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十学佛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万千法门,归结心空二字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人生四十学佛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万千法门,归结心空二字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人生四十学佛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万千法门,归结心空二字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26 0
  


题记:假聪明,真智慧
娑婆世界,众生皆苦。
世界上,还是傻子多一点好,更和平。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把这个世界搅得一团乱却不自知,出了问题总以为怪别人。
岂不知该怪的,正是那些自以为聪明者。
说真的:在这个混沌的世界,哪来的固定唯一答案?

无定法,处处法
有个禅宗小故事:一个小偷,年纪大了,要传下衣钵给孩子。这天晚上,两个小偷进入一户人家。父亲把柜子打开,让孩子进去,然后锁住箱子逃跑了。跑之前,还特意弄出响声。
一家人都起来了,围着柜子。留下的小偷没办法,就学老鼠叫,让这家人误会有老鼠窝,于是打开柜子。小偷趁人不备,跳出来吹灭蜡烛,像老鼠一样飞快逃跑了。
小偷回到家,对父亲大发脾气。父亲说,你不是出来了吗?这就是我要传给你的衣钵啊!

原来如此。佛法也是这样,八万四千法门,种种法没有高下之分,只要逃出来就行了。
有句话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跳出来?佛陀释迦牟尼说过: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禅宗五祖也曾经对弟子们说:要成佛没有定法,随便修哪一样,要自己想办法。

如何空,心清净
南怀瑾有一首偈语,关于《金刚经》第九品:
四果阶梯著意成,由来一念最难平。
儿啼黄叶飘零落,诳捏空拳大小擎。
人生学佛,在于一念平静。一念空,则万法皆空。但是,一念是最难以平静的。人的脑子,无论何时何地,总要想一些东西。这些庞大繁杂的感受,来自对“声香色味触法”的执著和感受。

正因为,没有一个法,能让人立地成佛,所以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对弟子须菩提说: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您昔日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一个必定成佛的法门。
一念平静,就是生清净心。如何生清净心?释迦牟尼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按照佛陀的教导,这个样子,就可以平静一念,生清净心。

哄孩子,行方便
佛家八万四千法门,个个都可以成佛,没有定法。在这句偈语中,南怀瑾先生将其比做逗小孩。孩子哭了,怎么办呢?捏个拳头来哄一哄。佛讲了几十年经书,讲了无数的法门,其实都是诳你的,把你当小孩儿哄一哄。或者说,打个比方而已,仅仅是一种“过渡”,行个“方便”。真正的法,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一点,必须自吾自觉,才能自度。

禅宗高人丹霞禅师的禅堂,有一首对联: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佛家的禅堂,也和科举考试一样,是选拔人才——佛陀的考场啊;只要心空,处处都是净土。心空法门,只有自己体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儒释道人心

leave all your love and your loving behind you can't  carry it with you if you want to surviv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6-26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26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