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秋的十月,我走进了江苏泰兴庆云禅寺,这座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的禅寺,旧时形似葫芦,故名葫芦湾。也有人以为此地状若金瓶,又称金瓶湾。
推门而入,静谧,宽大,云白,天蓝下,顿感心静。庆云禅寺分庙院和塔院两个部分。庙院坐北朝南,山门内东西两侧分立着严守佛门的哼哈二将。进入院内,两旁岿然耸立着钟鼓二楼。顺甬道前行至天王殿,供弥勒、韦陀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供奉。殿东为,西为,后为藏经楼。庙院西厢房中间有一门通向塔院,内有一座法轮塔,高五层,外形八角,内形正方,楼阁式。登上塔顶,一览无余。寺内遍植名花异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衬托着宝塔的巍然雄姿。
塔院、寺院相得益彰,梵刹、佛塔相映成趣,为今日泰兴平添了一道具有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景线。远处,一座塔耸入云端,走进仔细观察,砖木结构,五层,八角形,楼阁式,朴实无华,简洁庄严。塔顶上安九重相轮,上置宝葫芦以为塔刹。玲珑挺拔,高耸云天。塔檐下悬挂铜铃,天风过处,铃声动听。朋友告诉我,这座塔很神秘,曾发生过一条蛇入塔中后来遭到雷劈…故事似乎像是传说,我却感觉一定存在人间与天地神秘。举目远望,群山山水,城市景色,田园风光,人来人往,一切都尽收眼底。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禅语:“人世间尘劳中事无尽无穷,拨置了一重,又一重来,如连环,如钩锁,相续不断。志意下劣者,往往甘心与伊作侣伴,不觉不知被伊牵挽将去,除是当人夙有愿力,方肯退步思量。”
走下木塔,漫步禅寺,想,何处是归处?众居士身在世间,日用无边俗事,识心翻滚,爱欲奔流,浩浩境界现前,喜怒哀乐,皆在一瞬。
禅寺始建于北宋,世事变迁,相继重修新建殿宇,雕梁画栋。
在大雄宝殿前,驻足,敬视那一束光明,时光如流,阑珊了过往,一下子穿越到了千年,人生热热闹闹处,我独爱泰兴这一处清凉,也喜欢泰兴二字,国泰,家兴。在这座小城还有这样一处幽静处,此时,一只可爱的狗在快乐地戏耍着她的爱子,恩恩爱爱,吵吵闹闹,聚聚又散散,人也好,物也罢,凡是有生命的,都拒绝不了爱与哀愁,都会在在岁月里交织,分离,归于尘土。
许多时候我是一个孤独的独行侠,游走在各地的独舞者,不曾间断的饰演着属于我自己的折子戏。有时喜欢那一刻的寂静,在静夜里开出朵朵花来。即便岁月的清瘦会剥落尘埃,会洒下烟雨,会浮生薄凉,吾始终独爱。
进入大殿,我忽然明白了敬佛就是敬自己。一心向善,前途光明。一束斜阳透过大殿,岁月流年里,时光止不住季节轮回的脚步,转眼又是几载春秋,昨日已成了今时的过往,今日即将成为了明天的故事。
步出寺门,我没有去捡拾那一树银杏白果实,绿叶好,黄也好,让自然更自然,更没有抱怨昨天的不悦,一切都终归自然而去。一叶一枯荣,一树一白果,人生路上,不求结局,历经过酸甜苦辣,领悟过人生的美好,甚至不求岁月静好,遇过一场琉璃,有过一场山高水长的牵念,织就过一段繁华,也许就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