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保镖霍殿阁,一代武术宗师,为何郁郁而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末代皇帝的保镖霍殿阁,一代武术宗师,为何郁郁而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末代皇帝的保镖霍殿阁,一代武术宗师,为何郁郁而终?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17 0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对外帝国主义们残酷瓜分领土与财富,对内封建军阀们无情镇压和盘剥劳苦大众,这种紧张的社会局势下,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
群雄逐鹿之际,胜败轮流转,国家动荡不安,各方势力都想问鼎最高权力。
那么曾经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的末代皇帝溥仪,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势与心境呢?也许大家都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我的前半生》,但这只是他自己的一家之言,要想真正客观了解这位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还是得从最亲近他的身边人着手。
八极拳第六代宗师霍殿阁即是溥仪身边最亲近的贴身保镖,作为皇帝的保护者他能看见的比普通人多,比皇帝真,然而这位被皇帝器重的师傅最后却郁郁而终,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霍殿阁
一、拜师神木仓李书文,历经磨砺震津门
霍殿阁1886年出生于闻名遐迩的中国武术之乡河南省沧州。他本是一个贫家子弟,没有条件学文化学功夫,幸得镇上有一户张姓殷实之家,与张之洞是本家,家风优良。
张家父辈为了培养出能保家护国的晚辈便请武师教儿子练武,但一个人练武没趣味也不容易有长进,张父便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做陪练,霍殿阁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才14岁时,但性格敦厚稳重,不怕苦不怕累,深得张家人喜欢。
后来张家又请大名鼎鼎的神木仓手李书文来教艺,李书文不但功夫了得而且带徒十分严苛,霍殿阁的功夫在他的教授下更是突飞猛进。
李书文见他是可造之材,常常把他一个人带到坟场、山林、洼地等一些野外场所,嚯得就是一拳或一脚以训练他的胆识和速度。
李书文

经过近十年的训练霍殿阁终于也练成了“神木仓”技艺,常在十里八乡表演一种叫扎苍蝇的独门绝活——在涂满血的大镜子前用木仓射死苍蝇而镜子却毫发无损,惊得老百姓们拍手叫绝。
霍殿阁稍有名气后,师傅李书文决定带他闯荡江湖,因为酒在深巷人不识,只有出去见世面才能发扬光大八极拳和六合大木仓。
他们最先来到鱼龙混杂,藏龙卧虎的天津、北京一带,旧称津门,是个磨炼技艺的绝佳场所。那时正好是天津中华武术会刚刚成立,师徒二人便受聘到会所任教习,在教课之余,他们也常常给津门的观众们表演六合大木仓对扎的绝技。
据传霍殿阁的木仓,在门框上滑能滑出凹型,扎香头、扎镜子能到触而不伤的境界,甚至内功大到能将枣树震死,只一只手托住木仓,对方的杆子便应声滑落,神乎其神,津门一带的不论行家还是票友无不叹为观止,震撼异常,纷纷要来切磋、拜师。
过来的武师里若有高手的话,李书文便先亲自过招,等对手走后就根据过招情况教授霍殿阁功夫要领,霍殿阁悟性高,一点就通,不久后李书文便让他直接和来访者过招。
几番磨炼切磋令霍殿阁不但武艺日益精进,而且也学到了许多闯荡江湖为人处世的学问,三四年后他的名气便响彻津门,八极拳、六合大木仓在津门一带亦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扬。
六合大木仓
二、圆满出师入行伍,技压武士成保镖
神木仓李书文有一好友名叫许兰洲,是当时黑龙江省的陆军师长,颇有威望,李书文觉得自己精心栽培的徒弟已经到了可以独自闯荡的年纪,投奔许兰州一定会有光明前途,遂引荐霍殿阁到许兰州的军官学校任武术教练,教战士们学武。
此时是1914年霍殿阁28岁,中华民国刚成立不久,国内局势相对安定。他虽初至关外,但凭着高超武艺和忠厚人品,结交了各界名流好友,深得人心,其中有一位叫刘卧百,是军官学校里留学过日本的教务主任,尤为与霍殿阁投缘,二人曾缔结金兰之好。
刘卧百写过这样一副条幅赠与霍殿阁:“大鹏飞,英雄起,天下乱,几时止,好男儿,莫休息。”
可见这位知识分子对一普通武术师傅的赞赏与希冀,霍殿阁的名头在关外亦是美名远扬,又有许多人来和他切磋,他都开门迎接,但打败对方从不用狠手,亦不伤对方的面子,使人心服口服,八极拳也因此在关外传播。
李书文好友许兰洲

