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萃|心灵的底色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散文选萃|心灵的底色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转载美文]散文选萃|心灵的底色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6 0



心灵的底色
文|楚建锋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走出卧室,白发苍苍的父亲就会马上揭开热气腾腾的锅,把蒸好的红薯装上满满一盘端上餐桌。瞬间,餐厅里便弥漫出清香甘甜,软软糯糯,沁人心脾的蒸红薯香。
红薯,是多年来父母的最爱,早餐必食;也是我难以忘怀的小时候味蕾的回归。
时间改变着一切,唯有红薯的香甜、柔嫩、美妙不会变。而且,时间越长,这种纯美愈发甘甜四溢,沁心入脾。慢慢地,红薯从味蕾进入了心田,走进了心海,浸灌滋养着我的心灵,已成为我今生今世永远难以忘却的心灵底色。
孔子说,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我们,可三月不食肉,但,一日不可缺红薯。
红薯,又称番薯、地瓜、红苕等,原产于拉丁美洲。16世纪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据记载,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到吕宋(现菲律宾)经商,引进国内。到清乾隆时期,乾隆颁布“敕直省广劝栽植”谕,很快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产物。红薯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等8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免疫力、强身益寿等,是天然的滋养食品。是名副其实的“贵族食品”和“贫民食物”。历经岁月洗礼,经久不衰。
一枚小小的红薯,记录着一代人的浅吟低唱,藏着父母的爱和心酸。记得那年初春,二月刚过,青黄不接之际,也是一年中“揭不开锅”的最难熬的日子。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一家六口人的口粮就会“断供”。这时,“右派”的父亲便从镇上回到黄土高坡的老家去向大哥(我的大伯)等借粮。一般情况下,大伯他们会省吃俭用救济一些。但是那年遭受旱灾,颗粒无收,唯有红薯生命旺盛,结出了丰硕的果子,能够果腹。然而,一个冬天过去了,大伯几家人窖藏的红薯也吃光了。只剩下腐烂的一堆堆流着黄褐色汁液的红薯,被大伯挑出来贴在院子的土胚墙上凉晒。
经过一个严冬的风吹日晒,这些烂掉的红薯已结成一坨一坨黑色的硬块。一般情况下,这些结成硬块的红薯干是大伯一家用来喂猪的。但是,灾荒年代,也是大伯一家的口粮。当时,父亲已转了一圈亲朋好友,大家都没余粮可借。只有大伯家墙上的这些风吹日晒的黑红薯干可以救济了。
怎么办?望着大伯院墙上贴着的一大片黑黢黢的红薯干,经大伯同意,父亲毫不犹豫的一块一块抠下来,装进箩筐挑回了镇上的家。就这样,母亲把黑黢黢的红薯干一块一块的除去泥土,找来舂米的碓窝捣成粉,倒入锅里,加上水、酸菜和盐,煮出一锅又黑又苦又酸又涩,味道又怪怪的烂红薯糊糊,勉强度日。也就是这一框烂红薯干,让我们一家人度过了“粮荒”。
而今想起来,真有些后怕!因为红薯烂了是不能吃的。有霉菌,是剧毒,对人体肝脏影响大。食用后,轻者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重者可引起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幸好那些年月,人很“皮实”。胃是“钢铁胃”,身是“铜墙铁壁身”。吃了发霉的红薯糊糊,我们一家六口人只有过烧心、胀气、吐酸水等不适症,慢慢的就没事了。就这样,逃过了“粮灾”。健健康康活到了今天。事后分析,发霉的红薯干也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所以救了命。
“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颠倒它不倒,自有真情在人间,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这首打油诗,生动刻画出小小红薯连着的人生记忆,记录着它对人类永恒的爱——心底里封尘的红薯岁月是苦的酸的涩的,怪怪的!更是厌厌的恶!
