成为网红和明星,已经成为了无数少年的梦想。而经商也成为了无数人的不懈追求,因为打工远远不能满足内心的欲望和对更高物质生活的需求。
而经商之人,个个都是“圆滑”之人。俗话说“无奸不商”,虽然有一种贬义在里面,但也刻画出了一个现实的社会现象。

要经商来获得可观的利润,不开动脑经那肯定是不行的,想要成为“一股清流”,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强大的后备力量,如果这两者都没有,那最好不要去尝试。
对于经商之人,古人早就给出了劝诫,以俗语的形式传承了下来。其中上半句就是:“人无笑脸莫开店”。
不得不说古人早就把经商的精髓摸得十分透彻了,打开大门做生意,为的就是一个喜庆和热闹,不论是否成交,只要进店那就是客,必须要好生接待。
为人和善,笑脸相迎,势必会占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你的这一笑,已经从无形中拉近了与顾客之间的好感,进而升级为信任感,最后成交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因为顾客来光顾,不仅仅是花钱,其实更多的是享受这种被重视的“服务”。2020年,遇见了令人悲痛的疫情,很多商家因此而被迫关门,生意难做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财源广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群人,有着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手段。

当然,也有足够的实力来做支撑。做不走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具备古人说的“笑脸”,太把自己当成“老板”了,也就无形中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那种亲近感也就消失了,顾客自然也就流失了。
买东西的同时,希望获得一份好心情,而“笑脸”是开店之人的前提。无论你是做路边小摊,还是做大做强的企业。这种“笑脸”都是成功必备的基础。如果你不具备,那最好不要去开店,回头客几乎为零。
老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了“笑脸”的基础之后,生意能否兴隆,还需要更多的技能。
所以,更为这句俗语的后半句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古人的劝诫是这样的:“会打圆场自落台”。
值得一提的是,“打圆场”是一种技巧。“打圆场”并不是“和稀泥”,这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谨记打圆场目的。第一是不盲目劝架,第二是要分清主次,第三要客观公正。特别是作为一个做生意之人,不仅要学会打圆场,还要深喑处世之道,不仅要给够对方面子,还要适时找一个台阶让对方下。

如果能读懂古人的这句劝诫:“人无笑脸莫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生意自然会好起来,感悟越深,越能处于不败之地。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06-15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言卿 

ZxID:288889

等级: 督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15 0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