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林黛玉说错了一句话,却有了三个变化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林黛玉说错了一句话,却有了三个变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林黛玉说错了一句话,却有了三个变化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9-28 0



在《红楼梦》中,当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机缘巧合投了贾母的眼缘,贾母让刘姥姥留宿荣府,并在大观园中设宴招待刘姥姥,黛玉、宝玉、宝钗等众人当然也参加了这些聚会活动。此次宴游活动之后,向来“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在待人接物方面竟然发生了许多惊人的变化。

一、醋意少了,蜜意多了
这两种意味当然之于的是黛玉的恋爱“假想敌”----宝钗。在此之前,黛玉总是在吃宝钗和宝玉的醋。宝玉正式去上学,来辞别黛玉,黛玉还不忘酸一句“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紫鹃让雪雁给黛玉收手炉,黛玉借机暗讽“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清虚观打醮时,宝玉挑选了一个金麒麟挂坠,宝钗认出了与湘云挂坠形同,黛玉吃心于“金玉良姻”,当面嘲讽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等等。诸如此类的酸味,不时地从黛玉的话语里散发出来。
但是在此之后,黛玉对宝钗的这种醋意几乎是踪迹难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姐妹蜜意。在第四十五回中,宝钗探病黛玉,生性孤僻的黛玉和宝钗畅谈至饭点,宝钗返回,黛玉还依依不舍央求“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
在第四十二回中,宝钗要为黛玉整理有点儿松散的鬓发,黛玉也温顺的像一个小妹妹,“果然转过身来,宝钗用手拢上去”。更有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日聚会上,二人的亲密程度更是令人惊奇,宝钗把自己喝剩下的半杯茶递给黛玉,黛玉竟然是“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素来高洁的黛玉竟然对宝钗的剩茶甘之如饴,这是何等的没有隔阂、不分你我的甜蜜状态啊!

二、退缩少了,主动多了
在第三十一回中,曹公明确地交代“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在第八回中,黛玉探宝钗遇到宝玉也在宝钗处,就说“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黛玉这种“喜散不喜聚”的特性,反映在社会交往中状态当然是主动行为很少,多数时间是退缩的、冷淡的,“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饯花之期,众儿女都打扮的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桃羞杏让、燕妒莺惭,而黛玉却是形单影只心感伤、荷锄携囊葬落花。
而大观园宴游之后,黛玉像换了个人似的。香菱在薛蟠外出之后,随宝钗进入大观园,黛玉“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得知香菱想学作诗,主动自荐,“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对待让贾母另眼相看的宝琴,不但没有嫉妒,而且是“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在第五十二回中,素来冷清、苍苔满地、还让刘姥姥滑了一跤的潇湘馆内,确实异常热闹,“不但宝钗姊妹在此,且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宝玉称赞此为“好一幅‘冬闺集艳图’!”这大概是除了贾母携刘姥姥参观潇湘馆之外,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五十七回中,看到宝钗在薛姨妈怀里撒娇,黛玉主动向薛姨妈“求抱抱”,“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黛玉更是说到做到,在第五十九回中,薛姨妈受贾母之托在潇湘馆照顾黛玉,当宝钗让莺儿来探望黛玉时,黛玉对莺儿说“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说与姐姐,不用过来问候妈了,也不敢劳他来瞧我,梳了头同妈都往你那里去,连饭也端了那里去吃,大家热闹些”,显然黛玉对薛姨妈直呼为“妈”、对宝钗直呼为“姐姐”了,俨然是亲如一家。
在87版的《红楼梦》中,导演也对此细节进行了重点呈现,陈晓旭饰演的黛玉端详着莺儿带来的花篮,眼波流转着笑意、嘴角上扬着幸福,无比欢欣地对莺儿交代了上述的一番话语,令人印象深刻。黛玉这个迎风洒泪、见月伤怀的孤女的心扉,已经打开了许多,融融友情、浓浓的亲情,让她逐渐变得阳光舒朗起来。

三、尖刻少了,圆融多了
对于黛玉的语言尖刻,从开篇的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事件中足可窥见一斑。因为周瑞家的顺路把最后两只宫花送给了黛玉,被黛玉刻薄,“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也只能一声儿不言语。
再到宝玉黛玉二人在薛姨妈处吃饭,黛玉因为李嬷嬷管束宝玉吃酒之事,先是怂恿宝玉“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又对李嬷嬷刻薄一番,“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令李嬷嬷哭笑不得,形容黛玉“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而在大观园宴游活动之后的黛玉,说话办事却是明显的不同了。在第四十五回中,蘅芜苑的一个婆子来给黛玉送上等燕窝和洁粉梅片雪花洋糖,黛玉不仅给婆子让了茶,还十分体谅,“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临走时还送了婆子几百钱。
对于平时着三不着两、人人厌恶的赵姨娘,黛玉依然是以礼相待,在第五十二回中,赵姨娘到潇湘馆探望黛玉,黛玉明知赵姨娘是从探春处来,所谓的探望不过是顺路的人情,她依然忙陪笑让坐,命人倒茶。
从说出话来刀子一样,到对待最底层的老妈子、身份低贱的妾室都周到有礼,黛玉不再是一个任性刻薄的大小姐了。
最先感知她的这些细微变化的人,当然是与她心意相通的人----宝玉。宝玉觉察到黛玉的变化,特别是她与宝钗的关系变化,在第四十九回中,来到潇湘馆笑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便向宝玉细说了缘由之后,宝玉戏谑黛玉“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宝玉说的“小孩儿口没遮拦”的根由,就发生在大观园宴游刘姥姥的聚会上。
在行酒令之时,怕罚酒的黛玉脱口而出的对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竟然出自那个时代的杂书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之中。
作为未出阁的名门小姐,说出这种禁书中的话语俨然是有失检点,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学识广博的宝钗当然一下子就听出了端倪,她深知此事的轻重,没有当场拆穿,而是在事后诚恳地单独提点了黛玉,并与黛玉推心置腹地畅谈一番。黛玉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在第四十五回宝钗探病黛玉之时,也向宝钗吐出了肺腑之言: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黛玉自小母亲和父亲相继病亡,孤身一人寄住在舅舅家。虽有外祖母的百般娇宠千般怜爱,但是由于贾母年事已高、且诸事繁杂,对于黛玉来说并不能面面俱到无微不至,黛玉的心灵上是孤独的。所以黛玉才会感叹“我长了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如今,慧心的宝钗不计前嫌,像一个亲姐姐一样,提点错处、赠送燕窝、软语安慰、嘘寒问暖,让她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莫大的鼓舞,她的心胸变得开阔了、变得有了热气,所以她才会认干妈、认姐姐、认妹妹、自荐为师,邀姐妹冬闺围炉,那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已经渐渐远去,一个温暖的、包容的、柔和的、活力的黛玉逐渐地成长起来。
不得不说,人的一生也许真的会因为一句很平常的话、一件很微小的事,而瞬间地醒了、悟了、透了、成长了、成熟了!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9-29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29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