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诗坛可以说是星光璀璨,每个身处其中的诗人都用自己的文字点缀着这片星河,然而大浪淘沙,能够被人记住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人都随着历史的洪流走远了。
卢纶,就是一个被时代记住的唐代诗人。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唐代诗人、儒客名家,大历十才子之一。
少年时代的卢纶,家里的条件很差,父亲早逝给这个少年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时的大唐正处于动乱,本就体弱多病的卢纶很长时间都是寄住在自己的舅舅家,寄人篱下的生活可算不上美好。
如此过了几年后,卢纶开始走举试之途,几次应举都未能及第,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是每一个渴望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的噩梦,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于是卢纶放弃了科举,开始走其他的捷径进入官场。
当时卢纶在诗坛名声渐盛,而且他交游广泛,堪称是一个活跃的社交家,他在长安与吉中孚、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李端等交游唱酬,被称为“大历十才子”。卢纶堪称十才子之冠冕,受到宰相元载、王缙的赏识与推荐,由诗坛步入仕途。
卢纶曾经做过元帅府判官,经历了几年军营生活,使卢纶诗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尤其是他的六首《塞下曲》,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如画的佳作。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其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这六首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第一首,描写边塞的景物,描绘出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
第二首,接着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借飞将军李广的典故,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第三首,在茫茫的夜色中,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仿佛将要离弦的箭,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第四首,描写将士取得胜利后,边防的人民设宴劳军的场面,气氛热烈,军民团结一心。全诗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写得慷慨而豪迈,爽朗而明快。
第五首,描述的是将士们逐猎的情景。表面上是说边关将士在敌人遁逃后,短暂的军事在进行狩猎,其实饱含了诗人对将士们豪情满怀的钦佩、颂扬和祝福。
第六首,赞扬了将士们保疆安民却不求功名的高尚情怀。
《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没有粮食,饿着肚子赶路,想回到家乡,可家乡还在万里之外。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处境十分的孤凄,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可能像蚂蚁一样在城边死去。
因为有着真实的军营生活的经历,卢纶的军旅边塞诗,写得真实且有生气,这是跟他齐名的其他大才子难以企及的地方。
卢纶的一生都是不得意的,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因此他的诗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愁与悲。
《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东风吹着细细春雨洒过了青山,回望长安城,那里房屋错落有致,景色依旧,我的故园就在梦中,何时才能回去啊?看那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又有几个是回去的呢?极目远望,家乡就长安城中,我这个生逢乱世的白发读书人却要孤身一人走向荒凉的远方。
《李端公 /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故乡遍地都是已经衰败了的枯草,好友离别的场面实在是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在远方,归来的时候却只看见大雪纷飞,我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你我两人相遇太迟了呀。看着你去的方向忍不住掩面而泣,如今这战乱年月里,下一次相见不知何时了。
《山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伴随着脚步声一路走到山路的尽头,经过的地方到处都可以听到泉水的叮咚流淌声。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狗被惊得汪汪乱叫;隔着秋天的薄云,已经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点燃的火堆。
每一个成名的诗人,都有着相似的命运,卢纶的人生不得意,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也正是这些人生的磨难,让他的文字更加有韵味,带着人生故事的诗句,更容易走进读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