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老路灯》是如何从一个老路灯身上发掘出童话的诗意的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安徒生童话《老路灯》是如何从一个老路灯身上发掘出童话的诗意的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安徒生童话《老路灯》是如何从一个老路灯身上发掘出童话的诗意的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14 0




文:葛维屏
安徒生童话带有诗意的品质,也包含着很精致的创作技巧。
他的童话能够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件,转变成童话里的境界,可以说,童话里的意象,是一种诗意的升华,是一种比喻的对称。
下面,我们选择安徒生的童话作品《老路灯》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从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到动人心魄的精神品质与荡气回肠的感人神韵的。一、《老路灯》的“老”,引申出的命运选择问题。
老路灯的特点是它的“老”,因为“老”,所以面临着淘汰的命运,这样,《老路灯》里最核心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老路灯对自己生死未卜未来的担忧,对自己不知何去何从命运的牵挂。
老路灯的未来与明天在哪里呢?

童话里告诉我们,它会被扔到阁楼的储藏室里去,也许会被送到另一个地方,比如“照亮一座桥”,送到乡下的一个工厂里去,而它最担心的是,它被送到炼铁厂,重新熔化掉,去铸造另一个人类需要的物品。
前两个未来的命运还好,老路灯最担心的是被熔化掉,铸造出另一样的物品,那就意味着它将失去自我,不再拥有自己的生命,而这种心态,正是一个老物品最容易产生的担忧。
这种心态,也是人类忧思的一种非常自然的折射。所以,《老路灯》里写的一个行将退役的路灯,但是映射的却是一个人在进入风烛残年时代对自己不可知未来的担忧。
毕竟人类还有一套自己创造的精神文化体系保障,在人老之后,并不会根据他的价值,而列入淘汰的命运,这是人类的伟大的地方,而对于一件物品来说,则完全是视它的功利性存在意义而决定它的是否去留的。
所以,老路灯的恐慌里,与人类老之将至的恐慌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老路灯的那种纠结于自己未来命运的无奈感,却是人类类似生存状态的一种极致、极端移植与平移。
即使我们用不着担心老而无用的时候被社会所抛弃,但是,那种失去实用价值的寂寞与空置状态,仍然是人生的一次巨大的命运考验。

这样,《老路灯》里折射出童话主人公的命运便影射着人类的这种行将失去自己的使用价值、退出社会体系之后的那种内心的苍茫感。
这是安徒生的一个比喻,他捕捉到了老路灯这种老之将至之后的生死存亡的困境意象,围绕着它的“老”,让我们在人类的生存境况中,去看看同样的生存状态所引发的一连串生命属性的变化与面对。
如此看来,童话就是一个比喻,一个象征,一个真相的揭示。那些埋伏在人类群体中的心绪,可以通过童话的简洁方式,凝聚成可见可观的意象,通透地展示人类也许深深隐藏着、隐性地涌动着的心灵秘密。
童话的意义也就在这里。安徒生的童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更像是对人生的一次揭示,对生活的一次画影图形。他找到了“老路灯”这个意象与喻体,然后人类的所有的生命秘密,都在它的照耀下,凸显出内在的轨迹与轨道。
二、《老路灯》的“善”,延伸出的精神慰藉问题。
安徒生在《老路灯》中,为童话主人公确定的精神定性是“和善”。路灯确实在我们的实际感知中,是一丝不苟地服务于人类的,它人畜无害,而更为可贵的是,路灯的精神里,有一种是我们人类永远最敬仰的精神,那就是忠贞精神。
老路灯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担心自己被熔化掉,失去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时候,它的最大惧怕,就是失去它身为一个路灯所积淀下的丰富的记忆。这份记忆是它生命的证明,如果记忆失去,那么它就将一无所有,失去自我。
而这也是人类对失去记忆的最可怕的担忧。
所以,人类为了留住记忆,发明了许多保存记忆的方式,文字是人类最有效的保住记忆的一个路径,而现在看来,文字确实是证明人类曾经存在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符号。
这就是文字为什么会让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原因。

