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因果,这4种人千万不可伤害,因果不饶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如果你相信因果,这4种人千万不可伤害,因果不饶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如果你相信因果,这4种人千万不可伤害,因果不饶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0


古语云: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大千世界能够遇见是微乎其微的机会,茫茫人海能遇见是十分渺茫的缘分,若不是上辈子相欠,今生又如何遇见。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
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释义: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每个人的遇见都早有安排,缘起缘尽,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人们心生疑惑,既然一切天意自有安排,任何努力都是徒劳,那么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佛说:你来你走,你进你退,根本就是自己的选择,这一念之差便足以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遇,所以说归根结底自己所见所遇还是由自身把握。若无相欠,怎会相见,欠得多了,这一世便结伴得久一些,欠得少了,还完了也就散了。
有些人比较宿命,认为碰到坏事都是自己倒霉、命不好,其实每个人的命都是自己造就的,是你自己曾经作的业决定了当下你的果,而不是上天注定的。

人生路上,我们要广结善缘,善于慈悲喜舍,我们信仰有正能量的善知识,更应该去善待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世间万事都是有轮回的,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是你的因果;你自己如何对待别人,是你的修行。当下的果,是你曾经埋下的因,你当下的人生遭遇就是你过去所造的业。
“与人为善,终得福报”,善待他人,也是为自己修得一份福田。
狡诈的人以为善良是一种幼稚,自私的人认为善良是一种愚蠢。他们不知道的是,善良的人内心有所依靠,未来的人生路将会越走越宽,善良的力量会在一个个细小的举动中不断地传递给其他人。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用真诚来回报善意,用锋芒来对抗贪婪,才是真正的善良。
意思:”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被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

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意为: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现象,可能是断章取义地曲解。
善待他人,也是为自己修得一份福田。但若你心术不正,故意去伤害他人,那自然自找苦吃、自作自受。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都是“因”,造就未来的福祸。什么是风水?我们的德行就是最好的风水。害人等于害己,须知因果不饶人。如果你信因果,千万不可伤害这4种人,因果不饶人!

一、有恩于你的人
做人,要知恩义!想要别人对你好,就要付出你的好。想要别人继续对你好,就要知道回报别人的好。
做事,要懂变通!路不通知道绕行,心不快选择看淡,屡屡碰壁学得会放弃,每每受挫做得到坚持!
懂得报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在困难中互相支撑,在逆境中彼此搀扶,才能走的更长远。
懂得变通的人,才能找到更适合的路,遇事不去钻牛角尖,知道容人体谅,才能走的更顺畅。
人这辈子,伤害你的人,可以忘,利用你的人,可以放,但唯独有恩于你的人,一定要放在心上!
得饶人处且饶人,你的眼界越宽,机会越多,你的心态越好,生活越好。
做人,为人果决,别较真,胸怀宽广,别动怒,遇事转弯,别烦恼,往来知恩,才最好!人活一世,有恩于你的人,一定要记牢,千疮百孔的心,一定要善待!

心中有恩有爱的人,往往越容易感受到人间喜乐。而那些内心冷漠无情的人,往往活得越来越执拗和痛苦。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对我们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我们要感恩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生命中所有有缘无缘众生对我们的馈赠。
佛家言:有四种恩最难报,分别是父母恩、老师恩、众生恩、国土恩。
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伤害父母,就是自损福报。不孝父母,因果不饶。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使我们圆满人生这趟修行。
我们生活的这一方土地,生命中出现的一切过客,都是来助益和成就自己的。要感恩,切莫伤害,伤害别人的恩情,就要加倍偿还。

◆二、持戒修行之人
左仙公云:“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夫戒者,戒诸恶行也。故不持戒,道无由得。
修行之人身在红尘,受六根闭塞不开,需守酷戒以洗心。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积累功行。
《感应篇》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在此有二字:久久。可见戒律要持,若不持戒,即获真意,便如登楼,半途坐下,何日可达顶?
修行在中国古人有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说法都在佛教之前,佛教还没传入中国。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动作是身的行为。
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所以修行,我们再加几个字进去就容易懂了,修正错误的行为,是这个意思。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宁可搅动千条江河的水,也不能毁灭一个人的道心。
道的出发点是自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圣先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因此总结出人应顺从于自然。一切的法则都源于自然。自然的就是对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以此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外在结果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求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从内在的情形讲是迥然不同的,道家强调人在顺从自然的条件下去努力改造社会。
例如《道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强调顺从自然之道以不争而争,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群众的信仰,我们一定要尊重。他喜欢信仰哪个宗教,我们都鼓掌、都欢喜,决定不可以说:那个宗教不好,要信这个。
我们自己谦虚,我们尊敬别人,彼此都能谦虚、忍让、尊敬,这个世界多么美好!这才是佛家教学高尚的目标,离苦得乐。

◆三、阴德厚重之人
阴德,就是做一切善事,都是发自一片赤诚之心,自然而然,别人不知道,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就叫阴德。
《了凡四训》上讲:“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
阴德厚重之人,往往有性格温和、少欲知足、慷慨布施、戒杀放生、慈眉善目五种特征。
古人常讲:“相由心生”,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境,表现在外,就会什么样的“相”。一个乐于助人,慈悲为怀的人,待人总是笑容满面,和颜悦色,让人心生欢喜,久而久之,就显现出“慈眉善目”的相。
阴德厚重之人,往往为人慷慨大方,以助人为乐。这种人见不得别人受苦,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忙,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别人脱离苦难。
不要欺负善良的老实人,不是善良的人软弱好欺负,而是他们选择了慈悲与爱,不要拿人当软柿子捏,挑战任何人的底线,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四、恶毒的小人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如果一生平平安安的,这就是最大的福气,可是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小人,那么,你就要多注意了。
小人的心理是最阴晦的,他们不惮于最恶毒的角度,来思考这个世界和社会,从而做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恶事来。
所以,聪明的人在遇到小人时,不是退让和息事宁人,而是跟他们智斗,瞅准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有些时候,君子为了对付小人,也是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和策略的。这个不是跟他们死缠烂打,而是保护自己打击小人的一种正常手段。
除了不要伤害善良的人,对于那些极恶的小人,也最好要远离。恶人虽有恶报,但因果总有延迟,要审时度势、全身而退。不要和小人恶人去较劲,那样受折磨、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人生这趟修行是修自己,任何改变他人的念头都是妄想。没有金刚手段,也不要去做以暴制暴的愚蠢事情,有些时候,就要先对自己慈悲,保护好自己。远离是非,与智者交、勿近恶毒的小人。

结束语
朋友们,“淫过,必有祸”:若你相信因果,这4种人不可伤害,因果不饶人!大家觉得有道理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置顶鼓励哦。感恩阅读与分享。
【我是文字温暖心灵,一个喜欢文字的80后,写走心的文字,以37℃文字温暖心灵,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喜欢我的文字,记得关注我:文字温暖心灵】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11-15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言卿 

ZxID:288889

等级: 督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5 0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