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读书|秦钟伴读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第一读书|秦钟伴读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第一读书|秦钟伴读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25 0


文/桃花雨农
宝玉约了伴读秦钟,进了贾家学塾,原本是要发愤读书的。秦钟的父亲秦邦业老来得子,从小溺爱幼子,正要与亲家贾珍商议附往他家塾中去,可巧遇见贾母替宝玉寻陪读。《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第八回中,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心中十分喜欢。秦邦业也是盼秦钟此去,可望学业进益,从此成名,因十分喜悦。时年秦钟十二岁,桃花雨农认为贾宝玉该与秦钟年龄相仿,十二岁左右吧。台湾红学研究者蒋勋先生认为宝玉十三岁了,宝钗十四岁了,黛玉十二岁了,还是相信红学专家的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古今中外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可惜,很多时候,很多做法,都是事与愿违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宝玉、秦钟,甚至薛文起(薛蟠,表字文起,虽然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乐而已)、贾蔷,另有金荣、香怜、玉爱等人。明清以前,好像没有女子学堂,曹雪芹只好以女性化的名字,寄托一下男女平等的梦想罢了。君不见当今社会,凡是有点儿钱财、门路的,农村的在县城里买房,让孩子在城里读书;乡镇县城里的,让孩子去城市里读书;城里的家长,有能力有机会的,送孩子出国读书,名曰留学。但真正学有所成,或回来报效祖国,或为科学献身的,寥寥无几。倒是混个文凭、谈个朋友,多是普通常见的。
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围城》,讲的是民国时期的故事,距今已近一个世纪。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定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鸿渐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毕业前购买了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一同回到上海。现在是不是还有买文凭的,桃花雨农不敢妄言,倒是因为顶名上大学打官司的,新闻媒体时有报道。方鸿渐回国途中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同时遇见了大学时期的女同学苏文纨。抗战伊始,方鸿渐赴内地三闾大学任教,与同事孙柔嘉成婚。好景不长,很快两人就辞了职,离了婚。就好像贾宝玉是《红楼梦》中唯一的好男人一样,方鸿渐也是《围城》中最好的人。我们知道,乱世是英雄和枭雄的天下,懦弱者是注定要失败的。既不作恶也不学习,既与世不争又于事不补的方鸿渐,和贾宝玉一样,注定要失败的。正如《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第八回结尾说道: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用的是甲戌本、蒙府本,第八回回目是《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红楼梦》庚辰本第八回回目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程高本第八回回目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最大的就是此回题目。尽管第八回题目不一样,但此回目人物刻画、心理描写、内容叙述却是红学研究者公认的、一致的,形象深刻、情节传神、堪称诗文绝唱,甚至有的红学研究者认为,第八回才是《红楼梦》的总纲。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序》中说,文学作品应该:“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而《围城》就是他文学理论的最好实践。同样的,《红楼梦》小说艺术最成功的地方,无疑是人物塑造,无论主要、次要人物,无一不个性鲜明,举止言谈,莫不恰如其分。例如秦钟,虽然是一个次要角色,出场甚短,但对宝玉意义非凡。再深一层,秦钟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具有象征意义,秦钟与“情种”谐音。宝玉、秦钟两人气味相投,惺惺相惜,同进同出,关系亲密。乃至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秦钟“哼”了一声,见宝玉在侧,又勉强叹道:“怎么不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这段临终忏悔,白崇禧将军的儿子白先勇早年旅居美国,后期先生在台湾讲学红楼梦,他认为完全不符合秦钟这个人物的个性口吻,破坏了人物的统一性。

谚云:人若改常,非病即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信有之乎!秦钟这番话,桃花雨农认为,道出来还是符合常理的。唉,少年王阳明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笑答:“第一等事当然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曰:“依我看,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贾宝玉书房题名“绛云轩”,但贾宝玉确确实实没有好好读书,钱钟书夫人杨先生取名绛,曾说:“三日不读不好过,一周不读便觉得白活了。”清朝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一直认为,“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六一特别篇:有一段美好时光是用来陪孩子阅读的
总有一本书让你念念不忘,
总有一句话让你怦然心动,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第一读书》栏目邀您一起
分享读书故事,
品味多彩人生,
开启书香之旅。
人生百态,书亦百味。即日起,《第一读书》栏目诚邀您的参与,一起荐书,一起分享,一起共读,一起在书中徜徉大千世界,打开文化之窗,感触文人思想和智慧的碰撞,感受情感的沟通,感知生命的对话,让文学温暖生活。
投稿要求:
1、投稿内容旨在推荐好书好文,讲述读书故事、经验、心得,分享个人文章、哲理故事,记录生活点滴。
2、稿件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形式新颖,文字可附加相关图片,音频、视频均可。
4、优秀作品将以全媒体形式展示推广。
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那个手捧书籍的你
定会成为东平最美的一道风景
END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9-27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27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