这样,《老路灯》里对老路灯最为诚心的就是“风”了,因为只有风知道老路灯最大的担心,那就是害怕自己的记忆失去,所以,风用自己的“吹力”,尽力想把记忆吹起路灯的身体内,哪怕在老路灯熔化掉之后,还能让它记忆身为老路灯的那一份珍贵的前世身份。
而对老路灯起到更大的帮助的是“流星”,因为流星给予了老路灯一个更为珍贵的“秘宝”。风只能给予老路灯以过去的记忆,而流星的“秘宝”的珍贵之处,就是给予了老路灯一个“做梦”的稀有机能,我们知道,做梦是面向未来的。显然,能够知晓未来,是比记忆过往更能激发我们的生理机能与精神激情。
在流星给予老路灯的“梦”中,老路灯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可能,它原来一直恐怖的被熔掉的命运,却在梦中,被演示出了另一种可能,它被铸造成一个漂亮的烛台,陪伴的是一个创造着文字的诗人。在这个梦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风”让老路灯保持了记忆,知道自己的前生,而一个诗人,正是一个文字的记录者,是记忆最可靠的保真者,对于害怕失去记忆、失去存在的老路灯是相当诱惑的。

但是老路灯抗住了诱惑,它执意地留在守夜人的家里,与守夜人一家厮守一起。守夜人老夫妇有什么魅力?我们可以在童话里看到:一是守夜人夫妇很正直。童话里写道:“他们从来不揩路灯的一滴油”。因为油是路灯的生命,如果是揩油的话,那么就是扼杀路灯的生命,而守夜人一直以他的正直给予路灯以生命的滋养。二是守夜人夫妇很重感情。当老路灯被淘汰之后,守夜人夫妇没有抛弃老路灯,而是向当局申请自己收留老路灯,给它以家中一员的待遇,并且把老路灯放在家里的椅子上,“擦得干干净净,弄得整整齐齐。”一句话,即使老路灯失去了功用,守夜人夫妇“仍然爱这路灯。”三是守夜人夫妇视路灯为珍宝。守夜人生日到来的时候,他的太太特意将路灯点亮,作为他的生日礼物,可见,在守夜人的心目中,路灯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光亮。

正是老路灯从守夜人夫妇那里得到了如此的厚待,所以它回报给这对善良的老夫妇以自己的坚守,它宁愿舍弃另一种更好的生存方式,比如成为一个烛台,陪伴一个具有记忆书写功能的诗人,都无法改变它的陪伴守夜人夫妇的善意与善心。
这就是《老路灯》给我们传递的动人情怀。老路灯是光明的使者,但是它的内心的光明,更是照耀着整个世界。整个童话,不仅写出了路灯的外在,更写出了它的内心。简短的童话里,可以看出安徒生所具有的直达心灵的深刻把握与构思安排。三、《老路灯》的“明”,映射出的存在价值问题。

路灯的用途是为人类放射光明,照亮人类弥漫着黑暗的夜晚。这是路灯的基本特征,童话围绕这一建构,展开了它在谋篇布局中从路灯的本能器用到精神旨向的升华流程。
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老路灯有这样的一些品质:一是路灯辐射光明的实用性。
在这篇童话里,同时设置了三个也能发光的物件,它们在看到老路灯行将退役之后,很想成为它的继承人,享用路灯的尊荣地位。

