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唐代诗人贾岛,一生惟喜在诗句上狠下功夫,动不动为雕琢佳句而“虽行坐寝食,吟咏不辍”,传诵千年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竟然还有一段轶事典故。
贾岛去长安城郊拜访朋友李凝,因为位置偏僻,他沿着山路走到夜深人静,才找到朋友的家,月色皎皎,山野寂静,突然响起的敲门声划破天际,惊飞了树上的鸟儿,有感而发的贾岛为此写出了《题李凝幽居》。
第二天,贾岛在返回长安城的路上,觉得“僧敲月下门”的“推”字不够恰当,何不改用“敲”字?
骑着毛驴的贾岛,一边吟哦,一边模拟推门和敲门的动作,一时犹进无人之境,长安街上人来人往,看到贾岛这副忘我的样子连笑不迭。
突然,朝廷官员韩愈的仪仗队出现了,路上行人、车马纷纷避让,以示恭敬,正在琢磨字词的贾岛,误闯误撞进入韩愈的车队里。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然也是惜才之人,他不但没有责怪贾岛的莽撞,反而帮着他一起推敲。
一番思索,韩愈对贾岛说:“星夜访友,岂可悄悄推门而入,敲门才能表达你的礼貌;况且,突然的敲门声,更能突出山间夜晚的宁静。有礼有衬托,还是用敲字更妥帖。”
因为这件事,贾岛和韩愈成了朋友,如今我们读到的也是“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只是贾岛创作路上的一个小故事,他不是李白杜甫这种天才型诗人,而是苦吟诗推敲诗人,创作过程执拗又拧巴,故又有诗奴之称。
贾岛的一生,也如“奴”一般悲惨,因为门第微寒,30岁前屡不中弟,迫于生计只能出家为僧,32岁时在韩愈的鼓励下还俗参加科举,又不出意外地落第、落第、落第!
直到58岁时才当了一个小官,只可惜建树实在有限,墓志铭上只得了“三年在任,卷不释手”八字干巴巴的评论。
还俗后的一腔热血,终究是流干了。公元843年贾岛卒于一年,身边唯一子,一驴,一卷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