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辑 | 彭剑斌:从古人极致的日常怡情中,找寻今人生活之道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中秋特辑 | 彭剑斌:从古人极致的日常怡情中,找寻今人生活之道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经典转帖]中秋特辑 | 彭剑斌:从古人极致的日常怡情中,找寻今人生活之道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4 0




又是一年中秋至,天上人间,花好月圆。尝一块月饼,品尝重聚的香甜。点一盏灯火,映着幸福的笑脸。萤光翩翩、星淡风轻,一枚中秋月不知勾起多少人的向往之情?
“艺起看视界”第三期,搜狐文化邀请青年作家彭剑斌带你以书寄情,品读中秋之美。愿你能从古人极致的日常趣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 彭剑斌,笔名鳜膛弃,著有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搜狐文化:您译注的《随园食单》和《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作者皆为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当时人们过中秋主要有哪些民俗?
彭剑斌:《随园食单》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的美食随笔。《瓶史》《瓶花谱》都是我国较早的关于瓶花艺术的专著,作者分别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和明代书画收藏家、文学家张谦德(张丑),《瓶花三说》比这两部专著略早,但它不是瓶花专著,而是从明代戏曲家、养生家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里面截取出来的关于瓶花艺术的零星阐述。
△ [清] 袁枚 著、 彭剑斌 译注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年9月
关于明清时期的人们怎么过中秋节,我们不难从明清小说里了解。例如《红楼梦》多次写到中秋节,从第一回甄士隐和贾雨村的酌酒赏月、联诗作对,到第七十五回贾府里开夜宴、赏中秋。

尤其是第七十五回,曹雪芹对中秋民俗作了极为详尽的描写,包括馈赠月饼、西瓜等礼品,祭月,折桂枝,击鼓传花,赏花闻笛等。

沈复的《浮生六记》也提到,苏州有中秋夜“走月亮”的习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汉语大词典》对“走月亮”的释义是:“吴地旧俗,中秋夜妇女盛装出游,踏月彻晓。”
除了可以众乐乐的民俗,古代的文人骚客们也喜欢在月圆之夜进行一些超拔脱俗的幽赏活动或三五文友,或对影三人,思古怀远,发少年狂。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前赤壁赋》。

当然,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是在七月十五,不过如果你读过张岱的《西湖七月半》的话,就会发现,古人七月十五晚上赏月的热情不输中秋之夜。
高濂在《遵生八笺》里面,也写到他在中秋夜与诗友躲到一个石洞里赏月的情景,意境深远,令人向往。我翻译如下:
胜果寺左边的山上,仿佛被刀削过一般,形成垂直的石壁。石壁上赫然有洞穴,洞口浑圆如镜。中秋的满月正对着洞口,人在洞中望月,月光亮得好似日月合璧。是夜和诗朋酒友在此吟诗赏月,千沟万壑中的水流声,在洞里听得一清二楚,月光之白仿佛给天地间披上了曙色。左去不远就是南宋的御教场,当时的大内要地,如今已沦为荒凉僻境。想世事之无常,正如月有阴晴圆缺,唯独这月岩石洞,千百年来只盈不亏,区区几个王朝的兴亡、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全都被它看在石眼里,只不过换来它几声冷笑罢了。

搜狐文化:您刚提到的古人们过中秋时“酌酒赏月、联诗作对、赏花闻笛”等一系列极致的生活仪式,对当下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彭剑斌:我认识一位诗人叫楚凌岚,每逢传统佳节,她都会和一众诗友们相约拈题分韵,选一句与该节日有关的诗词,每人从中分一个字作为韵脚,即兴赋诗一篇。
△ 拈题分韵
这种诗友间的雅集,文酒开筵,更常发生在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而中秋、除夕则是与家人团圆的日子,不便出门会友,他们一般会选择在线上分韵赋诗。
钱塘江观潮也是中秋节前后的一大“盛事”。其实,在唐代以前,还有一个比钱塘江更好的观潮胜地,那就是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广陵潮,汉代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就写过“八月之望,观涛乎广陵之曲江”,那种壮观如今只能在这篇名赋中领略了,因为此潮在唐代晚期以后就消失了。

