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争鸣|诗人李不嫁拒奖事件是纯属炒作,还是确有其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诗坛争鸣|诗人李不嫁拒奖事件是纯属炒作,还是确有其事?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诗坛争鸣|诗人李不嫁拒奖事件是纯属炒作,还是确有其事?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0



近日,诗人李不嫁拒奖事件刷屏,成了诗歌圈的热点新闻。写诗水平一般,知名度一般的李诗人,没想到因为拒奖一事,获得了圈内圈外的不少好评,并迅速走红,这可能是他意料不到的。难怪有不少知情内幕的诗人纷纷指责道,这纯属炒作!
比如,圈内某知名诗人说道:“弃奖离去是有的,但是原由说清楚。我不了解,只是觉得几个问题:1、李不嫁有没有虚构事实?他获了什么奖,万元奖金从何说起,请给公众交待。2、李不嫁事先知不知道此次活动的规则?如果知道又参加,视为认可。如果不知道却参加,实为借着诗歌打秋风。3、圈钱之说,需有交钱参加者的控告,和敛财的事实。非官方非盈利的民间诗歌活动,必须的开销从何而来?一个费用不交、厚着脸皮要主办方报销路费的所谓大咖,是如何觉得圈钱的?4、主办方需要他站什么台?5、诗歌爱好者花钱看诗人?哪位诗人有同感?”
也有诗人认为:“他有弃奖的权利,诺贝尔奖不也有人弃奖吗。但是他没有歪曲事实、造谣诽谤的‘自由’。我觉得应该还原事实,破他的谣言,至于有没有弃奖之人 根本不要讨论,这个和本次事件无关嘛。”
小编认为,还原事情真相确实最为最重,省得以后其他诗人为了一己私利恶意炒作,消费观众与读者的感情。本着百家争鸣、客观公正的态度,本平台选发了四篇评论性文章,前两篇是质疑诗人拒奖的,后两篇附的是圈里刷屏的热文。
究竟是纯属炒作,还是确有其事,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有公断。
某诗人的“弃奖离去”之原由纯属胡扯,该事件纯属炒作
文/沙漏
日前,某公众号平台爆出一则评论:“聊聊诗人李不嫁——有关其拒领大奖”。评论依据的事例是:“日前。爆出一件新闻。因为主办方假借诗歌之名以敛财,故李不嫁先生拒领一万元大奖云云——这,我一点也不奇怪。以李不嫁先生为人,这一回,那些伪诗人,伪领导,伪诗歌平台因为不看对象,一如既往地瞎胡闹,可就算栽了。”
那么,这诗歌圈子里(请允许我暂且这样称呼),还真有弃奖之人?
暂且不说这篇评论如何先拟后扬的褒奖弃奖人,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个征文奖的原委吧。
2020年春天,本应该灿烂的季节,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阴影笼罩着。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成功的打了一场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逆行的人们可歌可泣,全国的诗人们用诗歌诠释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歌颂了为保人民群众安康做出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的人们。以周拥军为组织者之一的民间诗歌团体,组织一个“抗疫诗歌奖征文”活动,并选定在江苏省宝华山千年古村景区举行颁奖活动。组委会预算了开销费用,每位参会者缴纳1580元参会。本着参会自愿的原则,无论获奖如何,都可自愿参会。组委会获奖公告上明确:只有获金鸽奖的5人每人5000元奖金外,其他乃证书及纪念品.。
请看此次会议材料:



但组委会埋下了一个伏笔:所有的奖项只有报道时方能知晓。
就这样,全国自愿参会的有148名。当然,笔者是其中一员。
再请看一个亲历参会的诗人写的关于“弃奖事件”帖子,不妨摘录几段供读者参考:
“其实这些都是谎言。我不知道T作者是道听途说,还是某诗人告诉他的。