从我刚记事到穿上军装、离开家乡陕西汉中起,对红薯都“刻骨铭心”。因为那时,一日三餐几乎顿顿是红薯饭。早上是红薯稀饭,中午是蒸红薯,晚上是红薯汤。一天三顿,吃的令人“咬牙切齿”、反胃呕吐,吃得让人连打哈欠时呼吸出的气、放出的屁,都有一股浓浓的红薯味。
在汉中,红薯又叫红苕。所以,我们都被称为“红苕娃”。还有对智力发育慢的孩子,被人戏称为“冷红苕”而取笑逗乐。
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饥不果腹的年代,有红薯吃还是上天赐予的“灵物”。红薯在救苦救难,在拯救人类!味蕾是厌而又厌,甚至如惊弓之鸟,见之闻之都避之不及!但是,心海告诉自己——肚子需要,呱呱叫的肚子需要!就是含泪吞下,肚子也是欢喜的!
所以,厌厌恶的情绪中,红薯的软香甘甜还是在心海里绽放着、荡漾着、美好着!
这种需要,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远去了!但是与“薯”有缘的我,在人生壮年时,在多年来未食红薯的情况下,在我从大西北调到南中国的海南工作时,又与“红薯”结了缘。
红薯在海南俗称地瓜。有一日去酒店就餐,当地朋友点了一盘炒地瓜叶,筷子夹起几束脆绿脆绿、枝小叶圆的叶子,一入口即清香四溢,回味中还有了小时候红薯的味道。一问,才知道是红薯叶子。在陕西,这种叶子是喂猪的。但在南方海南,一年四季潮湿温暖、长夏无冬,加之水土环境等不同,很适合红薯叶子生长。红薯叶富含丰富叶绿素和膳食纤维,常年盛产,被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称为“叶菜皇后”。可炒可拌可烩汤,软滑爽口不实为一道美食。这次巧遇,红薯又回到了我的餐饮中。再之后,味蕾疯狂反扑,又爱上了气候优越、日照时间长、土壤含沙量少、沙粒细、柔软通散、更透气,富含“硒”元素的海南地瓜——桥头地瓜、美兰地瓜、海头地瓜、东方香薯等具有粉、甜、香、皮薄、色好、营养、口感好、个头适中、咸甜软糯的海南本土红薯。这样,一晃就是一个年轮。乐此不疲,爱不释口,尽享南方红薯之福。
如今慢步在北京街头,总被风中飘荡着的烤红薯香味所吸引。尤其在寒冷的冬日,烧烤店贮立的大铁桶内摆放着整整齐齐、一枚枚皮开肉裂的红心、白心、紫心、黄心的北京红、龙薯九、大叶红、黄香蕉等红薯,一个个如盛开的月季,美妙清香,勾人味雷。
每每此时,飘荡在心海里的烤红薯记忆又被勾起。记得小学时代,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往煮过晚饭后的灶火堆里埋几个红薯。第二天天不亮,我起床后妈妈会从火堆里扒出头天晚上埋的、已被灶火余灰烤焖熟透的红薯,用小纸片包上让我带上去学校的路上吃。这是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刻。
拿上余温在手的烤红薯,用手撕开烤脆的薄薄的皮,立刻香气四溢,吞一口泛着甜香、软糯的肉,如蜜般沁人心脾。那种岁月,至今萦绕着,弥漫着,思念着。
此时,红薯伴随我的人生记忆便一幕幕浮现在眼里。红薯,甜的如蜜,也有苦酸涩的味,如人间百味;红的皮,也有白、紫、黄、粉等五彩的心,如缤纷斑斓的人生。
忽然,戏剧《徐九经升官记》中主人翁的一句台词道出了红薯的真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啊,红薯是普度众生的“灵物”,用红色的皮、五彩的心、不变的奉献,滋养着人类。从不记得失。
它散发出的香味穿过数千年的岁月,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它脚踩泥土中,与大地和人间相互拥抱、相互温暖,只有奉献、不求索取,让我们对人间对大地对万物始终充盈着温情的爱,无私的爱,无畏的人生!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08-17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言和

ZxID:292

等级: 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8-16 0
温情的爱,无私的爱,无畏的人生
管理员一手遮天

ZxID:77303279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8-16 0
爱吃

际遇之神

奖励

抓到猴岛总版偷看MM洗澡的证据,要挟总版获得 10DB

言卿 

ZxID:288889

等级: 督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8-17 0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