说到钱塘江观潮,你可能会说,这好像更适合在白天进行吧?其实也有古代的雅人韵士夜玩风潮的。比如高濂,来看看他在中秋月圆夜发回来的“观潮报道”
片刻间,寒风骤起,入海口潮水涌动,在月照下,有如雪涛翻滚,伴随着雷鸣般的轰隆声席卷而来。这时的钱塘江就像一条轻盈的白绢,在狂风中剧烈地飘扬着,潮水飞奔疾驰,遇到河湾也不见减速,转眼就到了跟前,仿佛群山都在呐喊、沸腾,令人寒毛直竖。看过一眼就再也难也释怀,勾起了我当年浪游的回忆,那时的我天南地北地到处漂泊,喜欢随潮逐浪,却不知有多少次做了那随波逐流的人。夜观钱塘风潮之际,方觉名利误我不浅。

搜狐文化:吃,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酸甜苦辣咸中的滋味,因为美食的参与而更加诱人。为什么说“与前人相比,袁枚才是最关注食物味道的人”?
彭剑斌:古人还是耻于谈欲望的,比较假正经。圣人虽言“食色性也”,但你不觉得这句话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自我辩解色彩吗?李渔算是真性情了,但是他在写《闲情偶寄》的时候,还是生怕别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正经的人,急忙以儒生自居,将自己“窃附于圣人之徒”,他写饮食,是为了提倡节俭和复古,亲蔬菜而远肉食,将礼义凌驾于美味之上,生怕人们管不住自己的嘴,耽于口腹之欲。
△ 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只有袁枚才真正关注每一道菜好不好吃,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收集各地美味,并派遣家厨四处取经,学习不同食物的烹饪方法,谨以笔录,汇成这本《随园食单》。他在介绍这些菜的制法时,详细到食材的产地、用量、切斩的程度,不同食材下锅的先后,所需的配料,火候的分寸都有所交待,当然更少不了对口感和味道的捕捉,如“甘鲜异常”“鲜嫩绝伦”“酥脆软美”,这些词汇比《饮馔服食笺》里面经常出现的“实气养血”“温暖脾胃”“滋阴润肺”当然就显得美味多了。
△ 食单
李渔曾将那些详细介绍做菜方法的饮食著作贬为“疱人之书”,“乌足重哉”。结果一百多年后,袁枚就写了这样一部“疱人之书”,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饮食遗产。他在此书自序中也对李渔进行了回击,称他写的饮食著作都是不切陈言,陋儒附会,照他那种搞法,做出来的菜只会惨不忍睹、难以下咽。
搜狐文化:袁枚在《随园食单·点心单》一章写到了“刘方伯月饼”与“花边月饼”,这两种传承古法的月饼,该如何制作呢?
彭剑斌:方伯是官职名,在清朝指称布政使。书中经常出现这个方伯,那个方伯,以及冠以不同姓氏的明府、观察、运司,狠炫了一把袁枚的交友圈。

刘方伯月饼,就是指袁枚在刘姓方伯家中吃到的月饼,其制法如下:
“用山东飞面做酥皮,馅心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研细,再加上一点冰糖和猪油。既不会觉得太甜,又非常香松柔腻,与平常吃的月饼还是很不一样的。”

袁枚还在南京的知府家里吃过一款花边月饼,他觉得可口程度不在刘方伯月饼之下,常常派轿子将知府家的女厨接到随园来,让她现做给他吃,所以袁枚得以亲眼目睹花边月饼的制法:
△ 古人制作月饼的器具
“看她以飞面团拌生猪油丁,反复揉压不下百转之后,才将枣肉嵌入做馅,裁成碗大一个,用她那双巧手捏出一圈菱花边。再用两个火盆,其中一个倒扣,上下一起烘烤。馅心用的枣肉,不去皮,更鲜。拌在面团里的猪油,不能先熬,必须是生猪油。食之上口而化,甜而不腻,松而不散,其工夫全在压揉面团的手法上——百转千回,多多益善。”