此时,会务册就在我的手边,我翻开看到某诗人只是创作成就奖。无论这白纸黑字上写的还是开大会时所宣布的,除了诗人罗广才等5人获得金鸽奖有5千元奖金外,其余的获奖者只有荣誉证书。T作者的那篇不实的文章引起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跟帖。
收参会者会务费2千元也是不实的,这次交钱是1580,抗疫诗集1016页,定价480元,给与会者380元一本,还有价值近200元的诗茶,以及诗人罗广才的精装诗集、诗人石光明的诗集和一些刊物,剩下的1200元,是4天的住宿伙食费,还有镇江一日游三处景点的门票,往返车费,送与会者到火车站、飞机场的车费,如果说这是“圈钱”,我不知道这钱从何处圈来。
诗人应该是纯粹的,L君说某诗人的诗写得不错,但是若是睁着眼睛说昧心话,不顾事实而博取眼球,反而玷污了诗人这个名号。什么是著名诗人?一个把名利看得太重的人,能写出好诗歌吗?著名诗人要别人来认定,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封。
直到现在为止,获得金鸽奖的五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尽管手机里合影照片有他们。我读过诗人罗广才的很多诗歌,与同城的诗友们也谈起过他,他创办的《天津诗人》办得风生水起。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的诗歌让很多诗友喜欢,他获得金鸽奖也是名至实归。”

吾以为,这次组委会发起的这个活动,全国乃至国外的诗人们能用诗歌讴歌抗疫英雄留下千古诗篇则是一件大好事!那么,莫须有的弃万元大奖的事件就与这个民间的文学活动格格不入啦!
恕我直言,获奖大小对于绝大多数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来说应该是无所谓的,因为有评审团队,争是争不来的!反正,我的参会目的是交流和旅游。君不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吾绝非为了相会什么名诗人而来!
那么,本文引用的某公众号援引的爆料中“一万元大奖”从何而来?那么,“聊聊诗人李不嫁——有关其拒领大奖”稿件中关于李不嫁弃奖之说作何释解呢?
吾不敢妄言,弃奖者是否是因为看到没有拿到大奖而离开呢?因为,作为大家,又怎能不顾想见到他的粉丝而扬长而去呢?
那么,“当世‘一位特立独行的老诗骨’——就凭以上一二事件为例,李不嫁是当得起这个名号的。其之自诩,正所谓言之不虚也——姑且妄而言之吧。”这个评价我们又怎么理解呀?
这几天,相信好事者以此热议者居多。有必要吗?一个没有依据的命题,就能成就一代“诗骨”吗?
想获大奖是有进步心,无可非议!吾以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静下心来创作是每一个诗者追寻诗和远方的良方!诗人应该是纯粹的,不顾事实而博取眼球有损诗人名号
文/凤兰
下班后,去看望老师,恰逢本市诗友兼领导的L君也看望老师。这次去镇江句容参加第二届金鸽诗歌奖颁奖大会暨抗疫公益诗歌音乐会我是向L君请了假的,因为不能及时赶回参加改稿会。谈起弃奖事件,他说某诗人在微信朋友圈说他弃奖。我说我是亲历者,事情远远不是某诗人说的那样。
某诗人在微信圈说弃奖,而T作者写了一篇文章说某诗人得知收参会者2千元,便弃奖一万元,T作者“歌颂”某诗人的这种铮铮硬骨。
其实这些都是谎言。我不知道T作者是道听途说,还是某诗人告诉他的。
此时,会务册就在我的手边,我翻开看到某诗人只是创作成就奖。无论这白纸黑字上写的还是开大会时所宣布的,除了诗人罗广才等5人获得金鸽奖有5千元奖金外,其余的获奖者只有荣誉证书。T作者的那篇不实的文章引起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跟帖。
收参会者会务费2千元也是不实的,这次交钱是1580,抗疫诗集1016页,定价480元,给与会者380元一本,还有价值近200元的诗茶,以及诗人罗广才的精装诗集、诗人石光明的诗集和一些刊物,剩下的1200元,是4天的住宿伙食费,还有镇江一日游三处景点的门票,往返车费,送与会者到火车站、飞机场的车费,如果说这是“圈钱”,我不知道这钱从何处圈来。
