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图像·心象——由莞城美术馆馆藏风景题材水彩作品引发的思考”目前正在莞城美术馆展出。
本次作品展
是在2018年馆藏展的基础上
对馆藏水彩
进一步的梳理和展示。
展出的馆藏作品
有出自关广志、潘思同等
老一辈水彩名家之手,
也有来自陈坚、周刚、赵云龙等
中国当代水彩的中坚力量,
还有由近年来崭露头角的
水彩界新人所作。
![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25cca4a0bb6540b1887de0fb0d541170.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3357cc1555cb4aac988c9b9bcc7ec8e3.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作品有颜值,有内涵,
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排名不分先后)
01· 关广志 ·![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551b66426d8e4783a8161a414919f656.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琉璃亭》纸本水彩 42×32cm 20世纪40年代
作品融汇中西,独树一帜,特别是他的水彩画采用留空填色法,色彩斑斓、韵味淳厚,具有清新宁静的情调,既有英国水彩画的功力和味道,又有中国绘画的神韵和笔法,蕴含着强烈的东方审美。
02黄铁山![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fe53c4541e7a4d0c8d631755d31f9b76.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婺源组画之三·秋阳》 纸本水彩 68×78cm 2009年
这幅作品就像一首充满乡土气息、清新朴实的诗歌。作者在写实的基础上提炼与组合,使画面更加整体、有构架、有厚度和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充分发挥透明水彩的语言特色,强化画面的生动性。
03栗 珊![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4bfc3738f1b145859fefd3e73891f85f.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流金岁月》 纸本水彩 64×120cm 2016年
画面选择了行驶中老式货运列车的局部,呈现类似延时摄影产生的光影运动的视觉效果。作品通过镜头感进行个人关注和经验的表达,寻找绘画性和水性媒介的新表现语言,突出图像背后传递的情绪和意义。
04邵昱皓![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36413a64ec8c47b08bd14ef66d139c2d.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弄山系列之四》 纸本水彩 36.5×52cm 2011年
通过构成形式与抽象语言来表述以“山峦”为主题的作品,区别于以往具象的山水写生,用笔触和线条等形式重构山水。
05王维新![馆藏风景水彩展部分作品赏析(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00910/a655a84584b242578f435f11929fc349.png?imgsec=dap8xtdys2n1d8sMwY-e-g&imgexp=1738922400)
《城市雨之四》 纸本水彩 75.3×54cm 2011年
这幅作品是对水彩“速写性”表达文化层面的思考,看似随性挥洒,却让人产生“逸笔草草”的文化共鸣。近处的黑色线条强烈遒劲,形成有纵深感的空间画面,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画造型元素“线”的表达。
水彩画季美如画,
溢彩纷呈聚莞美 。
馆藏展部分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