搜狐文化:中秋时节,除了赏月,我们还可以插花表达“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谊。那么,古人插花有哪些仪式讲究?现代人能从古人的生活中汲取哪些智慧?
彭剑斌:张谦德的《瓶花谱》比较系统地制定了插花艺术的各项标准,驳斥了一些不专业、有悖于审美原则的错误操作,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奠定了它在插花领域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
△ [明]袁宏道、张谦德、高濂 著,彭剑斌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年9月
而袁宏道的《瓶史》则胜在文学价值,多用拟人等手法将花神诸态写得无比传神,也比《瓶花谱》更多涉及插花仪式。比如他写道,可以选择身边常见的花卉来插贮,但不能完全没有门槛,宁可无花可赏,只以数枝竹、柏充数,亦不能引凡花俗卉入室。他还反对在花前焚香,曾有韩熙载之流觉得此为雅事,袁宏道却觉得香烟气性燥烈,极易害花,花前焚香还不如直接挥剑削死它算了。

最有仪式感的是给花进行洗沐:用清甜泉水徐徐浇注,如洒细雨淋醉者醒酒,降清露以滋新芽。手不能去接触花,指不能折枝剔叶。不能交给粗鄙的下人去洗沐。
赏花,也大有讲究。赏瓶花时,可以品茗,亦可清谈,而切忌饮酒;不可随随便便邀人到家里来赏花,那也是对花的无礼,必须择吉时,择佳地。
搜狐文化:在您往期的创作经历中,有哪些关于中秋节的描绘?今年的中秋节,您想对大家送上什么祝福?
彭剑斌:关于中秋节,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最能引发的情感当然就是思乡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是亲人团聚这种美好的愿望,它之所以打动人,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分离,背井离乡、天各一方。

我甚至觉得《浮生六记》的《闺房记乐》中,七夕和七月十五两次赏月,都比中秋赏月精彩,因为七月,这对新婚夫妻刚刚经历了一次久别,还沉浸在重聚的兴奋中,到了八月中秋,既无重逢之喜,又无离别之虞,也就没什么兴奋点了。
我本人的生活轨迹中有一段常年漂泊不定的时期,不仅一年只回一次家乡(即过年),就算在异乡也是居无定所,被命运放牧在各个城市之间游移。特别孤独。有一种很强烈的异乡人的身份意识。我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就叫《在异乡将承受减少到无声》,写的就是2008年春节遇冰灾,回不了家,只能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异乡过年的情景。我很少在小说里直接抒发思乡情,或是对亲人的思念,我的艺术自觉不允许我那么做,但我一直没意识到的是,不管你写不写家乡,你背井离乡的处境已经悄然左右了你的创作,某些缠绵的情绪浑然不觉地淌入了你的笔尖。

我是直到读了清代诗人严谨的《贵州省旅店题壁》诗才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的,诗人从千里之外赶回故里,过贵州省旅店投宿时,在旅店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其中有一句“书到途中慵检点,诗成客里倍缠绵”使我顿时醒悟,我也曾在贵州漂泊两年,在贵州那些最便宜的旅馆里投宿时,也写过不少小说,哪怕我再有艺术自觉,但因为客观上这些文字都写于逆旅途中,写于客里他乡,所以必定不可避免地慵检点、倍缠绵。后来我将这些在贵州期间写的小说编成集子,书名就叫作《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 彭剑斌,《不检点与倍缠绵书》,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10月
当然,我们对生活与对艺术的期盼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所谓距离产生美,这是对艺术而言,生活中我们或许不需要那么多距离。《浮生六记》的中秋赏月写得没那么好看,但你不能说沈复和陈芸在中秋节那天不幸福。
最后,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10-05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朴实、

ZxID:46412345

等级: 绝世帝王
朴实qq7000077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0-04 0
好文笔
朴实qq7000077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10-05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