诗人应该是纯粹的,L君说某诗人的诗写得不错,但是若是睁着眼睛说昧心话,不顾事实而博取眼球,反而玷污了诗人这个名号。什么是著名诗人?一个把名利看得太重的人,能写出好诗歌吗?著名诗人要别人来认定,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封。
直到现在为止,获得金鸽奖的五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尽管手机里合影照片有他们。我读过诗人罗广才的很多诗歌,与同城的诗友们也谈起过他,他创办的《天津诗人》办得风生水起。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的诗歌让很多诗友喜欢,他获得金鸽奖也是名至实归。
坐三个小时的动车,转两条线的地铁,加上两元钱的汽车,到达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华古村,金鸽诗歌奖组委会成员们热情相迎的笑脸、和善的语气,让旅途的劳顿烟消云散。
在我的眼中,这些与会者都是文学的佼佼者,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在金鸽诗歌奖搭建的诗歌平台相会并交流,历经一次心灵的相遇。
此次金鸽诗歌奖组委会组织者周先生让人敬佩,颁奖会之前,组稿、组会等遇到了很多非议和诽谤,他顶住压力,和组委会的成员们将颁奖会和音乐会开得圆满成功。可颁奖会结束后,却遭遇这样的“弃奖事件”,他为诗人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为这次抗疫做了一件实事,却遭遇种种诽谤,他一直在克制自己,采取隐忍的态度。
清者自清,若干年后,这次“弃奖事件”会在诗坛留下什么?
诗歌颁奖典礼上,获奖者李不嫁弃奖而去……
文/吴焕唐
来源:读一首好诗(微信公众号)
忽闻李不嫁在诗歌颁奖典礼上弃奖而去,有点惊讶,也有点不惊讶。
惊讶的是,大奖一万元,只要睁只眼闭只眼,站站台就能名利双收,这等好事,在如今这个诗坛竟然有人拒绝,而且是狠狠拒绝。
不惊讶的是,这种诗人还真有,他就是李不嫁,我们称他老诗骨。
10月22日,湖南诗人李不嫁接到通知到江苏句容领一个诗歌大奖,据说奖金有一万元。
现场获得大奖的还有很多著名男诗人,女诗人。
在颁奖典礼上,李不嫁发现台下那群狂热的诗歌爱好者,他们需要每人缴纳2千块钱,才能瞻仰这些很有名气的诗人们……原来,这不过是一场打着诗歌的旗帜的名利场,在场的大诗人们被授予的大奖,不过是站台费。
老诗骨,不是你用金钱就能买来的。
李不嫁愤然离场。
这场“诗歌活动”不过是当今诗坛大大小小的数以千计的畸形模版,不但因为李不嫁的愤然离场变得格外尴尬,也因为李不嫁的这次拒绝变得格外凄凉。
有多少人口口声声称之自己为诗人,又有多人被他人奉为诗人,但是诗人之重,他们从来没有担当过。
有多人诗人能够拒绝一万块钱的站场费,又有多少诗人能够拒绝颁奖台上的一份虚荣?
太少了太少了。
你看那些获奖者的脸孔,那些手中被玷污的诗歌奖牌。
你看那些台下鼓掌哈腰的诗人,为了蹭上一些资源而违背着自己的初衷,背弃诗歌信仰。
所以,在这样一个利欲诗坛的年代,我们如此稀罕,渴望一个“李不嫁式”的诗人形象。
10月22日,很平常的一个日子,李不嫁的“不按剧本走”让一个颁奖典礼成为一个灰暗的背景。李不嫁的弃奖而去也成为诗坛逆流而上的少数诗人。
李不嫁丢掉了一个大奖,却得到了另外一个大奖。(吴焕唐 评)
独立寒夜,光热四射一一从诗人李不嫁拒奖事件说起
文/泸州诗人曾一
来源:读一首好诗(微信公众号)

来源:读一首好诗(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网络综合+1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10-31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0-31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