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耀宗——2020当代中国书画百杰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单耀宗——2020当代中国书画百杰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单耀宗——2020当代中国书画百杰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05 0

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界艺术之顶峰。为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展示当代艺术家风采及优秀作品,推选《2020当代中国书画百杰》,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全国及大众展示这个时代杰出艺术家。

单耀宗,号南山居士,国礼特供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婺州牧人,浙江省金华人,自十岁就接触绘画启蒙,速写人物、动物、山水写生,自幼聪颖,心摹手写,醉心画技,青年时遍寻名师,在动荡年代更是坚持绘画,以画笔坚持本心,牛棚,农场,不惧条件艰辛,只求内心追求之富足,深受名家感动,曾得李苦禅、李可染、朱屺瞻、蒋海齐等大师亲自授艺,师承真传于齐派、李苦禅,岭南派,长安派,可谓齐派之传出高人,博采众长,集百家之精华,专攻花鸟,兼人物、山水、动物,是少有的全项兼得之大师,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墨彩之中动物画以大型动物——老虎、狮子、猴、羊、马、鹿为主,老虎、狮子更有特色。

画风以齐派和岭南派、长安派为基础,演变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画法以工带写,动物花鸟大写意和工笔画各具特色。墨虾一绝,曾得齐白石关门弟子、忘年交高中大师高度赞扬,并写诗评画说:“齐派画虾有传人”。自创重彩工笔画用生宣直接作画,其画法深得海内外行家赞扬。作品被国内许多大收藏家收藏主要流向美国、新加坡、韩国为主。作品多次获国内外书画大展,金、银、铜等奖项。被收入多种国家精英大典。

情感和文化深入的一种新尝试
有一种人,他的生命存在于一个又一个的过程——探索和开拓,再将其一一实现。这种自由敞开的生命状态,是一个现代人最为重要的,当然,一个现代中国人也必定是个古代中国人,这种结合即便童话,也应该予以维持,构造,以显示出我们身上古老的、残损的、偶发的、虚无的、自足的性格。农夫、士绅、文人、僧侣、都各守其隅,各享其乐。

纵观历代绘画创作者,他们在追求画面的美学境界之外,更体现了一份中国文人的精、气、神。这其中既有倪云林的幽远深秀,又有沈周的浑厚华滋,还有乔仲常笔下那种落花般的宁静与感伤。读画读久了就会读出一份诗意,一份禅境,一份中国人特有的气质与风貌。

欣赏单耀宗老师的画,傅抱石先生一句话浮上心头:“写一幅画就应该像作一首诗,唱一阕歌,或做一篇美的散文。”傅抱石先生的作品以唐人诗意入画,显示了他本人崇尚古人高尚气节的潇洒性情。单老师虽然没有刻意复活古典诗词意境,他的画同样具有诗性品质。不论古人今人,说起他所崇尚的画家及其作品,单耀宗老师是刻苦的,且好饮酒,以真量举杯,破有“醉里得真如”之风范;好交友,以赤诚待人,凡相识者往往倾盖如故,从此结缘,这些举止,都是纯粹的传统文人之举,在单耀宗老师做来,都是自然而言,时空就转而不改本色,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徐渭、八大、任伯年、吴昌硕等花鸟大师的一一审视和考量,转益多师,冶炉自铸,结体变异久而久之自成新格,一个人所崇尚的往往是他暗中较劲和“自我”的对象,从中可以寻绎单耀宗老师重彩大景花鸟承续传统的脉络和起点,立足于观察和真实呈现,让物敞开自身从而区别于大多数大景花鸟的以景为主,以动物为主,景做配角,生动地勾画和还原出自然之景和动物之“娱”在本真状态下应有的浓郁诗意。

从细节看,单耀宗老师的一实一形之物多为大景,着眼极宽,因而也较为容易创造出画中之清、之境。除了技艺方面的处理方法,另外也要在题材上有所选择。他的大景花鸟系列作品中尤其体现了他在这种境界中的创造成果。他所画的葡萄和花鸟,是以工带意为主,这类绘画形象再现了一个清净的世界,创造了一种幽雅高洁的气韵。所以,“清”是单耀宗老师作品画画上所洋洋洒洒“漂浮”着的一股“气”, 一种堪所推称的境界。故而读他的画从来不燥,不累。说“不累”不是指在看画时的心理疲劳,而是画中所创造的一种清净无为、轻灵飞动的“境”、“韵”,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内在的町以与之沟通的轻松和怡悦。

从历史意义而言,在单耀宗老师的作品里可窥见民族文化的原动力,以花鸟拟人、更具表情的寓意性。《芥子园画谱》有载:“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而草虫之微细,亦加寓意焉。”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作为一种寄情于天地万物的艺术,花鸟画更是体现比德思想和“赋比兴”手法的广阔天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单耀宗老师通过隐喻、象征、通借、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生活中聚积的情感和美好愿望,并假以笔墨的独特性,达到自然载体、个性笔墨、意境意趣的统一。在他的笔下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对象形态,通过情感寄托,使得其笔下的大景花鸟既能引起大众共鸣,也能给予观者某种联想空间。“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不难看出,单耀宗老师的作品除了祝福寓意外,也在抒发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操守,满足着每个时期寻常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当笔者走进单老师的艺术世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而是,他笔下各具神态的飞禽走兽与自然山川景色的结合,营造出意境悠远、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这些作品是有别于大多数花鸟画家等当代大众熟知面貌的另外一种创新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这自然是单耀宗老师扎根传统文化,经过对笔墨千锤百炼的一种从自然之美过渡到笔下之美的由心而发,他的独到之处也就不仅局限于大景花鸟以动物为主而是把个人情感和传统文化极度深入融合而进行探索的当代表现动物绘画的一种新尝试。

继承传统,面对现实,这是当代画家所面临的两大课题,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样式,面对现实是在作品中融入当代意识、审美,而不仅仅是当代生活的题材、内容。单耀宗老师钦先贤又不断探寻以自己独创的新风格,技法,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艺术创作有“取法乎上,仅得为中”之说,今人因笔墨功夫欠佳,以己之短取古人之长,由此误以为“中国画以笔墨为中心”,笔墨至上观念,不仅会导致人们无视百年来中国画在融合中西上的创新发展,而且因纠结于笔墨而重蹈复古衰疲之途。

笔墨无疑是中国画最鲜明的特色,但不能替代“造型构图才是视觉艺术中心”这一真理,基于此,我所看重的恰恰是单耀宗老师在笔墨之外寻求突破和创新的那些作品,他的笔下,山水,花鸟,人物画因而有其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和表现方法,当然也随着他创作的过程不断加以完善,这在当下艺术领域里也是极为罕见。

当代绘画面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只是身在其中而觉得没有特别强烈而已,不管是历代绘画还是前辈的探索,艺术创新性的新图式终究要有更年轻的艺术家来承担,单耀宗显然具备了这种艺术蜕变的准备,凭着他的这份自觉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我相信他也会以“最大的勇气攻出来”,在另一个领域秉承花鸟画的传统,“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重彩大景花鸟的新天地。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2020-07-05

贴图包包(づ。◕‿‿◕。)づ

海比天蓝

ZxID:99267

等级: 版主
配偶: 草莓
独自美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7-05 0
贴图包包(づ。◕‿‿◕。)づ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