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类的贫富也并不相通:有人生于荣华富贵,有人生于穷困潦倒;有人光鲜亮丽,有人灰头土脸;有人吃喝不愁,有人年近花甲街边摆摊;有人寻欢作乐一掷千金,有人为了五块钱痛打孩子。他们很多人,光是每天活着,就已经用尽全身力气。
当普通家庭的孩子还在为考哪一所大学可以省下一点学费的时候,富豪阶层却肯为子女进入国际名校一掷数千万元,为如何“投机取巧谋取名额”煞费苦心;当城市的孩子放学后忙着去辅导班、兴趣班,偏远山区的学校连基础课目的教师都无法配齐,孩子们放学后只有做家务、街头戏耍打发时间,更有贫困家庭无钱供养孩子去读书。
寒门子弟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不是只有读书?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常有人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他们固执地认为,寒门难出贵子,贫困人家的孩子要成功非常难。
香港一个十年前的节目《穷富翁大作战》。看完这个节目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那些来自上层家庭的精英,在体验到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后,在努力寻找证明自己的机会,结果三天之后,一身疲惫,满心伤痕,不得不提前结束贫穷生活的体验之旅,完全没有初始的意气风发和满满自信。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要承认另一件事实:即使是与那些真正在底层生活、同样一无所有的露宿街头的人相比,体验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素质和修养,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让他们的思维、沟通和应变能力比真正底层的人要好,所以,他们的起点要高,如果有机遇,会更容易借势而起。
贫困的生活,很容易摧毁人的精神和信心。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依旧是失败后的绝望和沮丧,依旧是朝不保夕的底层生活,依旧是委曲求全的逢迎,沦落为每天为三餐而奔波。但是,更有理由相信,越是生活贫困,越是身处底层,除了读书,没有更好、更有保障的出路。努力,尚有希望;不努力,将一无所有。
曾经有个访谈节目,主持人询问平时吃白菜土豆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看似笑话一般,却深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当寒门子弟考进高中,考进大学,会发现周围总是有聪明而且多金的学生,总是有分数之神眷顾的同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但是,因为别人的优秀就需要怀疑自己的努力么?要坚持做自己的事,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日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供选择,让自己变多,让自己多多受益。如果甘愿一辈子过佛系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在意别人的评判,那就要做好日后绝不后悔的思想准备。
努力奔跑,人生未必会一定会成功,正如大学毕业,未必会找到一份趁心如意的工作。但是,只要奔跑,起码比没有奔跑的人更容易接近成功,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会因为一张文凭被拒之门外。
无论是否有风相助,不管拿到什么样的命运牌,都要始终用力前行。拿到坏的命运牌要奋力向前,夺得一丝生机;拿到好的命运牌更要奋力前进,不负上天的宠幸。只是,永远不要贬低他人。
这个世界虽然我们的出身与他人不尽相同,但是平凡的人通过努力,依旧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起码也会比原来的样子发生一点改变,慢慢积少成多,最终走向成功。所以,寒门难出贵子,难在寒门子弟要更努力,才能变成“贵子”。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要改变命运和阶层,寒门子弟唯有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