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陈承豹:水远山长看不足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艺术人生】陈承豹:水远山长看不足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艺术人生】陈承豹:水远山长看不足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7-18 0

人物名片
陈承豹
陈承豹,浙江宁海人,号竹溪子、砚香室主、冒峰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第4-6届理事、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宁波画院原副院长、宁波市文联第3-6届委员、研究馆员。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国画系,曾师从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卢坤峰诸教授学花鸟画;师从李震坚、方增先、宋忠元、顾生岳、吴山明诸教授学人物画;师从童中焘、孔仲起诸教授学山水画;师从陆维钊教授学书法。1980年后主攻山水画。山水画作品7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中3次获奖。在报刊杂志发表有关著名艺术家潘天寿、陆俨少、柴时道等散文、随笔以及艺术评论、创作心得等文章近百篇。简历多次刊载各类国家级《美术大辞典》。曾多次应邀赴德国、奥地利、美国、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眼前的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年轻。莫非,正应了那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词意?为了艺术,他踏遍青山,在崇山峻岭、渔村海岛、田畴旷野都留下了殷实的足迹。然后,他把眼中之景化为胸中之景,胸中之景化为手中之景。因此,他笔下的“南国书城”、“烟波千顷”、“灵山晚钟”、“港湾之晨”、“桑洲春浓”、“四明山居”等山水画作品就成为浙东大地上一曲曲无声的恋歌。
观赏陈承豹的山水画,你就会感受到传统意境和生活情趣交相辉映,古典意蕴和现代意识互为交融;细瞧其笔墨技法,你就会享受到稳健而灵动,清润而苍茫,丰盈而概括,大气而细腻;纵观其表现手法,你就会了解到小写意、大写意,工笔画,工兼写、人山花样样皆能。

陈承豹的故乡是浙江宁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了耿直忠贞,铁骨铮铮的方孝孺,走出了左联作家柔石和国画大家潘天寿。寻根溯源,他跟潘天寿还有些渊源呢。

陈承豹母亲的婶婶即是潘天寿的妹妹,她早年曾经收藏过潘天寿年轻时的一幅画,画中是一株节峻荫浓、势若虬龙的苍松,树梢后的空白处几笔淡墨烘托出一轮朦胧的圆月,题款为“老龙惊出夜明珠”,边款为十六年凉秋三门湾阿寿,这是潘天寿三十岁时所作。也许是受大师的影响,他母亲年轻时就爱上了绘画。她擅长传统的民间绘画,灶神、门神、钟馗、仕女、动物、花卉、风景……随意落笔便栩栩如生。陈承豹的父亲,年轻时去上海学生意,曾经在上海龙华寺做过三年账房,亲眼目睹过好多文化名流和著名画家,如白龙山人的风采。当时,龙华寺里有一位文武双全的“铁锤和尚”,一手毛笔字龙飞凤舞,名闻沪上,对他的父亲颇具影响。在龙华寺的那段日子,不仅开阔了眼界,在铁锤和尚的身边还练就了一手好字。宁海民风淳朴,世代遵循耕读传家的古训,陈承豹族中的亲戚,也多有通文墨的,尤其是他的堂叔陈绍祖,能书善画,名闻乡里。

耳濡目染,陈承豹自小就钟情于绘画,常常在纸上涂鸦。他有二个姐姐,其中一个是当时的年轻乡长。县委的一些干部下乡了解情况,会经常来他家。时隔多年,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宁海县委书记,一位和蔼可亲的南下干部刘广汉,看到他贴满板壁的涂鸦之作,摸摸他的头说:“这孩子有天赋,有前途。”这样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有一次,不知是哪一位民间艺人,可能是串家走户时把一张画掉在了他家后门外的路上,他意外地拾到了那张画,摊开来一看,铅画纸上画着一位将军,将军虎头燕颌、庞面虬须,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当时他欣喜若狂、爱不释手。童稚的心,顿时有一种遐想:难道是神人在指引我,让我以后也学画画?那一年,他十岁。

十三岁那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陈承豹跟着母亲去村边“自留地”割青菜。多变的春天飘起了细雨,烟雨迷濛,一切在雨中无声地生长,一切在雨的滋润下更加青葱: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紫云英、翠绿色的小麦苗、羞怯的野花、丰茂的小草;轻盈的燕子在旷野穿梭、忠实的老牛在田间耕耘;挨挨挤挤的,是一群放养的田鸭.....他陶醉了。他好想把这些美好的事物都画下来,但又觉得无从下手。“田野里的东西太多,一张纸上不能样样画上,要挑选自己觉得最好看的画。”母亲说。随即,母亲给他出主意:何不选择一个农民在水田中放鸭的场面呢?画题就叫“雨中放鸭图。”


在母亲的指点下,一个星期后,一幅稚嫩的风景画处女作——“雨中放鸭图”出来了。这幅画,是以散点透视的俯视构图,以墨线勾勒、淡彩渲染的简单技法在铅画纸上完成的。虽然很幼稚,却充满了童趣和生活气息,颇有些风俗画的特色,左邻右舍看了都啧啧称赞、个个说好。
那么,他是不是一开始就对绘画情有独钟呢?不是。少年的心很大,爱好很多,梦想很多。除爱好绘画外,他还喜欢民乐,因为想成为音乐家。他还喜欢文学,因为想成为作家。后来,倒是他的一位当时还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姐夫给他出了主意:“学音乐,在农村生长的你,没有客观上的优势,而书画呢,父母内行,加之有堂叔的指点,大画家潘天寿又是宁海人,还是认准走绘画这条路为好。”

其实,聪慧的母亲,通过 “雨中放鸭图”早就启发他了:不能什么都画上,那就挑重要的。不能样样都兼顾,那就选最适合自己的。
母亲,可以说是他绘画的第一个老师。当他在绘画道路上越走越远时,他的背影上,凝聚的是母亲眷恋和期待的目光。“你是肖猴的,猴子翻筋斗翻得越远越好。”母亲说。

二十多岁时,夏天,早上,他去老家的田畈上写生“双抢”场景。还没到九时,母亲已经顶着烈日,手提盒篮,到处寻找着为他送“点心”来了,她完全把他当做割早稻必须要吃点心的庄稼人了。在母亲心里,艺术创作跟庄稼重活的份量是一样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儿时那幅处女作又一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以此为生活素材,重新加工创作了一幅山水画——“水乡三月”。后来,这幅画入选“浙江省首届耕耘者画展”,并获得了优秀创作奖。这一张获奖证书,使他浮想联翩,使他回忆起童年时的那个春天。
如今,他自己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在春天的雨雾中,他似乎看到身着蓝布衫、黑裤子、面庞清秀,神态安详的母亲,向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者赵淑萍, 系作家、文艺评论家。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2020-07-18

贴图包包(づ。◕‿‿◕。)づ

海比天蓝

ZxID:99267

等级: 版主
配偶: 草莓
独自美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7-18 0
贴图包包(づ。◕‿‿◕。)づ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