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这世界上总有1%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信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马云:这世界上总有1%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信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马云:这世界上总有1%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信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8 0




口述: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
编辑:正风
来源:正和岛整理自央视新闻
当下,受内外大环境影响,很多企业和人感受到的压力不小,对未来的路,感到十分迷茫。
究竟该如何面对?前途又是怎样的呢?
近日,马云在央视《相对论》节目中,针对全球化未来的趋势、抗疫过程中汲取的经验,企业未来的机会等,发表了独家看法。
以下为访谈内容精编,文章未经本人审阅。
01、乐观的人永远能够看到机会
1999年,我给阿里巴巴提出一个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今天,有人说天下已经变了很多,问我当年心目中的天下是什么?
说实话,我觉得天下并没有变化多少,因为人类历史所有的发展总会有上去、下来,有高潮、有低潮,只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时代遇到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但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其实都一样。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二十年前提出的,这二十年间,外界确实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无论怎么变,阿里巴巴这个使命是不会变的,依然会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来,而且这个天下不仅指中国市场,阿里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让世界上所有中小企业,所有国家都能够通过互联网,通过技术革命,把生意越做越简单。
今天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上,二十年前,大家对待全球化是一种崇尚的态度,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出现了短暂波动。
但我想强调的是,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追求着全球化,无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人类祖先,还是哥伦布的冒险,又或是郑和下西洋,任何国家,任何人类都在不断追求全球化,只是全球化的方式不一样、定义不一样、手段不一样。
今天我们在全球化上所遇到的挫折,我们的祖先同样经历过,或许未来一两百年这样的挫折都会继续存在,但我相信,全球化的势头是不可能阻止的,一个国家的产品要到全世界去,一个区域的服务要到其他地方去,要创造价值、创造税收、创造就业,去做当地做不到的事情,全球化永远会碰到挫折,却也永远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至于这个时期小微企业该怎么判断、怎么做?不讲其他国家,单就中国而言,我想说两点:
第一,小微企业巨大的机会在于中国经济本身巨大的内需潜力,发展内需,发展消费经济,这是中国未来巨大的机会所在。
14亿人口所带来的巨大的内需需求,一定是每家小微企业巨大的机会,原来只有大企业才能做,今天由于互联网技术,由于各种各样创新的能力,中国的内需对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第二,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中国的制造能力全世界也没法阻挡。
所以小企业要利用这个时机,东方不亮西方亮,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有的是机会,只是你愿不愿意克服困难,你愿不愿意想出不同的方法,你愿不愿意为当地去创造真正的价值,你愿不愿意从长远来看,而不是两三年,两三个月。
所以,再过几年看看,对有些人、有些国家来讲永远是困难的,因为他不是用乐观的态度,对有些国家来看这就是个机会。

02、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应对挑战
面对这场全球化疫情,我们也采用了全球化的方法来应对,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向武汉输送救援物资,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中国物资的短缺,起初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物资来支持武汉,后来发现它变成了全世界的问题,中国那时候已经缓过气来,我们就从中国寻找物资来支持全世界。
第二步,我们认为各国的医生需要合作起来,于是开办了网上培训,为非洲很多国家的医生进行线上培训,也和日本、美国的医院就应对疫情展开交流,包括马云公益基金会也捐助了疫苗的研究,不仅与中国的几个科研机构,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科研机构展开了全面的合作。
我们希望灾难面前人类应该共同团结,灾难面前技术要共同合作,因为今天面对的灾难不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是全世界的灾难,是全人类的挑战。
那段时间真的是常常忙到凌晨,要打电话和各方沟通物资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每一刻都挺艰难的,因为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但每一刻也充满着希望。
同时,我也觉得特别幸运,因为发现我们居然可以做这样的事,可能自己稍微努力一点就能为很多人带来希望,所以我那时候和大家讲,我说口罩、防护服不是一些医疗物资,要把它当做一种希望,给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以希望。
当然,做这个决定其实还是很有挑战的,因为在援助的过程中,有些国家,比如伊朗、美国,我们以前对他们的了解可能并不深,甚至国与国之间也有很多麻烦,比如日本,是不是要捐助这些国家,对我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
甚至国内也有很大的争议,大家会问你为什么要捐助国外,我那时候做出的决定是,在灾难面前没有政治、民族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区别,生命对所有国家都是至高无上的,这是人道主义,能搞到多少就捐助多少,所以我觉得这个决定还算是艰难的,因为当时的舆论状态是挺复杂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捐助决定是正确的,大家也都理解了,因为向善的精神,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我也很高兴得到了同事、朋友、家人,特别是各个部门,比如海关、市场监管总局的配合,这件事才能做出。
所以,想要做成事情,有时候不仅仅需要一个善意或者善心,而是需要善能、善力,要聚集大家的能量,聚集每个人的力量才能把这些事情做成。
总之,世界也好、人类也好,每次的挑战都会使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并获得进步,我认为,还是应该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今天我们碰到了全球化挑战、国与国之间的挑战、以及人类健康疾病的挑战,明天我们还会碰到自然灾害的挑战,甚至还会碰到更多贫穷的挑战,每次挑战都是人类进步的开始。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次新冠疫情当作一次成长,一次人类社会、全球化和国与国之间成长的机会来改变自己。
03、人与人之间不怕有距离,怕的是你不知道有距离
今天让我感到了不起的一点是,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超越了美国对中国的了解,我觉得这首先得益于中国人民的学习能力,我们敞开胸怀,我们学习别人,学习让我们进步。
过去四十年,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愿意了解世界的能力,使得我们这个国家与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进步了,所以我觉得,当我们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懂得找差距,我们就是在进步,当我们走出国门时候在找感觉,我们其实是在退步。
该如何逆转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要做好:
第一,要通过教育、学习和提升,当你去过个别国家的时候,你认为我比他强,但当你遍看世界,再看历史,你就会发现不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相交,你才能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以人与人之间不怕有距离,怕的是你不知道有距离,那就麻烦大了。
第二,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美国人甚至全世界到现在才知道中国人的烟火气,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用什么样的语言体系能够让世界更了解我们。
因为了解,所以信任,我觉得我们要思考不同的方式,让世界了解我们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人民。互联网毫无疑问是个很好的手段,这也是当今世界碰上的问题,我们要反思自己有什么办法能够跟世界沟通。

04、越是牛逼的人,越是看透了这一点
比尔·盖茨现在被妖魔化得很厉害,甚至有人说他早就开发好了装有芯片的疫苗,想要借着这次疫情投入使用,以达到控制人类的目的。
我的看法是,你有多大影响力,就要接受多大的挑战。
盖茨当年创造微软的时候,他就先人一步,他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事情,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才会成了微软,才会有了比尔·盖茨。
每天骂你的人很多,每天说我们的人也多了去了,但我觉得没必要天天为这些事情担心害怕,因为这世界上总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人你说什么他都不相信,那你干嘛要花时间和他们生气呢?
所以我没有为盖茨感到同情,我甚至很欣赏的看着他,依然在争取,依然在尽最大努力,他今天不为名、不为钱,也不为权,我认为他是一份责任跟别人分享。
当然,对我而言,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挑战了,我现在已经退休了。
如果说什么是最大的挑战,我希望能够为沟通,为交流,为技术的发展,为年轻人的成长。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看看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我的挑战再大也没有很多在岗位上的人大,我觉得能够再做点自己的努力。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8-3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青空

ZxID:19170623

等级: 督察
配偶: Null.
站务/记者团/我爱我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8-30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