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一诗人在院中独坐,写下一首诗,将孤独写得淋漓尽致!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元代一诗人在院中独坐,写下一首诗,将孤独写得淋漓尽致!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元代一诗人在院中独坐,写下一首诗,将孤独写得淋漓尽致!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7 0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是我国元代文学家。在诗、词、文、散曲、书法等方面均有一定成就,以文、诗成就最高。其文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并称“元诗四家”。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院中独坐》,便是虞集的代表作之一。

《院中独坐》是虞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含有极为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它表现出了虞集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虞集的故乡在江南,但仕宦生涯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而到了虞集晚年,他屡次以眼疾为由请求外任到江南,却始终不被允许。这首诗便是在长久以来的乡关之思下写出。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虞集的这首《院中独坐》: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院中独坐”,本身就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只不过虞集的孤独和寂寞,与一般诗中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导致的孤独和寂寞不同,他主要是因为长久以来的乡关之思。
然后,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首句“何处它年寄此生”,它表现的是虞集一种人生如寄的思想。意思是说,以后的日子里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人生如寄、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只是寄寓于世界的空皮囊而已。苏轼的词中,便常有人生如梦的思想。虞集主要是因为他的大半生都被限制在了宫廷生计上,又不得回到故乡。自然便有了这种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

次句“山中江上总关情”,则紧承首句,意思是说,不管隐居山中还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忘不了乡关之情。这里的“山中江上”,也可指江南的湖光山色。也就是说,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虞集心心牵挂。这种情感很好理解,即便是今天的我们,交通方便,机会也很多,但谈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也总会牵动着心弦。

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来看,虞集在院中独坐所沉思的内容,便是浓烈的乡关之思了。同时也透露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所表达的则是虞集无法排遣的孤独。意思是说,院中绕屋而长的松树已高大茂密,诗人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雨声。松树的成长,说明虞集这种乡关之思由来已久,也说明他内心的孤独由来已久。

所以虞集每次都把这松树发出的风声,当成是故乡江南的雨声,也是他一种情感的寄托。大诗人李白曾在《独坐敬亭山》一诗中,以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在这首诗中,便是以松风来寄托孤独。这种乡关之思,无疑是具体普遍性社会意义的,它代表的是一种可以共鸣的家国情怀。
综观虞集的这首诗,虽然语言质朴,只有短短4句,但是它已然将乡关之思产生的孤独写得淋漓尽致。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9-07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07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