这三个物件,是能够发光的青鱼的头,一段朽木,以及萤火虫。然而,这些物件发出的光,显然不具有实用性质,它们“发不出足够的光亮,来完成一个路灯的任务”。而这些物件的雄心勃勃的幻想,正可见老路灯踏实发光的优势。
老路灯知道自己的价值,明白它的继承人必须具有什么样的秉性。对那些自视甚高、欲取代自己的物件,它能够感受到的是自己被轻视的无奈,只是因为那些觊觎者,并不明白它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什么样的品质,而它的存在感,只有在它离去后,才会证明它的真正屹立在黑暗里的身影厚重几何。
二是路灯辐射光明的无私性。
童话里,安徒生强调了路灯的沉默的秉性,的确是如此,路灯从来没有沾沾自喜,自吹自擂,总是默默无闻地占据一隅,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显示自己的存在。
甚至与它厮守在一起的守夜人的太太,在白天的时候,也对老路灯视而不见,可见路灯的存在感,是多么的容易被人忽视。
但是路灯的沉默,并不代表它没有自己的目光,自己的记忆,自己的观察。孤独的路灯,其实见证了无人处的很多秘密,但路灯从没有把这些深夜里的秘闻讲述得人所皆知,它甘于寂寞,宁愿把秘密守在自己的记忆里,也不给他人带来流言蜚语的困扰。

童话里特意写到,老路灯曾经看到路灯下一个读着情人来信的年轻人,与这个年轻人一起分享了他的青春快乐,而另一种情况下,老路灯又曾经在暗夜里,看到悼念亡者在凄清的夜里伤心的眼泪。这一切,老路灯不是没有记忆,只是它有一颗善良的心,从来没有把别人的隐秘传播得四处飞扬。
这就是老路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无私的风格。它的灯光,传播出的是人类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也就是共享所带来的快乐:“凡是我们不能跟别人共享的快乐,只能算是一半的快乐。”三是路灯辐射光明的亲和性。
老路灯站在野外,与大自然有着更为密切的接触。在这篇童话里,安徒生以他的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老路灯身处在野外环境中如何与那些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和谐相处而体现出来的亲和性。

任何人都离不开它的存在与相依傍的世界,老路灯的世界里,有风,雨滴,有月亮,有天上的流星,这些自然的风物,都因为与“光明”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与老路灯发生形形色色的关联。
风,是野外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生态。风能吹亮光明,它在安徒生的笔下,转化为一个比喻,就是风吹亮火焰,那么,也就对等于“吹亮”记忆,让记忆变得明晰。这构成了这篇童话中的“风”的独特作为。风,可以说是老路灯的伙伴。
月亮,高高在上,它显然是看不上路灯的局促的光亮的,所以,月亮拒绝与路灯合作,显示出老路灯在自然中也有它必然被遗弃的命运维度。
水是路灯的灾星,只会锈蚀它,所以,水是不受欢迎的,童话里,老路灯认为“水是一件很不好的礼物。”

而流星落下来,在童话里被看成是对路灯的羡慕与向往,更为重要的是流星启动了路灯的一个重要机能,让老路灯能够做梦,也许流星是一种梦一样的存在,是梦的代名词,这样,流星因为与老路灯的亲近而显示出它的可爱的一面,为老路灯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梦想。
老路灯的社会关系,正是我们在现实中的生存关系的一种写意与隐喻。老路灯只能从与自然万物相处中的自己的立场上,来判断那些与它水乳交融存在物的友好与不友好,但是,这一切,都丰润着老路灯的生活与记忆,成为它的思考中忖量的一部分,形成了老路灯的价值观,那就是谁对它好,它就会感恩它,并且用它自己的方式回报它,这也是结尾处,老路灯因为守夜人夫妇把它当成他们的一个孩子而愿意永远陪伴着老人,并且把这种感受作为自己人生的享受。

《老路灯》里的主人公是一个与光明相伴的存在,而它的故事本身也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安徒生始终在这个童话中,从老路灯的生存环境、个性特点与内质情怀中,捕捉童话的喻意,发掘出诗意的境界。整个童话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个心绪,都十分吻合现实中的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件与东西在人们心中的映射,可以说,作者赋予了无生命存在以人性化的演绎,给予了那些物质意象以人类的情感,让我们触摸到的现实人生,在童话的虚拟空间里对等地展现出它们的活灵活现的灵动性,这就是安徒生童话的魅力所在吧。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7-14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7-14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