霍殿阁在东北一呆就是十年,直到许兰州投奔张作霖后随奉军入关,霍殿阁也随许兰州寓居天津。
当时的直隶督办李景林是霍殿阁的拜把兄弟,霍殿阁退乡到津常在李景林和许兰州处盘桓,一边传功授艺,一边结交英才,他本就是从津门起家的,如今十年之后,武艺更趋精进,很快又在津门扬名。
此时的落魄皇帝溥仪处在日本人的掌控下也寄居在天津张园,身边随从多是日本人的眼线,毫无安全感。溥仪于是想效仿祖上康熙大帝以学艺之名,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日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自然是不同意溥仪的要求,理由是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要学功夫向日本武士学习就可以。
溥仪被拒不但面子上挂不住,还被羞辱了一把,于是缄口不语以示不满,日本人便说只要你们中国人能打得过我们日本武士,那么就可以来保护皇帝。
溥仪

溥仪于是张榜招募优秀人才与日本武士比武,此时忠肝义胆的霍殿阁听到日本人如此傲慢无礼,不禁义愤填膺,势要给中国人出口气,遂去应试。日本武士见对方是个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之人,很不放在眼里,劝他早点回家。
霍殿阁不急不怒,竖起两根手指说,只要你们能折弯他们,霍某就认输,日本武士于是上来就猛折霍殿阁手指,但霍殿阁的金刚指就是屹然不倒,日本武士于是脚下一别腿想绊倒霍殿阁,哪料霍殿阁上步出肘,一下便把武士击倒。
日本武士爬起又猛扑上来,遂被霍抄举到半空中,直到一旁的日本领事多方讨饶,霍殿阁才将他放下。此后再无日本人能胜过霍殿阁,日方不得不承认霍殿阁为溥仪的贴身保镖。
担任溥仪保镖时期的霍殿阁
三、追随溥仪回东北,游园事件恨国殇
霍殿阁成为溥仪保镖后,除了教皇上和娘娘武功外,还把自己的徒弟们组织起来常住张园,白天练武晚上轮流护卫皇家安全,尽职尽责、忠心耿耿。
1932年,中国社会国内国际矛盾更加激化,溥仪在日本政府的操纵下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做了傀儡皇帝,霍殿阁也随溥仪回东北。
不过俗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溥仪给了霍殿阁荣耀与机遇,使得他的武学精神能在东北发扬光大,也同样是溥仪打击了霍殿阁,使他从此一蹶不振。
事件起因是这样的。霍殿阁在东北除了为溥仪组织“护军”护他周全之外,还在宫内府外开场授徒传播八极拳,一时培养了大批骨干弟子。
但霍殿阁十分痛恨气焰嚣张的日本人,明里暗里的与他们为敌,这些徒弟们受师傅教导影响,自然也看日本人不爽,此种对立之下,终于爆发了“大同公园事件”。
1937年,有部分霍殿阁的弟子在大同公园游玩时,与同来的日本人发生摩擦动起手来,其中一徒弟一脚踢死了一只日本狼狗,这使得日本关东军颜面尽失,舆论哗然,甚至上海的报纸都欢呼终于出了口恶气。
大同公园旧照

恼羞成怒的日本人随即开始打压排挤皇宫内的霍氏门人,逼溥仪赶走他们。懦弱的溥仪唯命是从不敢怠慢,霍殿阁多次上书直谏都无济于事,心寒欲裂,他痛恨日本人,但更恨皇帝窝囊。
其时,他的许多好友都劝他回关内,但他不允,霍殿阁终究是一介武夫,保持着最原始最朴素的忠君思想,他认为一人不侍二主,既然选择了溥仪就要一直守在他身边保护他,即使他错了。
这是何等的固执啊!失意的霍殿阁从此整日沉迷酒色,逃避现实,再也没了从前的英雄气魄。不久便抑郁而终。
一代大侠霍殿阁的晚年悲剧不得不惹人深思,忠诚孝道是古中国人流传下来的文化基因,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谁能保证自己若是处于霍殿阁的位置能做出明智选择呢?
溥仪

从霍殿阁选择做溥仪保镖的那一天起,他的名字就被染上了灰色,直到现在时过境迁,后来人感其武功大德拍了一部叫《康德第一保镖传奇》的电视剧也被禁止播出,因为爱新觉罗溥仪是民族罪人,这个事实已经盖棺定论,他的身边保镖怎能值得歌颂?
如果那一天他没去张园应试,懂得和这个失势尴尬的皇帝划清界限,他的结局或许就能改写了。又或者当他发觉他的主子是这样一个懦弱无能、弃国弃家者时能幡然醒悟及时止损,或许他的人生会更快乐、得意。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9-18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18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